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的作用与可为空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3

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的作用与可为空间

徐利民

[摘要]贫困生是现今高校中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做到公正、高效地资助高校贫困生,日益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一个焦点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具体工作的实施者,在哪些方面、哪些空间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做好资助工作是我们目前工作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贫困生资助空间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地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自从高校实行并轨收费制度后,由于成本、物价等各方面客观原因的存在,高校收取的相关费用不断提高,这给很多有子女上学的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社会现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就使得在大学教育中贫困生问题十分突出。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已初步形成“奖、助、贷、补、减、免、勤”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困育人体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贫困生的认定、帮困力度、后续教育等方面不尽人意的地方。

本文从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作好帮扶贫困生资助工作这一方面入手,就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的作用与可为空间进行探讨,以期通过资助工作,真正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形成求实创新、积极向上、互助友爱,富有凝聚力的和谐风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资助工作普遍存在重物质资助、轻精神扶持的情况

近年来,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呈现出政策到位、体系完善、方式多样、资助力度大等特点,基本上能够解决大多数贫困生上学过程中的经济困境,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能够真正地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这些资助政策与资助措施,还无法解决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贫困生的精神压力,我们的资助工作还停留在重物质资助轻精神扶持的阶段,从贫困生的角度上来说,自卑心理、人际交往局限、在环境压力下产生的焦虑不安是等同于物质困境的另一种精神上的困境。

(二)辅导员较少针对贫困生开展有效的活动

1、政策宣传。国家与地方政府都根据中央精神制定了指导性的政策。各高校也根据有关的规定分别制定了相应的适合本校的管理办法。只有熟悉这些政策与办法,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在实际的资助工作中,加以具体的落实。

2、指导与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切实地指导与帮助,是发挥辅导员作用的一项重要途径。在实际地资助工作中,也能通过工作的开展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问题。

二、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资助工作在辅导员众多的日常工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辅导员的一项工作职能文件写入了文件。因此,辅导员理应在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辅导员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资助政策的直接宣传者”。

1、政策宣传。国家与地方政府都根据中央精神制定了指导性的政策。各高校也根据有关的规定分别制定了相应的适合本校的管理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既要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也要熟悉本校资助的管理规定,如贫困生的认定标准需要哪些证明文件,本校关于认定办法、资助标准的具体规定是什么?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时间,评选条件等。只有熟悉这些政策与办法,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在实际的资助工作中,加以具体的落实。

2、指导与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切实地指导与帮助,是发挥辅导员作用的一项重要途径。在实际地资助工作中,也能通过工作的开展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问题。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对具体的资助政策、认定标准、如何申请等问题知之甚少。这就需要每个辅导员老师能够耐心地加以指导与落实,从而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安心地学习与生活,达到圆满完成学业的目标。

(二)辅导员是资助工作开展的的直接执行者

各高校资助工作一般都是由辅导员来具体进行执行与操作的,可以说在大学生从入学到高校期间,关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都需要辅导员的帮助与指导。

1、入学时绿色通道的指引者

近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了尤为深切的关爱,提出不能让一个大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辍学的口号。因此,各地对此都做了精心地安排。在入学时,对付不起学费的学生安排了专门的绿色通道,从而保证了他们上学的机会。因此,如何办理绿色通道,需要哪些证明文件,如何走绿色通道就是辅导员开始发挥作用的地方。这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否按时注册、报到,从而完成后续一系列工作的基础。

2、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组织者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资助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认定的标准、证明性文件、实际家庭情况以及地区差异都是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项工作中有两个难点部分:一是不同地区的贫困生认定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比如上海的贫困生和贵州的贫困生,两者之间的实际经济条件相差很多。如何统一认定标准是关乎公平、公正的问题。二是虽然有的贫困生没有开具贫困生证明,但家庭经济情况确实困难,根据什么标准加以认定的问题?贫困生认定工作需要辅导员发挥组织者的作用,统一标准、多方调查,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慎重签署评议意见。

3、助学贷款的见证者

在此阶段,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在他们办理贷款时给予适时的指导。比如:如何准备贷款的准备材料、贷款的性质,偿还的利息如何、如何偿还、不偿还助学贷款有哪些影响等?这些都需要辅导员在学生入学之初,给予及时的指导。

4、校内勤工俭学的推荐者

各高校为了解决一部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在校园范围内,开设了形式各样的勤工俭学的岗位。但相对于贫困生的人数来说,这些岗位是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的。因此,哪些学生可以上岗,除了学生自己的申请外,辅导员要根据情况进行推荐和指导。在此阶段,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家庭的困难程度与岗位的匹配度之间的矛盾问题。

