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追溯管理系统在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信息追溯管理系统在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中的应用

蒋松云邓永青麦小娟

蒋松云邓永青麦小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信息追溯系统在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信息追溯系统采集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处理的各个环节的数据、使用时记录病人的信息。结果:提高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减少手工记录错误的发生,避免了手工记录单的丢失,实现清洗灭菌质量的追溯。结论:信息追溯系统的运用,规范了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信息追溯管理;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348-02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问题,也是医院当前管理的难题,器械感染是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1],外来医疗器械在不同医院频繁流动,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另外外来医疗器械具有品种多、规格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增加清洗灭菌的难度,随着骨科手术快速的发展,广泛使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因此加强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尤为重要。我院于2012年6月起应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对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取得较好的效果。

1.设备与材料

我院应用上海感信追溯管理系统,系统开发工具采用INTELATOMN270、数据库服务器端采用Oracle1G、应用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XPSP2,客户端采用WindowsXP操作系统,运用无线网络和二维条码技术。

2.人员的培训

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并调试后,由厂家工程师分批培训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和手术室护士,采取操作和理论相结合、现场讲解答疑、模似演练等培训方式,内容为该系统的安装、基本操作要领、操作的注意事项、应用方法等内容,培训结束统一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至合格才能进行操作,厂家工程师跟班指导直至正常运行为止。

3.质量追溯管理

3.1回收、清洗

要求器械公司将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必须提前一天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接收器械时进入追溯管理系统的植入性器械(外来器械)管理功能模块界面后,手动输入相应的器械名称、数量、器械公司名称、使用患者姓名、手术名称、手术医生后保存,将器械拆卸至最小化,进行网篮牌扫描绑定器械篮筐,精密器械放置带盖的精密筐,评估器械污染的情况,管腔类器械在流动水下用软毛刷刷洗,高压水枪冲洗,将刷洗后的器械放置于超声波清洗机清洗,装载于自动清洗消毒机,工作人员根据器械的材质和污染程度选择相应的清洗消毒程序。动力工具手工清洗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在追溯系统清洗模块的手工清洗中记录。

3.2检查、包装

检查包装区工作人员进入追溯管理系统的检查、包装模块,用一维扫描枪扫描器械筐内的网篮牌,进行器械清洗审核,采用目测法或用带光源放大镜对清洁消毒且干燥后的每件器械进行检查其洁净度,器械清洗质量审核合格时,根据器械的使用的频率选择包装材料后,扫描检查人员和包装人员信息条形代码,打印出相应的条形码标签。检查和包装人员相互配合,根据标签上器械包的内容、器械规格、数量,对相应的器械包进行整理、打包,并根据外标签上的失效日期选择相应的包装材料。如审核清洗不合格的器械返回去污区重新处理,并在清洗质量模块中记录。

3.3灭菌

灭菌管理是对器械包进行锅次、锅号灭菌管理:通过灭菌管理模块调取所需的锅次和锅号,用移动式的二维扫描枪(PDA)对需高温、高压灭菌的器械包扫描后保存,进入物品灭菌模块,根据物品材质选择相应的灭菌程序。对植入物及植入型器械每锅均进行生物监测,3小时后观察生物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正常时才可进行灭菌审核,并做好记录,对灭菌质量监测资料保存期≥3年以上。审核“灭菌合格”后物品才能发放。

3.4物品发放

物品发放管理是根据物资提取系统提取数据,发放人员用自己唯一的条形码进入InfeconTM医院消毒供应可追溯管理系统的发放程序,确认器械物理、生物监测合格,无污染、无湿包后选择发放科室,对灭菌包进行条形码打描后发放。每个无菌包只能发放一次,如无“灭菌”操作或灭菌监测结果不合格,系统将提示不能发放,需返回重新处理。

3.5接收

手术室接收人员登录追溯管理系统“接收”界面,用一维扫描枪作“接收”登记。如“接收”科室与“发放”科室不符或无“发放”操作时,系统也将提示不能接收。

3.6使用

手术室护士登录追溯管理系统使用界面,用一维扫描枪扫描无菌包,审核无菌包的灭菌质量如化学指示卡变色是否合格、生物监测结果、有效期、有无湿包等信息后,再录入患者的ID号,将无菌包和患者绑定,作“使用”登记;无“接收”操作及无菌包已达到或超过失效日期,系统将提示不能使用;一个无菌包只能扫描一次,使用完毕将二维条形码一连粘贴在病历上,另一连集中粘贴在纸上,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将使用后的器械一起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

4.讨论

4.1应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促进了清洗灭菌质量持续改进

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12月止,接收了骨科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共8829包,采用目测法或用带光源放大镜对清洁消毒且干燥后的每件器械进行检查其洁净度,器械清洗合格包数是8769包,器械清洗合格率99.3%,器械灭菌合格率100%。该系统操作简单、便捷,减少靠手工操作的事务性工作,减少了手工操作的差错率[2]。能直观查询和统计,给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者提供完整的信息,我科人员通过系统的不合格包记录,及时分析原因整改,促进了清洗灭菌质量持续有效改进。

4.2控制了二次污染和规范管理

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处理各环节及病人使用均通过计算机采集信息,切断了污物清单由污染区逆转到无菌区的可能,有效切断二次污染的途径,规范了骨科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管理,通过无菌包的条形码与使用患者的信息绑定,避免了手工记录的纸质单丢失和器械使用后记录单未及时返回而影响质量追溯,当出现问题时通过病历单上的条形码扫描追溯,清楚了解器械处理的整个过程,减少了查阅手工记录的繁琐。同时也避免外来医疗器械公司人员“搭消”器械的可能性,为医疗事故处理举证倒置的医疗管理环境提供全面可靠的质量证据[3]。

4.3信息追溯

追溯系统对每一件物品从来源到使用情况均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即可通过无菌包上的条形码查询,实现供应室灭菌物品所经历的工作环节、技术条件、处理时间及操作人员等方面可追溯[4]。如发现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则可以追溯查找同一批次清洗消毒的器械,召回重新清洗消毒;当发现灭菌不合格,则查找同一批次灭菌包的去向,及时召回处理,杜绝不合格物品的使用,保证患者的安全。我院使用追溯管理系统后,无器械相关的医院内感染发生。该系统能直观的查询,有效地避免了器械下落不明,无法查找而影响手术使用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了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人员之间的矛盾,提高了使用科室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承军,邹佩珍,郭国斌等,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310-4311.

[2]胡晴霞,无菌物品追溯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633-634.

[3]曾美凤,曾宏,刘承军,等.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5),35-37.

[4]王钰兰,供应室信息追溯系统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6),714.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质量可追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与研究(Z201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