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才的素质及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5

论人才的素质及培养

许颖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1731

摘要:人才素质是人才所具有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品质的综合。它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组成的综合系统,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有机结合、隐蔽性与外显性的有机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相互渗透的特点,受到先天素质、环境、社会活动影响,旨在通过优化先天素质条件、促进持续性教育和强化社会实践来促进人才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人才;素质;培养

一、人才素质的概念把握

“人才素质”是由“人才”和“素质”两个名词构成的一个复合型名词,因此要准确把握“人才素质”的概念,首先必须对“素质”一词进行较为全面的把握,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加准确认识“人才素质”的内涵,进而更加清楚地厘清“人才素质”与“素质”的关系及“人才素质”自身的特殊性。“素质”一词主要有以下内涵:一是事物本来的性质及其品质、质量等;二是指素养:提高军事素质;三是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四是指白色的质地。[1]在人才学中,素质主要指人以先天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素养。人才素质主要是指人才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环境的影响,自觉学习理论和参加实践锻炼所形成的具有较高品味的素养。从这组概念中,可以看出人才素质与人的素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二者均以先天素质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具有了一般人的素质并不等于就能成为人才,人才素质是在一般人素质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深化。

学界关于“人才素质”定义的专门研究较少,即使存在个中差异,也主要是起于对“人才”界定的差异。在罗洪铁老师主编的《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中把“人才素质”定义为“人才所具有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品质的综合,即在人的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可以发挥创造性作用并产生较大社会价值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内在品质。”[2]笔者认为,从这个定义中,可以解读出多重信息:第一,人才素质的主体条件——人,必须是突出于一般人的“人”,即“人才”;第二,人才素质遵循素质发展的一般性原则,即以先天素质作为发展基础,没有先天素质作为首要前提,后天素质就成了无源之水,人才素质也无从谈起;第三,人才素质是先天素质和后天主观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先天属性和后天属性的有机统一;第四,人才素质创造出来的社会价值比一般人素质创造出来的社会价值更高。

二、人才素质的主要特点

(一)先天性与后天性的有机结合。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按照组合方式主要有四种情况:第一,不良的先天遗传属性(主要指身体存在的缺陷)和良好的后天习得属性的组合,这类人往往会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具有比一般人更顽强的意志。先天素质的缺陷会成为他们后天努力的源源动力,在人才素质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中,良好的后天属性战胜了不良的先天遗传属性,居于支配地位,起主要作用,这类人成为人才的几率往往比较大,其人才素质也体现得较为明显。如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尽管先天性又聋又哑,但是她却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世界,充实自己,努力写作,成为身残志坚的典范之一。第二,不良的先天遗传属性和不良后天习得属性(无所作为)组合,这类人往往容易因为先天遗传的缺陷而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如自卑、自怨自艾等,在后天实践中容易因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或旁人的眼光而放大自己的缺陷,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易成为依赖社会或他人救济的无价值群体。第三,良好的先天遗传属性(包括健全的身体和正常的智力)和不良的后天习得属性(无所作为或者胡作非为)组合,一是空有健全的身体和大脑,却使之无用武之地,使先天的优势逐渐钝化消失,成为碌碌无为的一般人,如语文课本中《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以为凭借天资聪颖就可成才,然而结果则是浪费了先天优于常人的优势,最后沦为普通人。二是不但不可能成为人才,而且还有可能使其天生的优势转变为危害社会和他人的有力“帮凶”,如现代社会中有的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用黑客去窃取国家机密,未将先天的聪慧用于正途,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第四,良好的先天遗传属性和良好的后天习得属性的组合,这是人才素质形成的最佳组合,良好的先天遗传属性为后天素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本物质性前提,后天素质又最大程度利用了先天优势,使其得到充分的展现。纵观上述四种情况,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否具有良好的先天条件,决定人才素质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先天条件的优劣只是影响后天实践中形成人才素质的难易,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不管先天条件如何,人才素质终究是先天遗传条件和后天主观努力的有机体。

