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信号系统道岔故障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南京地铁信号系统道岔故障分析与对策

吴腾云

吴腾云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12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阐述了南京地铁信号系统道岔的相关问题,针对其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南京地铁;信号系统;道岔故障;对策

1引言

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如果道岔出现问题,小则影响运营准点率,大则发生重大的运营事故。因此,对道岔乃至整个信号系统的关注,应是所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南京地铁一号线道岔系统概述

2.1道岔转辙机的结构道岔由转辙机、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和岔枕组成,转辙机是核心。以城轨系统广泛采用的德国西门子S700K型转辙机为例.该系统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五大模块:1.外壳保护模块;2.动力传动模块;3.检测和锁闭模块;4.安全保障模块;5.配线接口模块。

下图为转辙机内结构图:

图2:转辙机内结构2.2系统控制原理道岔系统除了室外的设备外,还需要室内控制设备来进行控制。

道岔是由上层的联锁系统通过传输链路发布操作命令,通过道岔所在站的控制计算机接收命令,并将数字化的命令通过执行模块变换为模拟量输出到道岔系统的转辙机中,在道岔完成转换后通过相应的表示电路将位置信息原路回送至联锁系统。下图为道岔系统的控制连接示意图:

图3:道岔系统的控制连接示意图

3案例分析——2013-5-2中国药大D4502道岔短闪故障

3.1故障描述正线S700K道岔(含双机)在LOW机、MMI上出现道岔短闪故障现象道岔短闪定义:道岔区段没有进路的情况下,指的是LOW机上,岔后两个方向的光带,一个闪动黄色光带,另一个闪动灰色光带,且闪动的光带长度较短;道岔区段存在进路的情况下,指的是LOW机上,岔后两个方向的光带,一个闪动绿色光带,另一个闪动灰色光带,且闪动的光带长度较短;道岔区段有车占用的情况下,指的是LOW机上,岔后两个方向的光带,一个闪动红色光带,另一个闪动灰色光带,且闪动的光带长度较短。

3.2故障处理流程

3.3故障处理过程1)短闪故障发生后,信号人员到车控室询问故障发生时机是在道岔转换后,一直短闪,在行车人员未短开遮断器准备进路前,进设备房检查设备,发现D4502ADEWEMO显示室外道岔位置开通弯股(右位)且左下角LED灯灭。几分钟后该灯有重新点亮,请点下轨行区打开机盖,检查线缆、接线端子,发现道岔接插件存在接触不良,故障重现,查看接插件,确定3号端子母头卡簧位置脱扣。

图5:故障处理流程2)故障回复:3号端子母头卡簧位置脱扣3)故障分析:对3号端子处理后设备恢复正常。

4应对措施研究及优化方案实施

对于上文中提出的两项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我们探讨出开展强化训练、完善检修标准、检修核查分立、完善奖惩制度等应对措施,目前部分措施已付诸实施,并收到实效。

4.1开展强化训练对于人员的培训,目前往往单纯通过开展“师带徒”、讲师培训等活动,对于培训效果的检查,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且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更多的在生产第一线的日常工作中进行。在当前设备维护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一线班组的人力资源并不充裕,如此情况下既要完成生产,保障设备,又要担负培训的重任,还要进行培训效果的验证,若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有力的政策推动,培训的收效自然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全国各地的地铁都在不断的开通新线,熟练工缺口巨大,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是仅次于既有线设备保障的。对于专业内的培训,应建立专人负责,专人牵头,专业的团队来组织和实施,安排培训专员编制周期性的培训计划,计划中要涵盖所有的设备维护知识和规章制度,以脱产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并由各层面的培训专员对每次的培训效果进行检查。

目前,尝试由培训部门和生产中心联合牵头,安排工长、技术骨干对新员工开展强化培训。强化培训需要较强的针对性,从关键设备到次要设备,逐个系统进行“推土机”式培训。在强化培训中,一是对道岔性能状态的检查相关技能的培训,一对一、手把手地进行技能技巧的传授,对设备状态是否符合标准耐心细致的讲解。通过对道岔状态检查的培训,使设备维护标准真正的成为每一位维护人员心中的维护目标。二是进行道岔相关调整技能的训练,通过对设备的调整,使设备的状态达到良好,从而保证设备的运行。三是在道岔状态达标后,再对设备的外观清扫进行达标,从而完成整套道岔维护的训练。

不仅是对道岔开展强化培训,其余的信号设备也需陆续开展单项设备的强化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的验收,每位学员独立进行维护技能的测试,并由中心考评专员评分颁奖。

4.2完善检修标准对于制度的完善,应确立一点:所有的工作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进行推动和约束。检修流程应有细化的作业指南来指导,并建立面对所有设备的维护作业技术标准。设备检修记录卡必须涵盖该设备所有的检修项目,并有相关的技术指标印刷于其中便于现场查看。

4.3检修、核查分立在完善检修标准和流程的同时,设立作业维护监督岗,对现场班组的作业进行抽检,定期派技术人员到维护一线进行跟检,填写上表,反馈作业质量。在此方面,尤其应注意避免出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况,维护和检查监督分立,一线作业人员只负责维护操作,最终的维护质量由技术人员或班组专项负责人把关,并定期出具涵盖作业质量、员工技能等多方面的、图文并茂的设备维护作业报告,并根据报告进行设备评比,评选出优胜设备和设备维护人加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