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腭管注射法治疗鼻后部出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翼腭管注射法治疗鼻后部出血

贾志强

贾志强

内蒙古大兴安岭农管局中心医院(内蒙古165456)

[中图分类号]R76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0066-01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由于鼻腔属细小腔洞结构,少量出血就影响操作,看不清出血点,操作起来带有盲目性。来诊的鼻出血都是急症,一般在无麻醉下或鼻腔表面麻醉下鼻腔填塞,患者往往因疼痛难忍配合不良而影响治疗效果,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经翼腭管注射法治疗鼻后部出血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

1临床资料

患者共87例,男54例,女33例,年龄30-79岁,均排除肿瘤所致鼻出血;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7例,鼻中隔出血13例,下鼻道后部出血58例,中鼻甲、中鼻道出血16例。

2操作方法

患者大张口,头后仰45°,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在患侧腭大孔标志前方刺入腭粘膜注入0.5ml麻药,然后调整注射器使之与患侧牙弓平行,保持与上颌牙颌面成45°角缓慢推进3.0-3.5cm,注意勿过度用力,以防止针头折断。回抽无血注射2%利多卡因3-4ml,根据年龄血压情况适量加入1‰肾上腺素。当患者感同侧上颌磨牙及上腭部麻木感时,嘱患者擤出鼻腔内凝血块,此时鼻腔一般出血已停止。如行鼻腔堵塞,可用浸在麻醉剂及收缩剂的棉片再行表面麻醉及收缩鼻腔粘膜10分钟,然后在无痛下清理鼻腔,检查出血部位,向出血部位施压,逐层填入油纱条或行前后鼻孔堵塞,然后给予预防感染,应用止血剂,血压高者降压等对症治疗。

3结果

16例翼腭管注射(简称注射)后未堵塞,其中3例24小时后再次出血,再注射后并行前鼻孔填塞;57例注射同时行前鼻孔填塞,其中6例24-48小时再出血,再次注射后行前鼻孔填塞;14例注射后同时行前后鼻孔填塞。鼻腔填塞者36-72小时后取出纱条。

4讨论

鼻后部出血往往出血量较大,患者常产生恐惧感,因较急往往不麻醉或鼻腔表面麻醉下行鼻腔填塞。填塞时患者疼痛难忍,不能很好地配合,再有视野不清下盲目操作,影响最终治疗效果。

鼻腔后部鼻咽静脉丛是最易出血区,其血液主要来自蝶腭动脉。鼻腔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第一支、第二支,翼腭窝及翼腭管是鼻部神经与血管的必经之路,翼腭管内神经与血管在分支到鼻腔内,该处容量最小,注入的麻醉药及付肾有压迫血管之功效,又有麻醉神经作用,所以该注射法是具有麻醉与止血的双重作用,这样患者在无痛下配合佳,不出血视野清晰,操作不盲目,防止了出血部位漏压或填塞压道不全。

该方法多用于口腔外科,鼻科应用少,从解剖上看,到翼腭窝该途径最短,最直接,操作也比较容易,偶见并发症。鼻出血除鼻腔止血外,还应配合全身给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