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能建筑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绿色智能建筑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赵永亮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宁夏银川750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它是一种消耗资源最多的产业,同时也让人们逐渐明确其可持续性的发展路线。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在大力推广绿色智能建筑体系,绿色智能建筑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势必会成为建筑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但是,我国的绿色智能建筑尚处在初级时期,在评价体系的建设方面还缺少实战经验,需要我国建筑工作者进行长期的研究。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绿色智能建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外绿色评价标准的先进经验,并提出了我国在绿色智能建筑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中的措施建议,以期能够为推进绿色智能建筑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绿色智能建筑;评价体系;应用

1我国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自1994年我国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筑智能、城市规划等建设项目,我国的居住区就朝着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方向发展。我国在1996年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区发展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问题,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保证。2004年制定的《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小区)管理办法》中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成功验收。在2004年8月的时候,相关建设部门颁布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并在2005年2月公示了授奖项目,其中有四项节能工程和七项智能工程。2006年,我国根据发展的现状,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使绿色建筑的评价有了可以遵循的依据。如今,我国已有很多城市的公共建筑中,建立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开放式检测控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控制网络的数据一体化集成。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建筑能耗、室内热湿环境都能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系统得到不断的优化,不仅减少了建筑对能源的需求,而且环境污染减小,进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由于智能监控管理的巨大作用,室内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正体现了我国绿色和智能建筑正在不断的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并逐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在不断交融中实现一体化是近几年来的一项技术突破,但是关于就二者相互协调发展这一方面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综合评价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工作还需不断努力。

国外先进的绿色评价标准

2.1美国的LEED

美国的“绿色”建筑始于1973年采取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办公楼,其中绿色设计主要是建筑物在能源方面的最大程度的节约和合理利用。而整个建筑行业开始向建筑节能转型则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直到1993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的成立正式把绿色建筑推向一个更高层面。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成立之后不久,就开始研究当时的各种绿色建筑量度和分级体系,并于1994年秋,起草了名为“能源与环境设计领袖”(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简称LEED)的绿色建筑分级评估体系。经过进一步的深化之后,1998年8月LEED1.0版本的试验性计划正式推出。在LEED1.0版本成功的基础上,在1999年形成了LEED2.0版本,并于后一年正式发布。之后,在美国能源部提供资金支持下,LEED得以进一步全面发展,成为世界上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施工、维护及操作认证的最重要的系统。

2.2英国的BREEAM

BREEAM是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的简称,是为了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由英国早期的建筑研究组织制定的绿色建筑指导。BREEAM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之一。它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简单透明的评价体系,具有简单、容易理解并突出相关评估条款本身的重要性的特点。BREEAM评价体系中增加了权重,并将权重系统和评分系统分开,使评价系统更加完善。BREEAM对建筑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评价,主要评价建筑性能、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等3个方面的等级与环境性能指数,具体条目有室内和室外环境、CO2的排放、消耗和渗漏问题、空气和水污染等,根据相应标准对有关建筑进行评价而得到相应的分数。

3我国在绿色智能建筑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中的措施建议

3.1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015年,国标《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发布,自2016年8月起实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工作正式提上日程。既有建筑在绿色改造评价指标体系上与新建建筑区别较大,其绿色改造的技术要求和难度比新建建筑更高,推进难度更大。因此,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使得既有建筑改造绿色化与新建建筑绿色评价共同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建筑使用的标准,并重视对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绿色化评定工作的推进,增加国内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中既有建筑的比例。

3.2注重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考察和评价

绿色智能建筑的评价不应只关注在建造阶段是否节能,更应该关注在运营和管理阶段的能源消耗、适用性及环境友好性。借鉴美国LEED评价体系理念,考虑可持续利用,注重再生资源和循环可利用材料的使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国绿色建筑的评价应该放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注重全寿命周期中的建筑绩效评价,贯穿设计、建设、运营乃至拆除的整个过程,考虑建筑的经济性、适用性、循环利用性能。与此同时,绿色智能建筑评价应考虑到绿色和智能的融合发展,在每个指标下增加智能化评价指标和评分等级。增加评价等级便于评价指标量化打分;评价指标和评分等级的设计可以快速对指标得分等级进行判断,提高了评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也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3.3提高评价体系的灵活性及融合性

新的绿色智能建筑评价标准的适用范围由原来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有关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到各种的民用建筑。此外,新的标准应对绿色智能建筑的专项设计及技术规定更为明细,大大提高定量分析的比重,提高操作性。与此同时,绿色智能建筑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因评价对象进行灵活调整的功能,例如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再取平均值确定得分。如果在评价过程中没有灵活考虑综合体单体建筑不同使用区域所占的比例,难免使评价缺乏针对性。提高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灵活性和融合性,一是各地在制定新的绿色评价标准时,应结合气候、资源等条件,对地方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二是各地在评价标准实行过程中,对新标准中的“加分项———提高和创新”评价过程中,允许申请者在申请绿色建筑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三是在对于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的评价应该考虑不同功能区域的比例,或按照价值贡献进行评分后取平均分。

结语:综上所述,发展绿色智能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和占领产业制高点的战略需求和社会共识。绿色智能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标准在在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各环节中的约束和引导作用,为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因此,要借鉴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实际,基于绿色智能建筑的基本理念,建立一套相对清晰可行的评价体系,简单易行,评价指标及等级标准划分明确,并且加强评价改善,提高智能化、节能化系统的运行效率,以进一步推动绿色智能建筑的评价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春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

[2]徐蕾.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新发展和应用探究[J].智能城市,2016,2(0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