(三)辅导员是影响资助工作效果的最终实现者

资助工作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贫困生获得所需要的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树立自信心。这和获得经济资助同等重要。因此,资助工作的好坏,不仅是要求我们公平、公正地开展资助工作,更多地是需要辅导员给予这部分同学们更多的精神关怀与心灵资助。

另外,辅导员在资助工作过程中,还要讲究工作方法,以提高资助效果。笔者认为,这需要解决几种矛盾:

1、不同地区贫困生的认定问题。例如,贫困地区的贫困生可能认为发达地区的贫困生实际并不贫困。从而会让同一贫困等级下的认定问题出现困难。

2、资助过于集中于少数同学的问题。例如有的贫困生学习较好,家庭经济又特别困难。因此,这部分同学无论是在平时的资助程度上还是获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的绝对资助额度上,都可能造成资助过于集中,其他同学产生反感等问题。

3、平时相处过程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和谐相处问题。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入学之前辅导员还不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经济问题,而入学后,学生宿舍都还安排好了,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住在一起的情况。宿舍里的用水、用电都可能是问题产生的根源。除以上三点外,还有诸如:心理问题、感情问题、认识问题等都需要辅导员探索方法,以期达到资助工作圆满的后期效果。

三、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的可为空间

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最接近学生的群体,也是开展资助工作最有力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大学校园里,辅导员最了解贫困生的家庭和经济情况,以维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益与工作出发点,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有效地实行帮困助学。同时,高校辅导员又要以循循善诱的教育来启迪贫困生的心灵。更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有针对性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贫困生,这其中有很多可以大有所为的空间。相较以往的辅导员资助工作,笔者认为。辅导员还可以从以下空间入手,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一)思想素质空间

思想素质教育本来就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针对贫困生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辅导员可以有意识地开展各种能够提升贫困生自信、自强的讲座,或者让这些学生参与一些名人访谈,并且可以在开展这些活动后,进行一些心得体会的研讨,从而起到树立理想信念,弱化自身不利经济环境影响的效果。

2、读书交流活动。辅导员可以经常和这些贫困生以谈心的方式,介绍一些励志的图书,使贫困生在读书交流活动中,懂得如何去实现个人价值以及如何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辅导员还可以开展以诚信或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让他们加强对诚信和感恩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爱心活动,无偿献血志愿者,定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使贫困生在实践层面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二)专业素质培养空间

有调查研究显示,贫困生的学业水平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辅导员有必要多花一些精力和时间帮助贫困生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例如,可以组织开展优秀学生经验交流会、演讲比赛、学习竞赛、考研介绍等形式的活动。还可以创造机会让贫困生更多地展现自我、悦纳自我、提升自我,锻炼他们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积极拓展校外基地,让贫困生参与这些基地的分组考察、参观、学习等活动,增进贫困生对社会的认识,锻炼他们实际的工作能力。从而达到让他们从理论到实践的培养。最终实现对其学业的良性促进。

(三)文化素质培养空间

贫困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其经济条件的限制,从群体特征来说有孤僻、倔强、自我的性格特征。如何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充满爱和希望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养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生活态度就需要辅导员开拓思维,集思广益,有针对性开展一些文化素质养成方面的活动来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辅导员可以引导贫困生参与热点问题讨论,管理易班讨论、策划文化主题论坛等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四)提升身心素质空间

帮助贫困生保持身心健康也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现实社会一切“向钱看”的判断标准的作祟,极易对贫困生的心理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开设心理讲座,帮助贫困生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树立自尊、自助、自强的主体意识;改变自己的负面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辅导员还可以通过帮助贫困生参与体育锻炼、参与各种娱乐互动来增强他们的体质,一方面起到调节情绪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他们心理环境的优化。

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承担着相当繁重的工作,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承担资助工作主导作用的辅导员必须设身处地的为贫困生着想,忧其所忧、解其所忧,从内心深处向贫困生靠拢,理解他们,并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些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求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以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为原则,深化资助工作空间,才能不使资助工作停留在物质帮助的层面,从而达到对贫困生进行全面的资助,实现贫困生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最佳状态。

注:

[1]邓勿.大学生的经济援助与健康教育的人本思考[J].高教论坛,2009,(2).

[2]倪恒.高校贫困生救助的创新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11).

[3]陈志刚,刘灵芝,依艳丽.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及教育救助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8,(5).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文法学院

邮编: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