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探讨

/ 2

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探讨

陶明何丽唐俊丁文芳左娟

陶明何丽唐俊丁文芳左娟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56300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31-01

护理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临床实习是护理学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水平。随着社会进步,临床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传统的实习带教模式采用“传、帮、带”的方法,更注重护生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1],对护生是否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重视不够,致使护生进入临床后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在工作中运用整体的观念来观察病情,及时敏锐地发现问题、分析处理问题,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病人需求,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护理过程。因此,如何培养护生综合思维能力,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现就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出以下看法。

1.科室设专人负责教学管理,明确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临床实习是护生迈入正式工作岗位前的关键学习环节,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管理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临床护理工作本身很繁忙,护士常忙于完成各种临床工作而没有足够的精力更好地面对教学工作。同时,不同专科病人的基本病情、疾病缓急程度、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等都不一样,由此产生的专科特点也不一样。为了更好地体现专科疾病的特点,并且把基础护理融入专科护理当中,应该有专人负责科室教学统筹管理工作。由该负责人认真领会大纲中的教学要求,结合本科室疾病及病人的特点,制定适合本专科学生学习的合理教学计划,并负责对其他带教老师进行详细的培训、督导,将会使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可行,提高教学质量。

2.严格选拔与培养带教教师

带教老师是带领实习护士进入独立护理角色的启蒙老师,老师的言行举止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选择热爱护理事业,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具有高度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能力,善于沟通表达的人员担任带教老师。要求带教老师不仅在工作中给护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在生活上关心爱护护生,使护生感到信任、亲近,为日后学习打下基础。另外,医院及科室应鼓励带教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护理教育培训,多手段多渠道地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尽快提高学历及知识结构,改善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工作的需要。

3.在日常工作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带教老师常与护生共同经历许多临床场景,完成各项临床工作。传统教学模式中,带教老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领会各种护理措施落实、各项操作技能完成的过程,然后进行仿效,完成各项工作。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效果往往不好。如果在众多的临床场景中实施启发式教学,带教老师根据当时情景精心设计,引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被被动为主动,则会加深学习印象,改善学习效果。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2]。

3.1充分利用晨间交班的机会,把疾病表现、护理要点等向学生提问,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思考分析,然后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点评、补充。晨间交班人员集中,根据夜班老师对病情较为完整的汇报,使病人的整体情况较好地展现,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可以根据病情向同学提问某症状的护理要点。如高热时应提出什么护理问题?要如何观察病情?需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对照眼前的病人已经落实了哪些护理措施以及是否存在需补充完善的护理措施?在护理记录中应该注意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帮助同学把常见症状高热的相关护理内容全面梳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估当前情况、解决问题。

3.2在护理技能操作中采用启发式提问教学方法,能让同学养成边操作边思考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只满足于是否按时完成了某项操作。如带同学完成口腔护理操作时,问同学正常口腔的PH值是多少?疾病状态下口腔内环境会有哪些改变?使用哪些药物时要预防发生口腔真菌感染,为什么?如何预防长期卧床病人发生口腔溃疡?目前病人口腔情况如何?该如何护理?护理工作缺乏主动性,是护士没有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如果护士完成每件工作时都积极思考,则会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分析思考,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3.3在健康教育实践中采用启发式提问。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常常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实习同学因经验不足,不知道该向病人讲什么,甚至不知如何开口。老师可先采用示范教学法亲自让同学在病房观摩,回到治疗室后老师可以对健康教育内容向同学进行启发式提问。如:提问同学适合当前病人病情的饮食是什么并列举食物种类?影响目前病人排便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在病人疾病方面老师做哪几方面的知识介绍?交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交流技巧?如果你是病人感受如何?这样的提问学习法,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顺健康教育的思路,感受到健康教育时的交流技巧,从而改变学生难于开口、或开口后不知道说什么的畏难现象。同时,学生也因此变得自信。又如,当前环境下医患矛盾很突出,当病房出现矛盾时,护士长或教学组长可抓住这种宝贵的教育机会,提出疑问让同学分析矛盾的起因、矛盾当中医患双方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当前存在的问题?今后在工作中应该如何有效的预防这类问题的发生?通过以上设问的方式,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实习同学了解怎样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还可以帮助同学逐步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4.同时注意培养学习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形式[3]。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常常面对复杂的病情或其他情景,如果缺乏评判性思维能力,则很难对复杂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延误救治,影响病人康复。因此,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报道提示,接受评判性思维培训对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明显好于未培训护生。通过评判性思维培训,护生在工作中更易于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依据,更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思维能力,使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主动提高工作的计划性,更好地体现主观能动性。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5.带教老师组织学生定期对所学知识回顾总结

无论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技能的学习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类对所学知识的遗忘都具有一定规律。因此,带教老师应根据学生及知识点的特征,定期组织学习对所学知识回顾总结,同时前后联系,有机整合,使已经获得的知识牢固掌握。

综上所述,临床常常是复杂多变的场景,是实习同学宝贵的学习经历。良好的教学对保障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至关重要。通过严格选拔带教老师,实施专人管理教学,制定详细可行并具有专科特点的教学计划,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回顾学习法、评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可以促进护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改善对疾病相关知识、护理常规、基础护理、常用操作技能、健康教育能力,改善教学效果,为护生顺利进入临床独立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江平,王敏芝,谢小鸣,等.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骨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6):62-63.

[2]杨丽峰.探讨启发式教学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80.

[3]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