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罗祥菊

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病区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2016年2月10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干扰素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干扰素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干扰素;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可带来肝损害,根据病因和感染病毒类型,可分为各种肝炎病毒感染,其中以乙肝和丙肝为常见,多为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1]。本研究分析了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5月-2016年2月100例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1-65岁,平均(41.24±2.13)岁。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1-64岁,平均(41.21±2.11)岁。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系统化护理。①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找出患者心理问题,实施一对一个体护理干预。②认知护理。对患者介绍抗病毒治疗重要性,介绍干扰素治疗适应证、副作用、优势。护士给予患者疾病知识教育、休息教育和饮食等行为干预。③建立肝病病友联谊会,促使患者之间互相交流抗病毒心得。④通过发放健康手册,进一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有患者姓名、电话、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复查时间、药物、治疗效果等,督促患者及时进行复查[2]。⑤干扰素用药护理。第一,发热反应:发热是干扰素治疗的早期常见不良反应。第一次注射后2至3小时发热最为明显。因此首次注射干扰素后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38.5°C以上应施加退热药物理降温,体温低于38.5°C则可给予物理冷却。第二,胃肠道反应:有些患者可能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需鼓励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食物,增加食物色香味以改善食欲。第三,肝功能损害:少数患者在用干扰素治疗期间会出现肝损伤,需对患者解释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原因并定期检测肝功能,并酌情减少剂量。第四,血常规变化:白细胞计数的减少比较常见,若严重降低,可给予升白药物。第五,注射部位瘙痒的护理:干扰素注射常用于皮下和肌肉注射。注射部位经常具有皮肤刺激和硬结、瘙痒。在这种情况下,注射部位应该经常更换。注射时应注意针头的插入角度。第六,焦虑的护理。多数患者治疗过程出现焦虑,需给予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第七,对脱发的患者需告知患者不必过度担心,在停药后可逐渐改善,使其减轻心理负担,严重者可酌情调整剂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干扰素治疗依从性(0-100分,得分越高则依从性越高);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分析患者生存质量(用CLDQ量表评估,包括29个问题,6个方面,分为精力、疲劳、情感、系统症状、腹部症状和焦虑6个方面,每个问题1-7分,总分29-203分,得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计量资料施行t检验,计数资料开展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前后生存质量相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相近,P>0.05,对照组为86.13±2.25分,实验组为86.24±2.21分,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其中,1周后实验组生存质量153.24±10.13分于对照组123.21±5.21分,P<0.05。1个月后实验组生存质量163.13±10.24分于对照组128.21±5.22分,P<0.05。3个月实验组生存质量176.66±10.15分于对照组132.26±5.27分,P<0.05。6个月实验组生存质量186.62±10.24分于对照组137.26±5.21分,P<0.05。护理1年实验组生存质量192.22±12.11分于对照组146.21±5.33分,P<0.05。

2.2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干扰素治疗依从性相比较

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干扰素治疗依从性5.24±1.21d、96.34±3.21分优于对照组7.45±2.01d、82.20±3.51分,P<0.05。

3讨论

系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不仅关注患者生理状态的改善,更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的改善和实现,将其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可给予患者有效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通过认知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提高自身的遵医行为;通过病友联谊会的举办,可促使患者之间互相交流经验;通过健康手册发放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而上述护理措施的开展,加上对患者整体治疗情况的详细登记,可进一步追踪和随访患者的用药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坚持规范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3-4]。

本研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系统化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干扰素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燕飞,朱彩兰.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26-28+32.

[2]冯怡,吴珉.4C模式延续护理方案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家庭和社区康复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17,16(06):40-42+45.

[3]刘灵,沈洪.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2):18-20.

[4]李伟,张晓静.综合护理和管理对门诊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1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