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CRP在扩张型心肌病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BNP、CRP在扩张型心肌病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变化

张敏王仁平王雷王淑敏

张敏王仁平王雷王淑敏

(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要】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伴随收缩期功能障碍的心脏扩大为特征的慢性心肌组织病变。我国的患病率为19/10万人[1],以心脏(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栓塞为基本特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预后极差。在美国DCM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且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5倍,据报道我国的5年生存率亦不足50%[2]。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BNP;CRP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265-01

1一般资料

筛选20110101至20120101在我院心肌病科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163±1551)岁。1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3964±1593)岁;心功能Ⅲ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3953±1524)岁;心功能Ⅳ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32±1452)岁;同期在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体检中心筛选出4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846±1076)岁。

2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方差的齐性检验,血清CRP浓度的方差不齐,故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BNP经对数转换后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具有极显著差异。

3结果(见表1,2,3)

表1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注:▲P<001与对照组比较

4讨论

BNP首先由日本学者Sudon等[3]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活性肽,由此而得名脑钠肽。在本研究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清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Ⅱ、Ⅲ、Ⅳ级各组间血清CRP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清CRP浓度也是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受损的指标,但对评价心功能没有实际意义[4-6]。

参考文献

[1]ZouY,SongL,WangZ,etal.Prevalenceofidiopathic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inChina:apopulation-basedechocardiographicanalysisof8080adults[J].AmJMed,2004,116(1):14-18

[2]TowbinJA,BowlesNE.Thefailingheart[J].Nature,2002,415(6868):227-233

[3]SudohT,KangawaK,MinaminoN,etal.Anatriureticpeptidein-porcinebrain[J].Nature,1988,322:78-81

[4]RemmeWJ,SwedbergK.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hronicheartfailure[J].EurHeartJ,2001,22:1257-1560

[5]CowieMR,IbndezGF.BNPandcongestiveheartfailure[J].Prog-CardioVaseDis,2002,44(4):293-321

[6]赵雪燕,杨跃进,张健,等.B型利钠肽在诊断左心衰竭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7):1165-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