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石性肠梗阻报告2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粪石性肠梗阻报告20例

朱大明

淮安市肿瘤医院淮安市淮安医院223200

摘要:目的:探讨粪石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粪石性肠梗阻患者共2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例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一周后,15例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了痊愈,其中5例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均已痊愈,保守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要短于手术治疗,且采用保守治疗痊愈的15例患者所发生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要优于保守治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X射线和多层螺旋CT或腹部平片等能够提高粪石性肠梗阻的诊断效果。保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伤害比较小,且不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因此,应将这一方法作为治疗粪石性肠梗阻的主要方法,对于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关键词:粪石性肠梗阻;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粪石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粪石性肠梗阻患者共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粪石性肠梗阻患者共20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腹部平片、多层螺旋CT等检查后确诊为粪石性肠梗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以及停止排气排便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5.2±3.5)岁,患者病程3天到27天,平均病程(14.1±0.6)天。20例患者中:18例发病前摄入大量的山楂、柿子等,2例有既往腹部手术史。

1.2治疗方法

2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禁食、胃肠减压、输液等。对于不完全梗阻的患者采用100-200ml/d的石蜡油通过胃管注入或口服的方式进行用药,在用药结束后,使用温皂水对患者灌肠进行处理,一旦出现腹膜炎,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来进行。在本次研究中,有1例患者患者出现腹膜炎体征,采用肠切开取石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进行保守治疗10天后,5例患者出现治疗无效,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3例患者粪石相对较小,采用肠外手法碎石方法进行治疗,2例由于粪石较硬,采用肠切开取石手术治疗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治疗疗效

20例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一周后,15例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了痊愈,治疗后的痊愈率为75%,住院平均时间为(9.8±2.4)天。其中5例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手术治疗方法,5例患者均已痊愈,住院平均时间为(15.7±2.2)天,保守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要短于手术治疗,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采用保守治疗痊愈的15例患者所发生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要优于保守治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粪石性肠梗阻是当前临床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急腹症,这一病症的发生大都是由于患者一次性将山楂、柿子等鞣酸食物进食过多,导致患者体内的鞣酸和胃酸与蛋白质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不溶水的鞣酸蛋白物,直接沉淀到患者的胃部底部,形成胃石所造成的[1]。胃石不断运动到患者的肠管当中,出现梗阻。由于柿子和山楂中具有大量的果胶成分和树胶成分,这两种成分一旦遇到酸性成分,就会迅速的凝结成为沉淀物,还可与人体内的食物残渣进行凝聚,形成更大块的沉淀物。由此可见,进食大量的不易消化食物,也容易导致粪石性肠梗阻的产生。同时,患者排便功能出现障碍和大便排泄不干净。粪石性肠梗阻患者在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很少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胀等情况;在患者发病中、后期,由于病情的不断加重,导致患者腹痛的频率也不短增加,且疼痛程度也难以忍受,已经停止排便排气[2]。对粪石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并没有显著的临床特点且腹部的症状也不明显,为医生的诊断增加了难度,经常出现漏诊的现象。临床当中,经常采用X射线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腹部的立位平片来进行确诊,这一诊断方法适合初步的诊断,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粪石性肠梗阻部位的移动特点进行仔细的观察[3]。由于X射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将粪石显示出来,可以配合使用多层螺旋CT或腹部平片等来确定患者的粪石位置和性质。当前对粪石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即保守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由于手术治疗法对患者上伤害较大,且医疗费用也相对比较高,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在本次研究中:20例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一周后,15例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了痊愈,其中5例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均已痊愈,保守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要短于手术治疗,且采用保守治疗痊愈的15例患者所发生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要优于保守治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利用X射线和多层螺旋CT或腹部平片等能够提高粪石性肠梗阻的诊断效果。保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伤害比较小,且不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因此,应将这一方法作为治疗粪石性肠梗阻的主要方法,对于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宁宁,杜晓辉,夏绍友等.粪石性肠梗阻1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12(10):1067-1069.

[2]赵明一.小肠粪石性肠梗阻18例治疗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7(28):4441-4442.

[3]冯丹.处理技术对粪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