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痛风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李兰芬

永州市中医医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患者健康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2013年6-11月,对永州市冷水滩城区1732名40岁以上城区居民痛风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进行调查研究,具体包括、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该地区痛风的发病率为12.1%,患有痛风者在年龄、BMI、收入情况、吃海鲜频率、饮酒、家族痛风史方面与不患痛风者相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0.05),而在吸烟、婚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入水平较高、饮酒、吃海鲜频率、BMI、痛风患病史、高脂血都是痛风的危险因素。结论:饮食及生活方式与痛风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宣教工作,争取早期发现、早期防治。

关键词:痛风;健康行为;影响因素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急性关节炎、尿酸盐沉积等[1]。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痛风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向年轻化发展。为了探究痛风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痛风发病率的因素,本研究在2013年6-11月,对永州市冷水滩城区1732名40岁以上城区居民痛风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本地区痛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3年6-11月选取永州市冷水滩城区40岁以上城区居民,生活能够自理,无严重肢体残疾,在当地居住时间10年以上者。排除标准:①没有完成体检内容或不配合进行体检者;②有明显精神疾病或严重认知障碍者。最终剩余受试者共1317名(男性n=596,女性n=721),平均年龄为(40-63)岁。所有受试者都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采用面对面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人员都要通过严格统一培训。通过健康体检时,同时进行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情况、饮食习惯、个人病史及家族病史,具体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痛风史等。所有受试者都要接受一般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等,并进行血生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

1.3诊断标准

痛风诊断标准:参考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分类标准[2]:下列3条中符合1条即可1)关节液存在典型尿酸盐结晶;2)化学手段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尿酸盐结晶的痛风石;3)以下12条临床实验室和X线表现中有6条或者6条以上符合者:一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1d内炎症得到最大发展;单关节炎发作;观察到关节表面皮肤发红;第一跖趾关节的疼痛或肿胀;包括第一跖趾关节的单侧性发作;包括跗骨间关节的单侧性发作;可疑痛风石;高尿酸血症;X线显示单个关节不对称肿胀;X线显示皮质下无侵蚀性病变的囊肿;关节炎症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痛风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患有痛风者在年龄、BMI、收入情况、吃海鲜频率、饮酒、家族痛风史方面与不患痛风者相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0.05),而在吸烟、婚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05)。

3讨论

痛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代谢综合征紧密相关,随着生活水准提高,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饮酒者痛风发病率高,这可能是因为饮酒时常伴食含蛋白和嘌呤丰富的食物,长期饮酒可促使血乳酸增高,抑制肾小管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一般的酒精在肝脏内代谢时,常伴随嘌呤分解代谢增加,最终导致尿酸的增高。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长期食用海鲜是痛风发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是因为海鲜是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过多,就会导致尿酸生成过多,从而使的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过多的尿酸盐结晶会沉积于关节,诱发痛风急性发作[3]。

本研究还发现,收入水平高者痛风患病率升高,这可能与食用含嘌呤食物过多有关,有研究发现,富豪商贾的痛风发病率要高于普通民众和体力劳动者[4]。另外,有痛风家族史者,痛风发病率高,这提示痛风的发病率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原先的研究显示,痛风发病率存在家族聚集性特点,与单亲患有痛风者相比,双亲患有痛风者病情更重、发病年龄也更年轻化[5]。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同时也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痛风、脂质代谢紊乱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BMI是反应身体肥胖程度的良好的临床应用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BMI增加,痛风患病率也增加。另外,年龄也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原先的研究结果也提示:年龄与HUA患者的痛风发生密切相关,痛风的发病率随着尿酸水平和年龄的增加而增长。

目前,仍有很多病人没有弄清痛风发生的原因,痛风发生与饮食及生活方式存在密切关系,部分医务人员对痛风发生与饮食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关系亦未引起足够重视,只注重药物治疗,而未对患者进行详尽的健康宣教,致使患者健康知识缺乏,致使病人痛风反复发作。因此,针对高危人群(年龄较高、长期饮酒、有肥胖、痛风家族史、有不良饮食嗜好如富含高嘌呤食物的海鲜、动物内脏等)进行健康宣教,争取早发现、早治疗。首先,在饮食方面:①各种动物肉类及内脏(肝、肾、心、脑)、骨髓等含嘌呤量高,应尽量不吃;②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③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④节制烟酒,尤其不能酗酒。其次,妥善处理诱发因素,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大剂量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剂。再次,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另外肥胖者要积极减肥,减轻体重。还有研究发现中医中药在防治痛风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中医将痛风归结为“着痹”、“热痹”、“历节”等疾病范畴,中药在治疗和预防痛风发作有一定的研究和疗效[6]。

综上所述,饮食及生活方式与痛风的发病率密切相关,这应引起当地卫生工作者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应加强痛风健康宣教工作,普及与痛风相关知识,对已患痛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尿酸水平,以减少痛风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带来益处。

参考文献:

[1]FravelMA,ErtstME.Managementofgoutintheolderadult[J].AmJGeriatrPharmacother,2011,9(5):271-285.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57-860.

[3]苗志敏,赵世华,王颜刚,等.山东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5):421-425.

[4]沙海滨,贺圣文,戚翠媛,等.痛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2(18):147—149.

[5]陈颖,苗志敏,李长贵.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3(26):184-186.

[6]邱晓棠,张永杰.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4):3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