(二)隐蔽性与外显性的有机统一。人才素质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具有两种存在状态,即潜在状态和显在状态。当人才素质以潜在状态存在时,它往往不易被人发觉,如一对穿着打扮完全一样的双胞胎,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农民,当他们没有任何言行举止地站在一起时,人们很难从外在形式判断二者的素质高低。当人才素质以现在状态存在时,这时它往往通过外化所产生的劳动成果被他人所察觉,被社会所认可,并且社会和他人通过其产生的劳动成果大小作为评判人才素质高低的标准。通过人才素质的存在状态,我们可以认为两种状态的有机统一促成了人才素质阶段性的完整,人才素质始于实践,最终也将回归实践,在人才素质萌芽到成熟,再外化为一定的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可看做是人才素质由“隐”到“显”的过程,从精神力量转变为物质力量的过程。在人才素质的“显过程”中,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素质效益的标尺,反过来会促进人才素质的微变或者强化。

(三)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相互渗透。一方面,人才素质是单个人所拥有的内在品质,即时两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所处时代都基本相同,甚至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素质都相差无几,但是这仅仅是从定性角度来分析的。从定量角度分析,尽管两个人才的素质表现出大体上的相似,但是各个素质在人才素质系统中所占有的比重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说社会中各个单独的人才都有其独特的素质。另一方面,单个人才的素质中又包含着社会人才的某些共性,即处在同类社会综合影响下的人才总是具有这种影响所产生的相同属性,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发挥类似的社会作用。[3]纵观各类人才,他们身上总有某些共同的成功特质,如好学、善思、创新等,这些素质对于每一时代的社会而言都是极力倡导的优秀素质,但凡社会中的人才都或多或少具有这些人才素质。即使不能细化到哪些具体的素质,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人才一定具有某种良好的习惯、不同寻常的思维等。

三、人才素质的主要构成

人才素质是一个综合系统,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组成的复杂的结构体系。每一素质方面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它们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推动人才素质的产生和发展。

(一)生理素质

生理素质居于人才素质系统各要素之首,是因为它是人才成长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理素质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及体内各器官表现出的结构和机能,它由若干要素构成,主要包括:人体器官及其功能、人体组织结构、人体生理活动规律、人体健康与寿命等。[4]生理素质不仅包括先天素质,更多的成分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先天和后天素质的统一。[5]笔者认为,生理素质不能笼统地认为仅仅是先天素质,而是先天和后天统一性,这可以从自然性和社会性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与生俱来生命有机体器官以及基本生理机能,比如刚出生的婴儿绝大多数都具有人类个体基本生理结构,如眼、耳、鼻、手等,并且从出生开始就会哭、会呼吸,生命体的存在是一切生命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同样,人才素质产生的基础是先天遗传所获得的素质,失去先天素质的依托,人才素质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另一方面,人才素质之所以异于一般人素质,主要是后天实践的差异所导致。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存在各种社会关系,如婴儿的吃、穿、住等物质生活资料,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人需要这些物质资料为其提供生命能量以延续生命,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及成熟也需要这些物质资料作为坚实保障。因此,生理素质是以先天素质作为存在依据,通过后天的实践加以维持和发展,从而为人才素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可能。

(二)心理素质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先代遗传下来的或长期适应社会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质。它根植于人的心理基础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直接指导着人们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成为人们奋进的原动力,它包括:个性心理品质以及对自身健康状况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自信心、自我认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概念。[7]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心理素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生理素质缺陷给人成才所带来的阻碍。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个体成才具有引导、动力、调节、强化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个体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个体精神世界发展的方向不偏离正确轨道。行动受思想的支配,正确的思想导向才能实现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进而推动人才素质的形成。第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积极的自我鼓励、自我暗示作用,在个体成才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只要实现成才目标的动力充足,个体便会竭尽全力想出办法解决问题。不良的心理素质则阻碍着人的发展,甚至引向歧途,主要表现在:第一,影响个体生理素质的发展。常言道:“病由心生”,我国现代社会抑郁症频发导致一系列悲剧的发生就是最好的证明,由于心情郁结或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最后形成心理疾病,进一步危害身体健康,如食欲不振、头痛睡眠等,长此以往,身体每况愈下。第二,延缓个体成才的速度。在人成才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素质会给人注入负能量,容易使个体在成才实践中中断前进的步伐,如果对不良心理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个体就会长期陷入消极心理环境中一蹶不振。

