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途径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途径调查

邵建宁卢亚莉张宁风(通讯作者)

邵建宁卢亚莉张宁风(通讯作者)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7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感染途径。方法:对我院2013年03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93例血流感染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统计其病原菌阳性分离率及各类病原菌构成比,并调查其主要感染途径。结果:本组93例患者共分离菌株79株(84.9%),阳性分离率为25.3%。各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的占比最高,为90.0%,其中肠科杆菌(50.0%)的构成比要明显地高于非发酵菌(11.1%),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途径分别为血管内导管感染(39.8%)、尿道感染(26.9%)、呼吸道感染(18.3%)、肠道感染(10.8%)及皮肤感染(4.3%)。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多为耐药性较高的菌种,血流感染的主要途径为血管内导管感染及尿道感染,临床用药过程中需结合感染途径合理用药。

【关键词】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感染途径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076-02

本文以我院2013年03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93例血流感染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并分析了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感染途径。现围绕重点研究过程作如下陈述性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3年03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93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入组标准:入院48h后经血液培养实验证实为获得性血流感染;入院时无血流感染且不存在潜伏期;临床上有体温过低或过高、寒颤、收缩压偏低等表现;全身中毒感染但未见明显感染病灶;存在迁徙病灶。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采血不配合者;未签署知情协议等。本组93例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为(44.76±7.23)岁。

1.2方法

使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实验,并运用ATB-expression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抗菌纸片为Oxoid纸片,将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质控菌株,依次实施病原菌检测和鉴定,使用扩散法对革兰阴性菌进行药敏实验,以及进行超光谱内酰胺酶筛查。使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表型确证实验[2]。双瓶血液检验结果中仅有1瓶为阳性,以及当细菌为丙酸杆菌和棒状杆菌等时,报阳时间超出24h,均定义为血液培养污染。通过病原学检验判断感染途径,同一时间内生化反应、药敏检验结果相一致时,存在的明显感染部位即可确定为感染途径。

1.3观察指标

统计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阳性分离率及各类病原菌构成比,并调查其主要感染途径。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上述基础性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包作统计和分析,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χ2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为存在显著差异及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本组患者的病原菌阳性分离率、各类病原菌构成比及主要感染途径,详情如下:本组93例患者共分离菌株79株(84.9%),剔除污染菌10株,阳性分离率为25.3%(20/79)。各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的占比最高,为90.0%(18/20),其中肠科杆菌占50.0%(9/18),非发酵菌占11.1%(2/18),肠科杆菌的构成比要明显地高于非发酵菌,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1,P<0.05)。各类病原菌构成比情况见表,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主要血流感染途径主要为血管内导管感染(39.8%,37/79)、尿道感染(26.9%,25/93)、呼吸道感染(18.3%,17/93)、肠道感染(10.8%,10/93)及皮肤感染(4.3%,4/93)。

表各类病原菌构成比情况[n(%)]

3.讨论

在医院各类感染中,血液感染位居第4位,仅次于手术部位感染。本次实验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血流感染各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的占比最高,为90.0%,与相关文献报道[3]的数据基本一致。同时,血流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杆菌群分布广、种类多,由于大部分患者病程较长,需长期用药,又存在着一定的年龄差异,上述因素均决定了此类病原菌的耐药率较高。在检出的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占比较高,该病原菌是血管内导管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而血液感染途径分析结果显示,血流感染途径主要为血管内导管感染(39.8%)、尿道感染(26.9%)、呼吸道感染(18.3%)、肠道感染(10.8%)及皮肤感染(4.3%),也充分证实了血流感染患者多存在相关性感染,提示在医疗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综上所述,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主要途径为血管内导管感染及尿道感染,医务工作人员要不断强化无菌操作意识,结合患者的感染途径不断调整临床干预策略,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邹昌兰,邹启富.ICU获得性血流感染及病原菌检出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24):98-100.

[2]熊燕,张虹,陈炎添等.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途径调查[J].检验医学,2014,33(10):1007-1012.

[3]文亚坤.老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临床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

通讯作者:张宁风,女,护理本科,职称:副主任护师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邮箱:jing005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