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肠结核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16例肠结核的护理

李春红

李春红(哈尔滨市胸科医院150056)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288-01

【摘要】目的通过对16例肠结核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肠结核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调查了肠结核病患者16例,分析结核病既往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肠结核主要表现为腹痛(11/16例)、腹泻(5/16例)、消瘦(5/16例)、右下腹包块(4/16例)等症状。7例肠结核伴有肺结核。6例经腹部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10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病灶,结合PPD皮试、结肠造影、腹部CT、病理学检查抗结核治疗后随访,肠镜复查病灶消失而诊断。结论肠结核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在鉴别诊断中不能忽视。结肠镜检查加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肠结核的较好方法,但较难获病理学确诊;结合PPD皮试、结肠造影、腹部CT、组织细菌学等,可以提高肠结核的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肠结核诊断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壁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临床上常见有腹痛及腹部压痛,排便异常,腹部肿块和全身中病症状。过去在我国比较常见,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及结核患病率的下降,本病已逐渐减少。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多见,患者多为青壮年,20~40岁占60%~70%,女性略多于男性。

一、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中位年龄32岁(10~52岁)。女性患者中有3例年龄≤35岁。病程1个月至3年。2例有颈部淋巴结核病史,否认肺结核病史。

二、护理

1.疼痛

(1)诊断依据与相关因素。病人主诉疼痛,病变局部有压痛,腹部可触及肿块,由肠痉挛或肠梗阻引起疼痛。

(2)预期目标。①疼痛减轻或消失。②能识别一些减轻疼痛的技术及加强应对方法。

(3)护理措施。①休息。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消耗,减轻腹痛。②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减少患者痛苦。③可专心倾听病人讲述疼痛情况,及告诉他你知道他确有疼痛。④分散注意力能增加的耐受性和减轻疼痛的强度。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诊断依据与相关因素。消瘦倦怠发热、营养不良性水肿、腹泻、与机体代谢量增高和机体摄取热量能力障碍有关。

(2)预期目标。①病人能识别导致营养状况下降的有关因素。②增加营养的摄取以适应新陈代谢的需要。

(3)护理措施。①使病人了解营养的重要性。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若腹泻明显应食少渣食物、牛奶必须煮沸后饮用。①对高营养不良患者应协助医生完成静脉高营养治疗。④有脂肪泻患者应少食脂肪类食物。⑤有肠梗阻病人应禁食,并从静脉补充必要的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⑥护士应每周测量病人的体重,以了解营养状况。

3.排便异常-肠泻、便秘交替

(1)诊断依据与相关因素。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糊样有腹痛,或排便次数较正常减少,粪便呈羊粪状,干硬,排便困难,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2)预期目标①病人自诉排便状况有改善。②能描述调整排便的方法,或能改变排便规律以应对症。

(3)护理措施。①对便秘病人注意食用粗纤维食物要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刺激肠道而引起腹泻或梗阻,摄入足够的液体量,协助病人处于半蹲状态,以达到最好地利用腹肌和力作用。②对腹泻病人应避免食用固体的,含有粗纤维的食物对乳制品和富含脂肪的食物应少食;尽量增加口服液理以避免脱水,解释腹泻可以并发脱水,教给病人或家属如何观察脱水的表现,由于腹泻的粪便常是酸性,并含有消化酶,可以引起肛门周围的表皮受损,所以要注意保持肛门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三)具体护理医嘱

(1)按肺结核护理,有活动性肺结核病灶,应告诉病人,避免将痰咽下,并将食具等用品消毒。

(2)尽量解除病人思想负担,使其安心休养,室内要有充足的阳光新鲜空气。

(3)饮食给予富有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并易消化的少渣食物,有腹泻时,少给脂肪食物,禁忌冷水冷食。

(4)腹痛腹部放置热水袋或作热敷,口服颠茄酊,注射阿托品,严重腹泻可用复方樟脑酊4mL,一天三次,腹胀时可用肛管排气。

(5)记录排便次数,注意粪便性质,按医嘱24h大便查结核菌,密切观察病情,如有肠梗阻和肠穿孔征象,及时报告医生,增殖性肠结构和阻塞时应外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绍敏,陈萍.呼吸疾病专科护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陈淑英.现代护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