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意义及提升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意义及提升策略分析

刘燕惠

兰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671400

摘要:建筑市场管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且在对建筑市场管理工作中通常会涉及到较多的方面,比如政府部门、项目责任人、招投标过程等等,因此,本文将在分析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意义基础之上对其提升策略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建筑市场管理;重要意义;提升策略;分析

前言

在我国建筑市场建设中,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制度,以此来促进和规范建筑市场管理,这从侧面也充分反映了国家对此方面的重视程度以及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做好建筑市场管理有着重大意义。

1.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1.1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近年来,我国在规范建筑市场过程中,对过去几年制定的政策、制度做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制定了《工程建设管理的办法》,拟准备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实施。为使这一“办法”有效地贯彻实施,在“办法”基础上进行了程序细化,形成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此外,对招投标市场、建设监理、质量监督、资金管理、施工管理都做了相应的制度规范。这些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加强和规范了我国建筑市场秩序,使我国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1.2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对建筑市场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性工程项目实行监管更为重要,因为公益性的重大建设项目通常使用的是国库资金。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管理,对国库资金的投人、使用实行监管,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来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能够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作用,保证发挥投资效益,保障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加快市场活动有序进行。

2.建筑市场管理的提升策略分析

2.1提升项目法人在建筑市场中的关键作用

我国计委、财政部、建设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公益性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公益性工程建设项目法人是项目责任的主体,对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负总责。强化项目法人在市场中的关键地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强化项目法人在市场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明确项目法人一经确立和组建,就独立行使对工程建设全面负责的职能;第二,要规范项目法人行为。对项目法人的资质、职责、权利等做出详细的规定,并实行定期考核,不断提高项目法人的素质,使之在项目建设中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成为专业性、职业化的管理队伍;第三,减少行政干预。在市场监管中,政府监督,行政管理都要依法进行,尽快改变和扭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过多干预的管理模式,放权给项目法人,真正形成依法监管的市场环境。

2.2加快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法治经济。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进程中,从宏观上讲,就是要针对新旧体制转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建筑市场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快配套政策建设的步伐,特别是要加快对市场主体从业资质、责、权、利等配套政策的建设,强化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使之学法、懂法、守法。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完善建筑市场配套政策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法律意识,在市场监管中真正做到依法执政,依章规市。

2.3强化对建筑市场中合同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签订的合同和以委托形式签订的拆迁、征占地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形式。市场主体和受委托各方通过履行合同条款和协议完成各自的职责,实现权益与义务的平等互利。加强合同管理,就是通过执行合同示范文本和协议,实现工程建设各方之间的连接,保证合同和协议双方的合法权利。目前工程建设执行的合同,是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制定的,是规范性、指导性的合同文本格式,必须严格遵守。在执行合同示范文本的同时,要加强对合同签订的审查,特别是对示范文本以外的占地、拆迁等协议要严格审查,杜绝协议以外的拆迁量和征占地量的增减,维护协议双方的合法权益。

2.4加快对设计、监理等服务的招标进度

我国建筑市场设计、监理等服务的招标工作已开始实行,但由于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原设计、监理单位尚未完全脱离旧的“母体”单位,全面实行招标竞争的机制没能形成。由此而带来的是设计质量欠缺,前期工作滞后,建设监理不能形成对投资、进度和质量全方位控制,影响了工程的建设。改变这种情况的途径,一是要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要求加快推进设计、监理的招标工作,使设计、监理单位通过市场竟争实现优胜劣汰。二是通过市场整顿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使设计、监理等单位尽快从原“母体”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经营单位,在市场经济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2.5强化建筑市场监管

基于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性,在对市场进行强化监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行资质认证和年检制度。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单位的资质要由相关的资质认证部门审批。同时要实行定期的年检制度,按资质级别,分别由国家、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年检。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单位在获取相应的资质后,方能承揽相应的工程建设项目。

第二,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确认制度。对承揽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单位,实行在本地登记确认制度。避免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越级或挂靠经营和承揽工程。

第三,建立动态的市场准入清除制度。对参加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咨询单位发现利用欺诈手段,超越资质等级承担工程建设项目的,或不履行合同出现质量事故等违规的单位,就将其清除建筑市场,并限定2—3年不得承揽本地区的工程任务。

第四,加强监管队伍的建设。建立专职的监督机构,设立专项经费,实行定期稽查和监督。监督机构对国有资金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建设进度、资金管理以及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等情况进行稽查和监督。通过稽查和监督,提出整改和查处意见,对在项目管理中因人为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和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人员,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

第五,完善社会监督制度。在实行政府监管的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制度,设立专人负责的举报电话,并制订举报问题的处理办法。我国行政主管部门在建立这项制度的同时,需要特聘一些有经验、懂管理、懂技术的特邀监督员对工程建设项目和市场建设活动实行全方位监督。

第六,建立廉政承诺制度。由于建筑市场供大于求,生产力过剩等原因,容易造成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滋生腐败。为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应在招标公告和投标书中明确廉政责任,公开廉政承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单位如违反了廉政规定,将被取消投标和中标资格。

3.结束语

总之,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上文笔者的详细分析已经不言而喻了,虽然我国对建筑市场管理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上文中对建筑市场管理方面的提升策略分析希望能够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意义及提升策略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3,08:168.

[2]车宏程.规范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意义[J].中国科技财富,2012,03:120-121.

[3]周和平.建筑市场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浅谈[J].中外建筑,2000,0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