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模式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恢复期中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综合护理模式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恢复期中的临床价值

冷晓丽李霖通迅作者梁亚红陈有玲张红梅

综合护理模式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恢复期中的临床价值

冷晓丽李霖通迅作者梁亚红陈有玲张红梅

(解放军第四五二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恢复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颅底肿瘤切除术后恢复期的13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颅底肿瘤术后;恢复期;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1-0153-01

颅底肿瘤是临床中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并以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良性肿瘤较为多见,而对于该类患者患者的治疗以早期发现、及时切除肿瘤病灶为主[1]。近年来,随着临床中颅底肿瘤疾病诊治的水平不断提高,患者致死率得以明显降低,但是在颅底肿瘤术后,因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所引起的系列并发症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而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的恢复期采取何种措施以令患者可最大限度恢复整体功能、提高术后活量、改善预后一直备受临床中所关注[2]。本次我院在66例颅底肿瘤术后患者的恢复期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为给日后该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颅底肿瘤切除术后恢复期的13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1例,女35例,年龄18-64岁[(41.1±8.7)岁],肿瘤种类:脑膜瘤25例、神经鞘瘤18例、垂体腺瘤15例、颅咽管瘤8例;学历分布:大专及以上15例、中专或高中35例、初中及以下16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34例,年龄19-66岁[(41.7±8.9)岁],肿瘤种类:脑膜瘤24例、神经鞘瘤17例、垂体腺瘤16例、颅咽管瘤9例;学历分布:大专及以上15例、中专或高中35例、初中及以下16例。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且均对本次研究之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精神及认真障碍等情况的患者。经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恢复期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包括病情观察、常规康复指导、并发症处理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主动和善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与接受能力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详细的向患者介绍护理方案与日常注意事项,同时重视倾听患者主诉,耐心为其答疑解惑,令患者提高认知度及了解术后恢复训练的重要性,另外,可引用成功康复的相似案例,消除患者心中疑虑、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树立起康复的信心,令其能放松心态,积极的接受与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②功能恢复训练: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患者进行舌肌群、嘴部、面部以及颈部的运动,加强患者声带内收训练,采取冷刺激法刺激患者吞咽,教会患者咳嗽方法并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协助患者进行日常起床、穿衣、洗漱等生活训练。在整个功能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不断鼓励患者,提高其康复的信心,并动员家属给予足够的关爱,令患者能更积极的进行术后恢复训练;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制定出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初期以营养丰富类流质饮食为主,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在患者进食过程中,指导患者摆放正确姿势、选择合适的餐具以及控制进食速度,教会患者吞咽方法,并对患者进食进行密切关注,及时清除患者喉部食物,防止出现误吸阻塞呼吸道状况。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两组患者于护理前与出院时分别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并于出院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其中SSA分值在18-46分之间,评分越低说明患者吞咽功能越好,ADL分值在0-100分之间,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高,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服务及自身恢复情况两方面,分别分为满意或不满意进行调查,计算患者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均纳入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x)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并对%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SA与ADL评分对比观察组出院时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颅底肿瘤患者除了采取手术方法切除病灶提高患者生存率外,对于术后因肿瘤占位以及手术切口等造成的脑内神经损伤所引发的系列神经功能异常的改善也越来越受到临床中所重视,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取决于患者术后恢复期护理质量的高低[3]。临床中既往所采用的常规护理往往仅限于对患者的基础护理、症状控制以及病情观察等方面,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往往缺乏针对性护理措施,导致患者恢复达不到理想状态,而综合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为目的的护理模式,具有全面性、针对性、人性化等优点,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中,从患者的心理、饮食、功能恢复训练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周密且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前提,令患者能提高依从性,更好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以影响患者预后的多个细节为重点,令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本次对比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在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整理护理满意度上均瑶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效

果可观。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模式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照勤,孙银,安秀蓉.综合护理模式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恢复期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210-211.

[2]王滨琳,徐德保,唐运姣,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病人吞咽障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16):1585-1587.

[3]杨春霞.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底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J].现代养生.2016,32(1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