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周继龙

黑龙江龙煤双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随着煤炭机械使用率的增多,煤炭生产过程设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员工的技术水平有限,对设备维修养护不到位,直接给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由于设备的老化造成,所以必须要完善机电设备系统,提高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生产中要落实设备管理制度,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重点阐述煤矿机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程度的逐渐提高,煤矿机电管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煤矿机电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煤矿的经济发展。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机电设备损坏,严重时,还会引发瓦斯爆炸以及人员触电等事故。通过对煤矿机电事故进行归纳、分析,针对事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1我国煤矿机电事故的特征分析

1.1重复性

通过对煤矿机电事故进行归纳、分析可发现,同一类事故往往重复发生。由此说明,虽然煤矿机电事故零散且面广,但是事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侧重规律。因此,一些煤矿机电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1.2人为因素占较大比例

据统计,煤矿机电事故中因人为因素诱发的机电事故占总工伤事故的80%以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维修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设备,安全意识较低,没有按照生产安全技术规程作业,进而引发机电事故。

1.3煤矿机电事故范围广

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随机性,且涉及范围广,因此,煤矿机电管理实施较为困难。一些煤矿管理人员认为煤矿机电事故无法避免,没有对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2.1使用的机电设备比较陈旧

机器设备老化未及时更换或保护设施及装备不齐全,科技与资金的匹配度较低,维修费用又大,投入更新设备较少。在设备的选择方面,煤炭生产的相关技术设备以及硬件设施相对较少,无论是产品的种类质量还是型号的可供选择度,都没有很大的优势,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设备不能成体系成套的使用。

2.2对设备的维修工作不到位

当前对煤矿的生产已逐渐由机械化变为自动化生产,这样使得先进的设备运用到煤矿企业中。但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并且没有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加上很多操作人员对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流程不熟悉,出现操作不当或者操作失误,导致很多设备处于不正常运转的状态。长期使用这样的设备就很有可能引发机电事故。此外,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也没有实时监控其工作状态。这样导致有的设备已经出现异常却依然进行工作。不仅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随时可能导致机电事故的发生。

2.3缺乏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按照国家的标准,煤矿生产必须具备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但是当前很多煤矿企业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对其安全管理缺乏考核的标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重视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并且缩减管理人员的数量。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而是由其他部门代为管理,这样就导致很多管理制度无法真正的实施,导致设备安全性能受到影响。

2.4煤矿机电事故处置不当

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煤矿开采生产中机电操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对机电使用不规范,很多人认为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煤炭行业不具有稳定性,在选择专业时直接回避煤炭专业,使煤炭的员工缺乏专业知识,缺少高素质专业人员,因此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是非常重要。煤炭生产中如果职工专业水平不高,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仍然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对设备的检修不到位,从而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且还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事故,据调查都是由于操作设备不规范以及员工专业水平不高所造成。

3预防机电事故发生的措施

3.1加强煤矿机电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煤矿领导人员应该优先重视煤矿机电管理工作,这是确保煤矿机电管理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同时,机电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机电管理情况,多提一些建设性建议。此外,矿井机电管理人员在熟悉机电设备运行原理和维修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习现代化的设备管理和企业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矿井机电管理水平,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3.2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通过宣传的形式改变人们对煤矿员工高危险报酬少的观念,让人们重新认识煤矿行业,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企业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培训中,强化员工整体的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为煤矿生产提供安全生的保障。

3.3制定并完善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保证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处于有序的状态。首先,完善机电设备管理队伍,设定专门的管理部门,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避免队伍中出现流动性太大的问题,保证煤矿生产的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其次,煤矿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方针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并建立责任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以保证任何环节都处于正常的状态;最后,机电设备的管理部门要与其他的生产部门之间做好协调沟通的工作,保证设备的各项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3.5制订机电设备日常维修保养计划

在设备投入使用前,要先按照说明书对设备进行组装,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各机电维修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实行日常维修与定期维护保养相结合,加大对设备清洗、注油、干燥和防锈处理方面的力度,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磨损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要依照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检修,加大资金的投入,及时更新先进的、成套的设备,使工作过程中由于设备引发的事故尽可能地减少。对于大型的固定设备,我们制定了班、日、周、月检查制度;对于一些可移动的机电设备,可实施两班生产、一班检修的制度。

3.6合理设置岗位

在岗位设置方面要合理分配,使每个工作人员在每个岗位上都能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不随意更换专业人员,尤其对重要的特殊岗位要任用专业素养高的员工,而不能用专业水平低的临时工人。

3.7增强员工安全与防范意识

加强安全意识与防范,要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依照规范操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深入研究学习,争取做到精益求精。在上岗之前,企业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安全教育以及技能教育,尽可能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以及知识技术水平。

结束语

简而言之,煤矿机电事故不容忽视,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投入大量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建立科学合理的事故预防系统,落实完善考核制度,确保生产操作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员把守,预防好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生产创造出一个安全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孔永,侯爱军.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164-165.

[2]张恩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06):71.

[3]邱铁,张宏国,张波.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