明清时期藻井艺术的美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7
/ 2

明清时期藻井艺术的美学分析

陈苗

陈苗

身份证4113211988****004X

摘要:藻井的装饰不仅丰富了古代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更使古代建筑有了鲜活的生命力,本文就明清时期藻井展开研究。

关键词:藻井;审美;应用;

1、“藻井”的概述

藻井是多用在古代建筑中穹顶天花的位置,通常象征着天穹,具有独特的装饰艺术美感。最初的藻井形式比较简单,后来随着朝代的演变,藻井也逐渐成为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标志之一,变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由简单变为繁杂,如精美的藻井就成为了封建时期皇帝至高无上身份的一种象征性的构件。藻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演变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从其功能上往造型上转变,其造型变得越来越具有装饰艺术的美感,到了明清时期就达到了顶峰。因为在古代藻井有着象征天宇的崇高意义,古代工匠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封建社会的地位象征已经对美好的向往都凝聚在了藻井这种精美的结构中。藻井因为它的象征意义通常一般建于殿阁、庙宇的穹顶上作为装饰,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覆斗式的藻井形状有利于声音的扩散,能产生出余音绕梁的震撼效果,所以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在福建及浙江传统建筑红,藻井也大量出现在了戏台之上。藻井上大多数都有彩色的画和浮雕作为装饰。

2、明清时期“藻井”艺术的美学分析

藻井在古代代表了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等级越高的建筑藻井的装饰就越为复杂,藻井的下方通常会设置的有神像或者佛像。在宫殿里藻井的下方一般会有皇帝的御座。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宗祠和戏台以及会馆等这些地方也出现了藻井,藻井也是敦煌壁画里的一种装饰。藻井的这种装饰形式也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的参考的方向和很多启发。明代以后,藻井有了更大的发展,变得更为精致和复杂,大多数的藻井中间位置开始绘制云纹龙纹,藻井的面积也逐渐增大,到了清代时期中心的云龙纹就变成了一团非常生动的蟠龙纹,所以后来清代习惯称藻井为“龙井”。明清时期的很多建筑都是始建于明代,后来又在清代经过整修的形成的,所以两个时期的藻井都有着相似之处,都装饰的非常华丽。

2.1明清时期“藻井”艺术的构造之美

藻井是利用进行榫卯和斗拱进行各种各样的排列方式形成的各种不同效果。运用排列方式的不同生成不同的藻井井心,藻井的不同结构类型,再加上多姿多彩的图案进行装饰。每个藻井几乎都有一个中心点,这个中心点是由藻井的梁在结构上十字交叉而形成的点。无论多么复杂华丽的藻井,都给人的感觉是繁中有简、井然有序的,没有混乱的感觉。因为藻井的这种十字交叉结构所以基本上所有的藻井都是轴对称的结构。藻井在古代代表了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到了明代和清代时期藻井的结构和式样也变得更为复杂。藻井的结构在宋代覆斗的八角形基础上进一步发生了变化,基本上一眼可见的是藻井顶端的结构明镜的大小变大了,更有甚者可能占了八角形的二分之一。

明清时期的藻井结构大量采用了金涂面,显得装饰更为华丽,也显示了皇家的气派和氛围,这个时期的藻井也进入的发展的繁荣期。蟠龙的装饰一般都搭配着金黄色,蟠龙口中含着宝石,这样的装饰方式很好的彰显了皇室建筑的富丽堂皇。藻井的形状也变得多种多样,明代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藻井有位于北京的智化寺内万佛阁藻井,智化寺殿内的藻井和智化寺万佛阁上的藻井都是结构非常复杂的木结构藻井。隆福寺藻井也是明代的代表性作品,隆福寺最初建于明代时期,清朝时期的一场大火将寺院内的部分建筑烧毁,但是幸运的是正觉殿后来被保留了下来,一直到1970年代,正觉殿被拆毁,值得庆幸的是藻井的构建被保存了下来,正觉殿的藻井有三组不一样的造型分别置于佛像的顶部。正觉殿的藻井结构由方形的外框组成,装饰的有彩色的云纹、神话传说的画面和天上的宫殿阁楼等。中心是圆形的井心结构。圆形的井心悬挂于正殿中央,彰显出寺庙的威严和神圣。

