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学管理的基本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浅谈小学教学管理的基本理念

黄旋

(河池市东兰县三石镇中心小学,广西河池547404)

摘要:小学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基础阶段,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从业者需要运用教学管理的基本理念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本文就分析了小学教学管理基本理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教学管理的实际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基本理念;教育质量

我国教育事业在近几年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视小学教学管理也是当前的必然要求。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贯彻落实好这一理念。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

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培养小学生的初级教育水平是当前很多教育者的共识。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及自我管理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教师对于她们的引导就是必不可少的。整个6年的小学阶段会影响到孩子在未来的教育与人生,为孩子的后期发展做好铺垫。“以人为本”影响着我们小学教学管理的许多方面,具体如一下几个方面。

1.对于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说出自己的看法,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促进我们新课改的进程,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太过于枯燥和单调的弊端,教师要鼓励孩子多创新、多合作,而不是一味地被老师们灌输知识。促进小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转变,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为更好的课堂做出贡献。

2.对于学生的影响

从古至今,大多的学生都是被老师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像八股文、科举制等旧时代的观念严重影响到当时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首先体现的是人,所有的教育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在小学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中,小学生就是核心,为孩子的发展着重着想,促进孩子的创新合作精神。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而丰富的教育阶段。

3.对老师的影响

“以人为本”的理念密切关注教师的个人情感、心理因素以及教师与学生所处的具体环境!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合理需求,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下,每个人的价值都会得以升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都会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后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祖国输送一批有用人才,由此体现自身的价值。

“以人为本”影响着整个小学的教育阶段,要注重理念教育,最终提升小学教学管理质量!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影响“以人为本”观念实施的因素

教育中提出“以人为本”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在落实这种教育理念时,会有很多因素限制了它的实施。

教育观念不全面。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体现不明确,许多情况下相关的教育人员还是打着“以人为本”的口号而沿用之前的管理模式,就是只看重学生的智育建设,看重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体育的发展。通过成绩来判段孩子的优秀程度,对于成绩差的孩子不重视,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最终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地健康成长。

落实不到位。一线的教育人员不能够把这种“以人为本”管理模式落实,每个学校的执行力度不够,使得有些教育者没有完全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目前要求给孩子们进行减负,但是学生的作业却越来越多,再加上一些其他作业,压力没有减下还不断提高了。一些教育人员不能迅速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学校指定的教育模式不同步,影响了学校整体的教学任务。

管理思维不先进。部分工作人员只知道遵照上级传达的指令去进行管理工作,从而产生了思维定式。管理人员的思维不能只停留在已有的发展规划前,大家要融会贯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整体的教育发展,做出相应的思维改变。“以人为本”是一个灵活的管理模式,主旨是人,在小学教育中,主旨就是学生。这也要求教育者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确保自己能跟着国家的思想政策共同发展。

地域限制。有些地方的经济水平较差,自身的经济不能满足教育水平的需求。有些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使得老师还是当地知识水平有限的教育者来进行授课,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全面地理解。

三、“以人为本”的应用

针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到落实,为了使小学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要把这些理念都应用到各个方面。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每个方面。小学还应紧跟现代化教育的核心宗旨,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和实际需求,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依据学生本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教师的用心良苦,能够转变学习态度,投入到具体的学习当中。

同时,学校还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及相关的教育管理者进行学习和培训。通过具体的时间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学校要定期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考察,并针对以人为本理念展开教学讨论。通过相关的教学研讨会,教师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丰富,教师的管理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只有教师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才能够真正贯彻好新的教育理念。

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传统的小学管理模式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管理层、教师团队和学生存在于不同的阶层,由此产生不公正、不对等的局面。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后,会在管理氛围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在良好的环境下可以使得这一种观念深入人心,能够间接感受到这理念的熏陶。学校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这样才是真正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真正激发出师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这同样才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所在。

总之,为了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现代化小学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是必然趋势。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学校应当以现代化教育理念为根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加强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使用,积极分析现代化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促提升小学教育质量。

结语

以上是我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理解及分析,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适应目前中国的教育事业。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可以达到每个学生都健康全面科学发展的要求,这样的管理模式是教育事业所需要的。但是我们的落实还是需要不断地提高,希望我国未来的教育事业能够节节开花,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郑飞鸿.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名师在线,2018,(22).

[2]王卫锋,应丽红,王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的对策研究[J].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16卷.

[3]王茂远,闫秀爱.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初探[A].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4]李希茜.新课改视角下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8,144.

[5]胡海涛.现代化小学教学管理难点及化解对策研究[J].教育文化2018,(2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