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球囊压迫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宫腔球囊压迫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

解安群马晓英

(金牛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球囊压迫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产后出血患者66例,分为研究组(33例,给予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治疗)与参照组(33例,实施宫腔内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而治疗后24小时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止血率84.85%明显高于参照组21.21%;而子宫动脉结扎率12.12%明显低于参照组54.55%。结论: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方法对孕产妇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

【关键词】宫腔球囊压迫;宫腔内纱布填塞;产后出血;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043-03

TheeffectofintrauterineballooncompressiononpostpartumhemorrhageXieAnqun,MaXiaoying

JinniuDistrictmaternalandchildhealthhospital,SichuanChengdu6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trauterineballooncompressiontreatmentonpostpartumhemorrhage.Methods66patientswithextractionofpostpartumhemorrhage,pidedintostudygroup(33cases,givenintrauterineballooncompressionhemostasistherapy)andcontrolgroup(33cases,theimplementationoftheuterinecavitygauzetamponadehemostasistreatment),comparedtwogroupsoftreatment.ResultsTheoperationtime,thetotaltreatmenttimeweresignificantlylessthanthecontrolgroup;and24hoursaftertreatmentofhemoglobinlevel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referencegroup;thestudy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referencegrouphemostaticratewas84.85%and21.21%;uterinearteryligationrateof12.12%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of54.55%.ConclusionTheintrauterineballooncompressionhemostasismethodforthetreatmentofpostpartumhemorrhageanditsefficacy.

【Keywords】Intrauterineballooncompression;Intrauterinegauzepacking;Postpartumhemorrhage;Treatment

产后出血,临床上指的是胎儿产出后24h以内孕产妇出血量在500ml以上则确认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孕产妇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有研究指出,产后出血发病率约为8.5%,是我国近年来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临床实践表明,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研究探讨宫腔球囊压迫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为治疗产后出血提供临床依据,研究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2月—2016年3月到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66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盲选原则均分为研究组(33例,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治疗)与参照组(33例,宫腔内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治疗)。研究组患者年龄22至37岁,平均(29.54±0.85)岁;病程1至15天,平均病程(8.45±2.21)天;出血量585至2350ml,平均出血量(1467.24±112.31)ml。参照组患者年龄23至38岁,平均(29.89±0.94)岁;病程1至16天,平均病程(8.79±3.12)天;出血量595至2400ml,平均出血量(1524.31±110.27)ml。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出血量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符合研究对比条件。

1.2方法

1.2.1参照组治疗方法

给予该组患者宫腔内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治疗,首先对患者子宫底部进行固定,采用无菌纱条对宫腔进行填塞,已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如果术中发现患者出血,术者可使用纱布填塞患者的宫底,填塞时需注意留出一定长度的纱条,方便后续对患者宫颈外切口的纱条置入,填塞完毕即可操作子宫缝合。

1.2.2研究组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可将球囊从阴道或者剖宫产术子宫切口送入,并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球囊注水量需根据患者出血情况及子宫收缩情况来决定,球囊注水量通常为350~500ml生理盐水。把球囊柄固定于患者大腿,球囊与引流袋通过引流管相连接。填塞完成后,密切关注患者宫底变化情况、引流量情况及是否出现不适症状,预先做好应对各种问题的准备工作。若患者出血量较大或者填塞时再次出血,可采取二次的注水加压方式对宫腔进行压迫止血治疗,此外,需注意的是球囊在宫腔内留置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1.3观察指标

(1)统计并对比两组操作时间(min)、总治疗时间(min)及患者治疗24小时后的血红蛋白水平(g/L)等临床指标;(2)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指标包括止血率、子宫动脉结扎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我科室的医护人员采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过程中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等采用(x-±s)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止血率、子宫动脉结扎率等采用(n,%)形式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情况

研究组操作时间(16.36±2.13)min,总治疗时间(19.56±2.01)min均明显少于参照组;而治疗后24小时血红蛋白水平(105.54±10.24)g/L显著高于参照组(85.62±8.97)g/L,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下表1。

表1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差异(x-±s)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因此,选取一种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对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改善其产后出血预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宫腔球囊压迫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止血治疗方法,其止血机制与宫腔内填纱基本一致。其止血机制主要为:宫腔球囊压迫对子宫体感受器产生刺激,刺激传导至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接收到刺激后,发出收缩子宫的“指令”,从而促进子宫收缩。传统纱布填塞灵活性欠缺,若填塞不紧,压力不够难以达到压迫止血的治疗目的,而如果填塞过紧会对宫体自身节律性收缩造成影响[3]。采用球囊压迫止血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球囊的可塑性较强,可通过增减注水量来调节球囊的压力,例如放水时若出现出血量多的情况,可操作二次注水进行加压止血,操作灵活且疗效佳。

给予研究组产后出血患者球囊压迫止血治疗,治疗时把球囊置入患者宫腔内,向球囊注入生理盐水使其压力增强,继而对子宫静脉窦进行压迫止血。本次研究过程中,研究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方法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操作时间(16.36±2.13)min,总治疗时间(19.56±2.01)min均明显少于参照组;而治疗后24小时血红蛋白水平(105.54±10.24)g/L显著高于参照组(85.62±8.97)g/L,这表明在临床相关指标方面,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方案的疗效要优于宫腔内纱布填塞压迫方式,可以缩短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加快血红蛋白水平的恢复。康玖玉[4]指出,腔球囊压迫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动脉出血、静脉出血脉及细血管渗血等症状,可有效控制患者出血症状。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止血率为84.85%(28/33),参照组出止率为21.21%(7/33),组间数据,研究组止血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与康玖玉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两组子宫动脉结扎率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子宫动脉结扎率为12.12%(4/3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54.55%(18/33),提示球囊通过注入生理盐水增加宫腔压迫面积,与子宫壁充分结合,可起到明显的动脉止血作用。同时球囊自身可塑性、弹性较强,且压力均匀,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子宫收缩的影响,从而控制动脉出血量,达到降低子宫动脉结扎率的作用。此外,球囊在宫腔内的滞留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所以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治疗本身所造成的感染率。

采取宫腔球囊压迫对产妇产后出血后症状进行止血处理,该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技术要求较低等特点,但具有操作时间少、止血快、减少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等优势。球囊结构与子宫形状基本吻合且压力较均匀,具有良好的压迫止血功能,避免了宫内出血的不良症状,因此可减少子宫感染事件的发生,是目前临床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一种实用、有效方法。同时,宫腔球囊压迫属于早期干预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有效降低产妇输血率以及手术治疗率,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子宫切除率,从而提升了孕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特别是在技术水平较差的情况下难以完成复杂的子宫动脉结扎术,采用球囊压迫便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操作球囊压迫止血所需设备十分简单,即便是较为偏远的地区也可以得到推广应用。加上偏远地区往往血源紧缺,采用球囊压迫还可以为下一步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5]。

综上所述,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方法对孕产妇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洪志琴.球囊压迫宫腔联合或不联合B-Lynch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05:1061-1062.

[2]王丽娜,郑剑兰,肖丽.Bakri球囊联合Zheng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16:2661-2663.

[3]施怡如,林婧,张丽君.宫腔球囊、纱条填塞以及B-Lynch缝合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04:435-440.

[4]康玖玉.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及优势评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07:114-115.

[5]陈艳平.宫腔内放置球囊压迫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作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0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