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1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何苑熙许艳春

何苑熙许艳春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经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结论:做好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给予精心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并发症;护理

目前经皮肾镜取石术已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手段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但经皮肾镜取石术仍存在出血、感染、胸膜损伤、漏尿等并发症。为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充分发挥微创、高效的治疗特点,选取我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79岁,双肾结石11例。

1.2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1.2.1出血出血是PCNL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一般持续1~2天,不需特殊处理。如出血量多,尤其是术后大出血,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肾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末梢循环情况。妥善固定肾造瘘管、尿管,并保持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若引流液的颜色突然加深或引流出大量鲜红色的液体,患者自觉难受,肾区胀痛,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应立即报告医生,立即夹闭肾造瘘管,让血液流至肾、输尿管内,使肾脏的压力上升,形成压迫性止血状态,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嘱患者卧床休息。术后8小时若无腹胀,鼓励患者多饮水,待肠功能恢复后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术后用力排便,引起腹压增高,导致肾脏继发性出血。本科3例出血患者经夹闭肾造瘘管,应用止血药,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

1.2.2感染感染是经皮肾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术前因素是引起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患者可出现寒颤、高热,尿液混浊。因此,对术前已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应积极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的变化,定时挤压引流管避免血块、碎石堵塞,如出现尿管堵塞,立即用生理盐水低压、缓慢冲洗膀胱,保证引流通畅。引流袋的位置不能高于管道出口水平,防止管道打折、扭曲、受压,引流袋每天更换并注意无菌操作,每日用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观察造瘘口周围有无红肿、渗出,如有敷料渗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药物降温,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3000ml。本科3例感染患者,经多饮水,对症处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痊愈。

1.2.3漏尿:漏尿一般是由于肾造瘘管引流不畅引起。术后应妥善安置造瘘管避免打折、扭曲,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造瘘管周围辅料情况,如出现漏尿,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科病例中1例出现漏尿,经生理盐水冲洗,调整造瘘管的位置后漏尿停止。

1.2.4胸膜损伤:在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时,由于穿刺位置较高,故而可能会使胸膜损伤,造成气胸、血胸和胸腔积液,呼吸困难是其临床首要表现。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注意有无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降低等情况,如有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轻者通过间断吸氧,半卧位休息,加强抗感染治疗可改善,严重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抽气、抽液。本科1例患者出现气胸,经多次胸腔穿刺抽气,配合低流量吸氧,半卧位休息后胸闷、呼吸困难现象消失,3天后复查胸片已无积气。

2.结果:4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出血3例,感染3例,漏尿1例,气胸1例。

总之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作为新技术,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出血、感染、漏尿、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并发症处理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充分了解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加强术后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郭美荣.针对性护理预防经皮肾镜治疗肾复杂性结石并发症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02):59-60.

[2]黄小娇.68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