2.2明清时期“藻井”艺术的纹样之美

明清时期的藻井纹样大多数都是对称排列的,纹样的组合有各种形状和图案重复排列的贴点。通过连续有序的排列方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纹样风格,使藻井更为华丽和富有生命力。明清时期藻井中心的纹样绘制主要有云纹和龙纹,在之前习惯用莲花纹装饰的基础上形成了蟠龙的纹样,使藻井更具有彰显皇权的特征。纹样常见的装饰方式有浮雕和用彩色颜料绘制,在不用的建筑上装饰的纹样风格也不同,表达出来的意味也不一样。藻井的纹样装饰使使用者更具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使观者更能带来视觉和心灵的震撼。智化寺的殿内藻井天花部分有曼陀罗纹样,边缘装饰金边,除了用曼陀罗之外还有七字真言,彰显了佛教庙宇的主题。藻井的中心结构往外莲花纹样形式逐渐展开,匠人运用雕刻的突起和凹陷来进行对比,产生极其富有欣赏价值的纹样美感。纹样通过单个排列和连续排列的方式产生出即繁复又有序的装饰方式,这样使建筑装饰更为具有表现力,又能丰富人们的内心活动。

2.3明清时期“藻井”艺术的色彩之美

明清时期的藻井运用的艺术色彩也更为多样,主要用彩绘的方式来体现。色彩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感知外界的感受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色彩的感觉。色彩的表现也能展示出地域的其他方面。彩绘大多数用红绿相间的颜色搭配,又大量的使用金色作为装饰,这样的色彩搭配更能显出藻井的富丽堂皇。彩绘的装饰虽使用的是对比度较大的颜色,但是通过图案结构的搭配,使得藻井色彩虽然复杂但是显得很均衡和谐。这样的绚丽色彩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匠人们精湛的技艺和艺术欣赏力,颜色的层次层层递进,更能产生如乐章的韵律感。使人产生极大的审美意识更能传递出动人的情感。

例如清代故宫御花园里的藻井色彩搭配,大多数都用大面积的黄色、绿色和红色进行装饰,大面积的使用一种颜色搭配其他的小面积颜色,介于不同的形状和结构,很好的体现了建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配色的对比性强烈。虽然有些地方年代久远有些失色但是依然彰显了它的华丽,其他地方的雕刻和彩色的绘画装饰更加形象优美。御花园是皇家建筑,色彩的运用对比强烈,图案的样式丰富,彼此间的搭配形成和谐统一的风格。这种色彩的搭配形式和现代的设计思想不谋而合,实用性和美观性也得到了统一。这样的形式也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推进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共同发展进步,也更好的丰富了建筑艺术。

2.4明清时期“藻井”艺术的作用之美

藻井最初建造时的作用是为了防火,因为古代的建筑大多数都是木质结构,当时的古人认为藻井的这种井字形式可以用于防火并且藻井的圆形也符合人们这种“天圆地方”。人们认为井能阻挡火,并且藻井上大多会有藻类的植物和莲花纹饰,都代表了古人对避火的愿望,寓意吉祥。后来发展到明清时期,藻井不仅仅可以用于防火,人们发展当在藻井的室内或者建筑下说话时声音会有倍增的效果,能够形成集音扩音的效果,这在当时的时期极大的提高了古人的视听效果,所以藻井突破了之前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等地,被运用到了戏台的装饰之上,这样当人们站在台上演唱的时候大大增加了音质效果,使声音更加荡气回肠,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藻井也体现了古人主张“天人合一”的理念,明代永乐年间开始建造的天坛就是这种理念的直观表现。天坛的建筑例如圆丘和祈年殿都是古时候帝王进行祭祀的场所。祈年殿大殿内的天花藻井被象征着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根柱子包围,每一个柱子的形式和排列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祈年殿的圆形藻井又象征着“天”,体现出了古人对天地的崇拜之情,当人们站在地面上仰望祈年殿的藻井时,犹如和“天”在对话一般,这样就使人们产生了敬畏之情。

结语:藻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到了明清时期形成了最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使藻井更具有艺术美学之感。藻井的装饰不仅丰富了古代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更使古代建筑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他的艺术之美也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方向,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瑰宝。

参考文献:

[1]尹倩.藻井的审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张磊.明代官式建筑中的藻井艺术[N].文汇报,2018-12-14(W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