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创作浅析

/ 2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创作浅析

江洪强曹海英

江洪强曹海英机械工业部第三设计研究院综合六所404100

摘要:提出“模块化”和工业建筑中的“人车分流系统”的设计理念,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大型工业项目中子项众多、人流及物流复杂的问题。同时针对电子厂房建筑的特点,提出了解决防水、防潮、防静电、防震、防开裂、防鼠,防虫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模块化防水(潮)防静电防震(开裂)防鼠(虫)

项目概况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8月,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基地,也是中西部地区首家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的微电子产业专业园区。园区位于重庆西部新城核心区域,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由“六园一区”组成,其产业发展方向为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信息产业、计算机产业、平板显示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及汽车电子产业等。园区总用地面积847075.46㎡,总建筑面积1334885.45㎡。

本文将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微电子厂房建筑设计中的特殊构造两个方面解析该园区的创作过程。

模块化

模块化设计:在对产品进行市场预测、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通用的功能模块;根据业主的要求,对这些模块进行选择和组合,就可以构成不同功能、或功能相同但性能不同、规格不同的产品。工业园区的模块化设计来源于产品生产的模块化,将厂房视为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再分析这些产品—电子厂房,它们需要同样的公用配套系统,即电力系统、水系统、空调冰水系统,动力系统。设计人员从这个共性出发,以公用配套系统为中心,将具有相同公用系统需求的企业在其两侧布置,就构成了模块化的最小单元。再将最小模块单元根据不同的业主或相同业主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区域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中级模块。设计师结合园区周边市政道路情况规划园区的整个交通体系——南北通道、周边环道以及4条东西向通道,整个工业园区就被划分为A、B、C、D、E五个功能区域,再将中级模块融入各个功能区就最终形成园区的模块化体系规划设计。

立体人车分流体系

微电子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个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共约有20万员工参加工作。按照三班工作制计算,在交接班时刻,整个园区有14~15万人在地面走动,那么园区的地面物流体系也将随之遭到冲击。如何解决人流与物流的冲突?设计人员提出了“立体人车分流体系”的理念。

立体人车分流体系也就是将常规的二维的平面分流的交通体系,提升到利用空间高度进行三维分流的交通体系。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以生产厂房为主,与之相配套的生活区在其西侧,隔南北通道相望。园区内的货车多是标准的集装箱车,车长12尺或18尺,车辆荷载较大,只适合在较为平整的地面上行驶,将人流引入到空中平台进行分流成为必然的选择。规划设计中采用了空中连廊将生产区的二层与生活区的二层公共食堂连通,把生活区的人流引导到生产区。而这个跨区连廊仅仅是形成整个立体交通体系的开端。生产区内的每栋建筑都考虑了单层或多层的公共走廊,公共走廊通过门禁系统和建筑内部的生产区域独立开来。各栋建筑的公共连廊相连使A区与B区、D区与E区形成了立体的水平交通体系,再加上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体系,形成了整个园区的三维的人流交通体系。重型货车行驶在地面,工作人员在空中行走,整个园区的立体人车分流体系就形成了。

蓝色图示——空中人行系统

通过“模块化”和“立体人车分流体系”概念的运用,整个园区的整体规划已经形成。再经过建筑群体和单体的形体设计之后,设计工作就进入了微电子厂房的技术设计阶段。

电子厂房的技术设计是由电子产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电子元件在生产及储存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防水(潮)、防静电、防震(开裂)、防鼠(虫)及其它。

防水(潮)

电子产品的防水(潮)是整个微电子行业所共识的最基本最基础的问题。针对电子产品的特点,设计采用全方位防水设计。地面防水(潮)设计采用两种设计手法:一种是建筑地面采用架空层隔绝地面潮湿的方法,架空层可作为其他技术夹层。另外一种是采用在地面垫层以下铺设防潮PE膜,组织地面潮气上升的方法。考虑到整体造价、施工工期、使用功能等多方面要求,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均采用铺设防潮层的做法来解决地面防潮的问题。

由于混凝土屋面防水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微电子厂房的屋面防水设计的难点主要是轻型彩钢板屋面的防水设计。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彩钢屋面防水设计打破原有彩钢板自防水的观念,利用柔性防水卷材的修补比较方便的技术优势,在钢板上敷设保温棉及新型柔性防水卷材的方法来解决防水问题。

防静电

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静电,这对电子产品是致命的危害,因此及时地将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静电接地尤为重要。静电的产生分为两类:人体摩擦形成和机器运行产生。人体在生产过程中与空气摩擦或与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采用导电电线与设备相连,设备再与地面相连,进而消除人体摩擦形成的静电。因此地坪的导电设计尤为关键。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厂房的地坪设计采用在环氧地坪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间距敷设导电铜箔和导电PVC地坪的方法将产生的静电接地。

防震(开裂)

电子企业的的大型设备较多,运行时震动较大,而电子产品的生产线又不能发生震动。建筑设计采用了防震缝的设计方法:将震动区与非震动区交界处的地坪完全分开。在处理地坪构造时,采用两片混凝土挡墙中间预留100宽的缝隙,再在缝隙中填充挤塑聚苯板和的模式来整体处理。同时为了保证楼面面层在叉车的摩擦下不开裂,设计抛弃原有的在结构板上浇筑50mm厚的混凝土的做法,直接采用钢筋混凝土原浆收光楼面,解决了混凝土面层与结构板粘结不牢的问题。

防鼠(虫)及其它

电子厂房内部的咨询机房、变配电所等房间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需注意防鼠(虫)、挡水门槛的设计。防鼠主要是在门口采用防鼠板;防虫主要是在可开启的窗口外侧挂钢丝网;挡水门槛主要是在门口设置固定或则移动的门槛来防止地面水流入。

结语

微电子园区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的理论与技术的挑战。只有抛弃固有的观念,接收新的理论知识,勇于开拓创新,才能在持续的设计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目前,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的A、B区已经建成并交付使用,D区即将进入到施工筹备阶段。作为一名设计人员,每次到现场看到自己的设计作品心里都十分欣慰!这已是对设计人员的最大褒奖。

设计单位: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综合六所

项目负责:陈颖异牟阳

建筑设计团队:江洪强鲁黎屈仁兵王科

高文超和媛高源

结构设计团队:钟和平胡艳飞李凯黄渤等

公用设计团队:朱阳春罗杰向灵均

总图规划设计:陈国越

设计时间:2009.9——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