(三)智能素质

智能素质是由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构成,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内容。知识素质主要是指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体现出的知识系统,体现出人才的认识水平和内容。知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8]笔者认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能够为社会、他人、个人带来理论或实践上的价值。因此,建立合理的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应该遵循以下要求:一是社会性。任何个体的知识建构首先是以社会发展现实作为成才的目标定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种人才的知识结构都表现出一定的普遍性,即适应社会要求,具有同时代性。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构建侧重有所差异,但是成才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本到底是来自社会。例如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人专门去研究如何钻木取火,因为这是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囿于时代局限才作出的探索性活动,现代社会人才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宇宙更高层次的广阔领域,其知识结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二是价值性。理论和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其本质是要去指导实践,创造出社会产品。知识的价值性或价值大小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一定的物化成果才能检验,因此当知识结构尚在理论状态的架构中时,我们很难精准地判断哪些知识是有价值的,哪些价值大哪些价值小,但是置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我们必须保证知识结构的核心基础和建构方向必须是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广大利益。因此,这里所说的价值性主要是整体意义上知识结构以及构成知识结构的内容的总体价值性。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实践力和创造力。[9]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是归根到底后天的主观努力是导致人能力差异的根本性原因。能力的本质是对知识的运用,是知识的实践形态,对于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来讲,能力比知识的作用更大。知识本身不能创造劳动成果,无论是物质成果还是精神成果,都必须通过个体的实践能力将知识的抽象态转变为物质态,在这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能力类型,如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通过知识与实践问题之间的矛盾解决,能力也随着逐步提升,进而深化人才智能素质。

(四)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状况,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倾向和特征。它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个性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品质。三者共同构成人才的“德”。从形成上来看,个性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品质是逐步上升的,后者都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通过实践锻炼形成发展起来的。从重要性来讲,三者的层次从低到高,政治思想素质是最高层次的德,居于核心地位。[10]个性心理品质主要是指个人的“知、情、意”等,还包括性格、气质、兴趣等,它处于人才素质“德”的开端,是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品质发展的基础。人才素质的形成始于实践,而这个实践首先又是认识活动的实践,即个体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各要素是交叉发挥作用的。如认识事物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个人兴趣,又或者是迫于外界要求,不同的动机促成个体完成实践的速度、效果会有所差异。如果是个人兴趣使然,那么个体对实践就会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这件事,即使在当中遇到困难,也会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反复的实践磨炼中为人才素质奠定了基础。道德素质是指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护的,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的心理意识、行为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1]道德素质并非是人才所特有,但是又是人才素质所必不可少的一般素质,如果说个性心理品质具有个体差异性,则道德素质具有社会大众普遍性,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俗话说,成才先成德,这里的德可以认为是其个人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评判,同违法乱纪之人相区别。政治思想素质,包括政治方向、政治观念、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觉悟等,政治思想素质居于人才素质“德”的最高层次,对人才的其他素质具有思想指南的导向作用,对个体成才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性作用,一旦政治观点、政治立场出现了错误,那么在此种政治观点指导下的行为实践也必然是背离社会主流政治观的,不仅不能如期达到成才目标,而且还会离成才目标越来越远。

四、人才素质的影响因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的时代,社会的巨大进步依赖于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推动,人才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得益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在实际的生活中,人才素质是一个多类型素质组成的综合体,因此影响人才素质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且复杂多变的。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先天素质、环境、社会活动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先天素质

先天素质主要通过影响人的内在素质来影响人的成长成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先天素质对人才身体素质的影响。身体素质是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和生理活动的集中表现,主要以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方式展现。有的身体素质完全由遗传决定,如血型。有的身体素质受遗传影响大,受环境影响小,如体型、肤色等,甚至包括一些遗传性疾病。先天素质较差的人,往往体弱多病,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较差,无法像先天素质较好的个体那样可以消耗更多的生物机能来投入学习和工作。其次,先天素质对人才智能素质的影响。尽管先天素质对人的智能素质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智能素质的挖掘却有重要的影响。因为智能素质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大脑这一中枢系统,而大脑的结构、细胞组成等在个体出生时就已经成型,这为后天智力的开发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先天智能素质正常,后天习得的开发作用越大,越容易促进人才素质的形成。再次,先天素质对人才思想素质的影响。在这里,思想素质的范畴比较宽泛,既包括一般层次的道德素质层面,又包括更高层次的政治素质。但是不管是哪一层次的思想素质,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是个体在先天生理素质和智能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发展起来的。先天素质只为后天思想素质的形成提供基础,间接发挥影响,但是不能全盘否定先天素质对人才素质作用。

