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蓝光箱蓝光照射中新生儿皮肤损伤率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蓝光箱蓝光照射中新生儿皮肤损伤率中的应用

钱忠静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邮编:215000

钱忠静(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1区,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蓝光箱蓝光照射中患儿皮肤损伤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病区开展以“降低蓝光箱蓝光照射中患儿皮肤损伤率”为主题的活动,按照品管圈PDCA管理循环逐步实施,对光疗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生的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新生儿蓝光箱蓝光治疗中的皮肤损伤率从13.17%下降至4.83%。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新生儿蓝光箱蓝光治疗中皮肤损伤率,提高护理质量,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品管圈;新生儿;蓝光箱;蓝光照射;皮肤损伤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1]。蓝光照射治疗对降低胆红素作用迅速,简单易行。然而蓝光箱是现在蓝光治疗的常用工具。但光疗过程中患儿易出现皮肤发红、破溃等皮肤损伤,因而针对此现象,我科自2016年9月起针对如何减少蓝光箱照射中患儿皮肤的损伤开展品管圈活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入蓝光箱光疗的新生儿为资料收集对象。

1.2方法

1.2.1品管圈组圈由8名科室护士组成,选出圈长一名,负责活动的筹划与组织,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设定圈名“CC圈”。

1.2.2主题选定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提出4个主题,根据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及上级政策这四个评价采用“5、3、1”的评分法汇总出分,选择分数高的,最后选定“降低蓝光箱照射中患儿的皮肤损伤率”为主题。

1.2.3现状把握利用查检表张贴在护士站,收集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30日入蓝光箱的患儿243例,发生皮肤不同程度损伤32例,发生率13.17%,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的统计结果见表1。根据结果绘制柏拉图,见图1。

表1蓝光箱照射中患儿皮肤的损伤查检表

1.2.4分析原因根据统计结果及80/20原则,明确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是:入蓝光箱时未妥善采取保护措施、蓝光箱边缘未进行保护及患儿烦躁为。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从护理人员、患儿、蓝光箱、其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查找蓝光箱蓝光照射中患儿皮肤损伤的原因,并绘制出鱼骨图,见图2。圈员对原因进行打分,选出未妥善采取保护措施、蓝光箱边缘硬为要因。

图2

1.2.5目标设定依照选题过程中圈能力的分数情况,本圈的小组能力为75%(总分5分,评价后的分数3.75分)。目标值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计算出蓝光箱蓝光照射中患儿的皮肤损伤率目标值由活动前的13.17%降至活动后的6.82%。

1.2.6对策拟定与实施针对导致患儿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拟定对策,组织圈员进行讨论分析。全体圈员就每一条评价项目依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进行对策选定,评价项目以5、3、1分评分,优5、可3、差1分,共8人参加评分,总分120分,经全员讨论,参考得分顺序,根据80/20原则,选择对策进行实施改善。

1.2.6.1对策一:提高护理人员保护患儿的意识改善前:①未对护士进行专科培训;②新入科的护士不知道蓝光照射的流程;③无专人关注蓝光箱内的患儿,未做到及时发现患儿的不舒适。改善的具体措施:①选拔带教老师,成立培训小组,专人专项负责;②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内容,确定考核方式和目标;③对带教老师进行季度考评;④制定标准操作流程,严格执行;⑤蓝光箱的病人由专人巡视。

1.2.6.2对策二:患儿头部放置圆枕患儿入蓝光箱后身上无衣被包裹,易烦躁不安。患儿头部固定位置并垫一软棉布[2],可增加患儿的舒适感,但患儿还是可以随意扭动头部,后经反复改善,在患儿头下放置圆枕,患儿头部不容易随意转动。圆枕由全体圈员集思广益自行动手设计,由手工较好的圈员制作而成,期间又设计了大小不同的圆枕,适合体重不同的新生儿使用。

1.2.6.3对策三:选择材料柔软的手套,袜套之前使用的市面上售卖的婴儿手套、袜子来包裹患儿的手脚,但是棉质的手套、袜子使用久了会出现起球、变硬的情况,并且沾上奶汁后也容易变硬,用完后还要清洗消毒,增加了工作量。经过反复的讨论,最后使用喂奶的一次性巾单包裹手脚,在手腕、脚踝处用3M胶带缠绕一圈固定,用后直接扔掉,既保护了手脚,也省去了清洗的工作。

1.2.6.4对策四:撕胶带时用水湿润新生儿其表皮角化层薄,易于脱皮,表皮与真皮之间的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基底膜细嫩而疏松,表皮屏障作用弱,当受外力不良刺激作用后易导致皮肤损伤[3]。光疗的眼罩3M低敏胶带粘贴在患儿的皮肤上的,但是在摘除眼罩后时常会出现患儿的眼角或耳廓皮肤的潮红,甚至破损。即使使用0°或180°的撕除胶带的方法还是避免不了皮肤的潮红,在撕除胶带时用湿润的棉球沾湿胶带后,可轻松的撕下胶带,并且不会出现皮肤的潮红破溃。

1.2.6.5对策五:蓝光箱边缘装上防撞条蓝光箱边缘硬患儿会踢伤腿部皮肤,在蓝光箱周边都装上防撞条,即使患儿一时烦躁踢到蓝光箱边缘也不易蹭破皮肤。

2结果

2.1有型成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利用查检表张贴在护士站,收集2017年1月1日至1月30日入蓝光箱照射患儿186例,发生皮肤不同程度损伤9例,发生率4.83%。达到目标值。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的统计结果见表2。根据结果绘制柏拉图,见图3。

表2

2.2无形成果在活动过程中品管圈赋予圈内护士真实的参与感,使其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提升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责任心以及团队的凝聚力。

3讨论

品管圈是指由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似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一个团体,自动、自发、自觉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4]。本次品管圈活动结果显示,蓝光箱照射中患儿皮肤损伤率由13.17%下降至4.83%。同时圈员从一开始的要我做到我要做,质量持续改进成为护理人员的自发行为。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降低蓝光箱照射中患儿的皮肤损伤率,同时护士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升了护理安全,质量。因此,品管圈活动是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郭永琴,李建立,王爱萍等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当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26(4):298-301

[2]曾秋月,梁腊梅,刘经飘等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2(26):2448-2449

[3]WhiteTrautRC,NelsonMN,SilverstriJM,etal.developmentalPattemsofPhysiologicalresponsetoamultisensoryinterventioninextremelyprematureandhigh-riskinfants[J].JObstet,GynecolNeonatalNurs,200433(2):266-275

[4]金汉珍,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