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隐蔽工程安装施工主要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电气隐蔽工程安装施工主要问题分析

杨明

汕头市建安(集团)公司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电气隐蔽工程安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相关施工经验,旨在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建筑电气隐蔽工程安装施工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安装施工;隐蔽工程;建筑电气;对策

隐蔽工程在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照明、配电、火灾报警、防雷等系统大部分都属于隐蔽施工的范畴。隐蔽工程有其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很难严格的把控安装质量,且后期的检查也存在一定困难,如果在施工中有不合理的地方,未严格按照相应的工序施工,很容易会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对于建筑整体的电气系统运行有较大影响,给用户带来了麻烦,存在质量隐患甚至是安全隐患。

一、建筑电气隐蔽工程安装施工面临的问题

(一)电气预埋施工不及时

建筑工程的安装施工需要大量的作业人员,专业众多,需要相关的人员在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才能保证完整的施工工序。比如在防雷接地网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对于设计图纸存在疑惑,但是没有及时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盲目赶工,最终导致施工结束后接地电阻不满足电气设计要求,需要另外增设人工接地极才能实现其功能,这就额外增加了一定的人工和费用。又如电气管线预埋进度慢,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还没有完成,导致土建专业人员无法在土建图上将管线预埋位置准确标注出来,后期需要另外在地埋设电气管线,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可能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

(二)电气预埋位置不合规范

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过程中,应在混凝土墙上2.4m以上的位置预留孔道,2.4m以下使用吊顶。但是很多电气作业员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将孔道位置预留在了2.2m处,在吊顶下方的位置,等到后来在安装过程中发现了该问题,为时已晚,只能重新返工,但是混凝土墙的厚度较大,施工的难度较高[1]。部分电气管线需要在室外进行埋设,如果预埋位置不合理,只能将路面重挖后再进行埋管,但是室外有行人和车辆不时地来往,这就加大了工作量和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三)施工质量不达标

在隐蔽工程施工安装过程中,部分作业人员随意改变工序,这会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作业人员进行塑料管的预埋,但是没有按照工序施工,将套管安装在管道连接处,或者没有使用粘合剂进行连接,处理不到位,管道就容易发生渗水问题,使管道的绝缘性大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如果预埋塑料管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地平处容易受到砖块等物体的撞击,导致管道受损,这就只能将楼板凿穿,二次进行管线的安装[2]。在室外敷设电缆的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或埋设较浅,缺乏有效的保护管,未达到规范要求,就可能在后期车辆通行后不断碾压的过程中受损;或者存在竣工图标记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作业人员对电缆位置不清晰,造成电缆给其他专业施工人员损坏。

二、电气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防控措施

第一,在收到电气设计图纸后,电气工程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业人员对相关设施的预埋情况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弱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电气配电系统以及消防控制系统等,还包括布线空间的规范性、电气负荷设计的合理性等几方面,只有将所有情况落实清楚,才能确保该电气工程施工任务的顺利开展。

第二,应组织召开施工要点技术交底会议,将相关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组织起来,对图纸进行熟读,让相关人员对图纸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向相关人员介绍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相关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标准等,使他们对施工的目的和任务有清楚的认识,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三、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应选用合格的施工材料,包括电线电缆、埋设在建筑物内的电线配管以及圆钢扁钢等,如果使用了伪劣的产品,会直接影响整个电气工程的质量。因此,各种电气材料必须是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厂家生产,有相应的出厂合格证和相关试验报告,在材料进场后同时还要按比例进行抽检,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应坚决退场弃用,对于合格的施工材料应妥善保存并实施有效的保护,防止材料出现受潮、损坏等问题,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另外,必须建立完善的施工材料质控体系和供应商诚信目录,在审核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化的评价指标,结合隐蔽工程的相关规范,确保合理后使用。

四、主要工序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安装电气配管和箱盒

在建筑电气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穿插进行电气配管的安装,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随即进行电气配管的安装。电气施工负责人需要保持与土建部门的联系,协调好钢筋绑扎和配管预埋的时间,再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好灯位,安装牢固盒子,再开始管线的敷设。如果盒子数量大于两个,需要拉直线进行敷设[4]。敷设路径应选择最短的路线,尽量保证直线,避免弯曲。配管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对配管和箱盒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质量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砌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砌体模数,首先进行管线、盒箱的敷设,按照设计图纸的内容以及土建专业人员预定的水平线,确定规格尺寸以及具体位置。施工时始终保持箱、盒口与墙面水平,箱、线盒稳定紧固。

第一,敷设钢管。选择最短的路线进行钢管的敷设,如果线路弯曲,需要保证弯曲的半径不超过管外径的六倍,在并列敷设的过程中确保管距在25mm以上;将配电箱埋入混凝土或墙内的过程中,要确保箱子表面与墙体距离超过15mm。如果钢管的管径不足50mm,则需要用丝扣将钢管连接起来,并保证丝扣至少为2扣,将钢管进行牢固的连接。第二,敷设PVC管。在安装过程中如果需要弯曲PVC管,应通过弯管弹簧煨弯,将套管进行粘结,通过专用管接头将其余钢筋紧密的捆扎在一起。用塑料布将灯位盒、插座等位置进行缠绕,以免混凝土渗入管内。第三,接线盒安装。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管线暗敷的距离较长,则需要加上管路,安装接线盒,安装的目的是方便穿线。

(二)埋设防雷接地

扁钢通常用于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中,连接时不能通过直接对焊的方式,而是需要采用搭焊方式完成,保证搭接的长度至少超过扁钢的两倍宽度,且焊接时不能为“T型”,上下两边都要进行焊接。在框架结构的房屋建设中,将柱筋、接地体等进行焊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然后焊接引下线;要确保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都有着相对应的连接到接地线。防雷接地是将基础钢筋作为了接地网,连接引上线,作业人员要做好柱子位置、钢筋焊接数量等方面的标记工作,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接地中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接地体的埋地深度要符合标准,相应的质检部门应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达标,之后才能实施覆土操作。

(三)直埋电缆敷设

在电缆的敷设前,首先应保证电缆外层有充分的防腐保护层,其次电缆本身应具备良好的绝缘,外观不能有任何损伤,敷设前还应将电缆进行耐压和绝缘测试,测试结果达标后方能使用。在电缆的埋设过程中,要确保在行车道的埋设深度不低于0.7m,在人行通道的埋设深度达到0.5m,埋设宽度在0.6m左右。对于电压在10kV左右的电缆,其敷设的间距应保证至少为100mm,如果需要增加电缆的数量,同时也应增加电缆预沟的宽度,增加到170-180mm范围内[5]。同时,要确保电缆沟底部平整,如果底部有硬物,可以将细沙或软土等洒在沟底,保证沟厚度在100mm左右,之后盖上保护板,并设有电缆桩等警示标志。

参考文献:

[1]李志红.建筑电气工程安装的技术要点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250.

[2]罗坚恒.建筑电气隐蔽工程安装施工主要质量问题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1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