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分析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李鑫哲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管制中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多,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在航空安全中,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的顺利进展虽然能降低损失,但相比之下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才是最优的办法。本文将结合实际来分析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应用与探索。

关键词:空中交通安全;预警系统;分析;决策

目前我国航空运输事业正在飞速发展,而飞机不同于铁路和汽车,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十分严重。空中交通管制的目的就是规范航空路线和建立飞行秩序,避免飞行器碰撞或互相干扰等现象的发生。科学的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将会极大的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我国航空安全。

1空中交管安全的意义

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加,飞行间隔的减小,飞机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被拉近,这对我国航空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空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飞机航线偏离而形成误差,或是飞机互相的通讯干扰都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事故隐患。空中交通管理的具体内容是利用通讯,导航等技术来实现对飞机飞行的控制,从而确保飞行安全,维护空中的交通秩序。

2空中交管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多种多样的评价模式和预警信号指数的出现,预警理论正在逐渐的向安全领域渗透。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去预测和分析将要发生的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来避免突发情况。在海量数据所提供的帮助下对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和与其他航空公司和航线之间的联系进行风险评估。在风险预警阶段通过对风险根源识别,风险等级的评估和控制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从而使我国航空安全得到切实的保障。

3空中交管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具体实施

3.1确保预警的准确性

预警管理是以预警理论为基础,通过管理角度来防范危险的发生,对于常规风险因素的预警管理主要体现在检测,识别,和诊断等方面。在检测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检测标准,通过合理的预警指标来对风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测。做好风险管控工作的重点就是在于对各类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加以预测,这一过程中的难点是处理虚警率和检测率之间的矛盾,如果盲目的提高检测率将会导致虚警率的增加,过于灵敏的预警也会使正常的工作变得难以维系。而降低检测率则会出现样本指标太少而导致预警不够灵敏,很难意识到真正的危机已经出现。所以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然要将指标合理化,只有系统的构建预警模式才能提高精确性,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2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

面对预警决策模式要基于多个方面去考虑,从大趋势下来看要对监测对象的类型,特征和性质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历史数据的对比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警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系统对于风险趋势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所以对历史事故的研究能让预警系统起到更有效的作用,在面为危机时的应变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而处理当前信息能力对于整个预警系统也是十分重要的,既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对飞行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要重视其他航线飞机的飞行状态,在紧急状况突发时不仅要做到保证自身航线飞行的安全,也要尽量不影响其他航线的正常航行,这方面要求预警系统在处理信息能力上要进行加强,保证航空飞行的实时互动,并建立一个完善的预警体系。而预警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危险的预知和判断,所以相应的也要提高系统对于未知事物的处理能力,在现有的资源下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将数据与未来发生的实际情况做对比,在预测过程中对系统自身做出改进,获得实质性的成长。同时对必要信息的关注也能将预警系统变得具有针对性,由于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个原因构成的,所以特定的因素之间进行立体性的结合能使预警系统的精确度提高,虚警率下降,从而使预警系统更加精确。在空中交管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实际运用中,我们要注意实时更新现有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同时要让预警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合理预测,提高事故发生前的预测精度,避免虚警率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

3.3将预警系统融入现代化科技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其作用逐渐渗入到各个层面,其在空中交管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中的运用空间也是很广阔的。在高科技的帮助下,能使预警系统的运行速度得到保证,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同时在保证当前信息获取渠道的通顺前提下,开拓新的指标来加入到预警系统的决策中,会使系统更加全面,预测更加准确。

4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中的人为因素及优化方向

如今航空发展的脚步已经逐渐加快,在这种趋势下要积极的优化预警模式中的各项工作,以应对趋于复杂多变的空中交通状况。合理分担工作内容,在航空公司,机场和管制单位之间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方法,在预警系统中将各部分职能进行明确的分工,妥善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重点并加强信息的交流,使组织管理更清晰,更有弹性。当决策者看到预警系统分析出的信息后,要根据预警的信号和内容尽可能快速的进行判断,理解信号出现的意义并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警系统存在的目的。在日常系统维护过程中,要及时更新信息库,来保障系统所需要的资源充足。同时对过期或是无法发挥作用的信息进行删除,定期对预警系统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进行校对,使系统更趋于完善。预警系统的作用最终要通过人的判断来实现,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是保障预警系统顺利进行的关键。

结语

我国航空交通越来越发达,民航,商务飞机,各种运输企业货运飞机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使得我国空中管制难度逐渐加大。我们在享受到航空发展带来的优势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对空中交通管制的力度,合理地运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来营造安全的飞行环境,保障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促进我国航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晓霞.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2):186.

[2]李伟.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及方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03):160.

[3]史昊天.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决策模式探究[J].科技展望,2015,25(23):235.

[4]刘帅.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17(14):44.

作者简介:李鑫哲(1984年),男,汉族,云南昆明人,文学学士,任职于西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研究方向:空中交通管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