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体检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老年体检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郭艳秋司存武张树林

郭艳秋司存武张树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总队医院(150076)

邮寄:哈尔滨市新阳路558号武警总队医院医务处司存武收电话13936661907

摘要目的:为满足老年体检者体检需求,探讨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调查分析老年体检者心理状态及其心理需求,稳定他们的不安情绪,及时地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结果:通过心理护理,解除他们不良情绪,提高了老年体检者满意度。结论:应针对老年体检者的心理特点,在体检全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增加体检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体检者;导诊;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的贯彻,各类体检机构激增,医疗卫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健康体检中心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体检中心护士转变理念,根据老年体检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最合适的护理服务。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们对2495名老年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需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组200人,男100人,年龄≥60岁,平均68岁;女100人,年龄≥55岁,平均64岁。

1.2方法采用标准的自制调查问卷,内容的第一部分包括体检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一般的生活习惯内容包括是否吸烟、饮酒、饮食结构、是否坚持锻炼、平常生活爱好、以前患有何种疾病、接受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等。第二部分包括体检的时间安排,体检前的宣教和体检位置的说明,体检项目的个性化设计,对体检流程满意度,对体检结果的解释,针对结果所做健康咨询和指导,对我们的服务还有何建议,流程当中的不足。护士将问卷和体检表一起向体检者分发,现场填写,由体检者放入回收箱。

2心理需求分析

2.1健康意识老年体检者多数是单位组织的,现在人们健康意识逐步提高,出现亚健康状态的、自行体检的人数也在增加,老年体检者的健康意识相对较高,自我保健意识强,对体检的要求和入学、招工、调职等被动体检人群的健康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不仅为了完成体检,而且想从体检中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得到相应的健康指导。

2.2体检项目由于老年人多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常见,且由于其各脏器功能减退,对躯体疼痛、发热等症状反应迟钝,极易因延误治疗而损伤脏器功能。老年人体检应把内科作为必查项目,同时接受B超、心电图、经颅多普勒、脑电图、眼底检测及血尿常规、血糖和肝、肾功能检查等,然后根据医生临床观察,酌情增加CT等相关检查项目。另外,老年男性还应检查前列腺,老年女性应增加妇科检查及宫颈涂片检测。

2.3心理多数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比较敏感,又是肿瘤的高发人群,对健康有较高的追求,但对医学知识多一知半解。由于他们对肿瘤存在极度恐惧心理,部分老年人把轻微不适的亚健康现象认为是肿瘤的早期症状,故反复多次检查,浪费医疗资源。担心检查出疾病,体检前心理紧张。

2.4服务要求老年体检者把每年1次的体检看作是预防疾病或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需要合理的体检流程、秩序,清洁、舒适、温馨的体检环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良好、仪器设备好,熟练技术操作。

3护理

3.1体检前指导体检前把体检者集中起来,详细介绍体检中心的科室分布,发放宣教手册和结构平面图,在路上明确标识各个科室、人员分组情况,详细介绍体检先后顺序、检查项目和注意事项,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讲解体检程序和注意事项。

3.2工作人员培训导医及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培训,如服务态度、礼仪方面的培训,体检时导医人员及时上岗,使等候时间缩短或避免等候,维持良好的体检秩序,服务态度好。注意室内的气温,如冬天注意调节空调温度,避免脱衣服检查时受凉;夏天避免等候时产生急躁情绪。

3.3制订体检项目针对老年人的自身身体状况进行分类,与相关的专家一起探讨后,制订有针对性强的个人体检套餐,使每位体检者都能高效、有的放矢地得到检查,不浪费体检资源,真正使体检个性化。

3.4体检后指导体检后进行一对一的讲解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防病知识指导,对检出疾病者给予及时的心理护理。与各相关科室的专家建立长期的联动机制,对于检出疾病者,及时陪送其到医院,有关专家给予快速及时的咨询和治疗,并为他们做好保密工作。对家属及身边人员进行卫生常识及专科知识讲解,配合做好饮食治疗,督促适当的运动锻炼。使异常健康情况得到良好的健康咨询,有疾病者得到良好的治疗[1]。

4讨论

老年体检者在体检人群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特殊的关注。不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体检也是个特殊的医学行业,故在关注体检技术发展的同时,注意服务态度和质量,不断提高护理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要主动负责,态度热情,详细解释,改善服务理念,增强体检者信任感,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检查[2]。部分单位发现把宾馆等服务行业的服务管理机制引入到体检护理服务中,可以明显提高服务的满意度[3]。区别对待老年体检者,了解其需要,保护其个人隐私,区别对待老年体检者的不同层次、不同需要、不同心理体检人群的需求,使他们既得到尊重又得到满意的服务。护士要善于协调各相关科室,合理分流受检人员,对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体检后要及时、认真、负责地处理体检结果。老年体检者对体检结果很重视,如果忽视或简单处理易造成他们对体检的误解。及时把体检信息反馈给临床医生,使体检结果及时、详细地得到解释,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病者,在正确指导治疗、用药、保健、康复的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及病情保密工作。一对一指导有利于护士和体检者的相互沟通,既可以让患者提出问题,又可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利于他们掌握知识[4]。总之,要在体检中注意到老年体检者心理需求的特点,并采取有的放矢地应对措施,能更好地为老年体检者的健康服务,提高他们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卜明,姚静.体检中心老年体检者心理需求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395.

[2]严翠芳.门诊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导诊分诊护理探讨[J].健康必读杂志,2011,5(5):103.

[3]王传霞,常仁翠,刘维.保健门诊体检老年慢性病就诊患者心

理状况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康复,2010,25(5):387-388.

[4]孙瑞卿.门诊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J].护理管理杂志,

2006,6(4):59-60..

[5]张立中,张丽,王建武,等.抓好健康体检中心管理工作的几点探索[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0,4(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