(二)环境

个体从出生以来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侧重于人的先天内在素质,如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智能素质。自然环境中区域饮食习惯或地区资源优势会造成个体生理方面的一些差异,如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米饭,从总体上来看,北方人的个头比南方人更加高大健壮。北方和南方的气候、土地类型等铸就了北方人豪迈、热情的性格,南方多山多水,培养了南方人温婉、含蓄的性格。自然环境对个体智能素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供食物和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如生活在海洋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智力发展所需要的营养更加充足,则这些地区的人就比生活在高山荒漠中的人智力发育程度就更高。社会环境对人才素质的影响主要侧重于对先天素质的开发和延伸,社会宏观环境,即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决定了人才素质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整体上制约人才素质结构、层次和类型等,如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侧重就有所不同。社会微观环境,即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同辈群体环境等对人才素质的影响相比宏观环境则更加直接和具体。一般而言,微观环境对个体成才素质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有所减弱,相反,社会宏观环境对人才素质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加强。并且,微观环境对人才素质的影响是低层次的,主要是培养个体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较低层次的道德素质。

(三)社会活动

人才素质的形成须通过个体的主观行为才能实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接受教育和参加实践活动。教育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教育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关键因素,是个人智力获得相对无限发展的钥匙,人作为有一定寿命期限的生物有机体,任何个体都无法穷尽其生命前后的无限历史,只能置身当代洪流中,借助前人的智力成果,在新的社会实践中进行新的认识,为人才素质注入丰富的营养成分。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观点揭示了人的本质,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是因为对于一个具体人来说,他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各种社会实践。如“狼孩”尽管他具有人的生理结构特征,但是由于他没有进行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结成任何社会关系,因此不能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才作为社会群体中优于常人的一类群体,之所以他们具有比一般人更高层次的素质,不仅仅参加了实践活动,而且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会付出更多的劳动,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呈现出更高质量的实践成果。不同的实践行为和实践效果反过来塑造人,催生某种素质的形成。个体多次反复这种实践,其人才素质的特性就明显地凸显出来。

五、人才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优化先天素质条件

国家积极推进优生优育政策,加强理论教育工作。如加强优生优育知识在广大群众中的普及,尤其是加大对教育落后地区如边远山区以及贫困地区的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力度,禁止近亲结婚,从全社会人口素质方面着手,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基数条件。另外,国家要加大对卫生医疗设备的投入,建立健全孕产妇卫生保障体制,尽量控制环境因素对胎儿健康的危害。最后,良好的物质条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除了要继续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外,还要注意协调地区经济不平衡状况,适当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为这些地区的孩子提供良好的素质培养物质环境。

弱化负面的先天遗传性。个体先天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智能素质虽然具有客观性,但是可以通过母体加以改善。首先,在胎儿未出生前,其母亲在孕育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对出生以后的胎儿的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次,母亲在安胎过程中注意情绪上的管理,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情,忌大怒大悲,经常听听舒缓的音乐,看看文学作品等,这对胎儿的性格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再次,母亲在妊娠期间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全面,多吃鱼类、豆类、蛋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对于胎儿大脑形成和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遗传基因具有不可变性,但是可以通过先天的遗传环境的改善弱化负面的遗传作用。

(二)促进持续性教育

基础教育全覆盖。自从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我国教育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尤其是对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的孩子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是个体早期教育的最佳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人正是个体智力发展较为迅速,思维逐渐活跃的关键时期,不管是生理素质还是智能素质,都是开发最为容易、效果较为明显的阶段。一般来说,人才素质的基础在人出生以后的家庭教育中开始萌芽,但是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对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培养,例如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动手穿衣吃饭等,侧重礼仪和道德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教育始于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开始引导孩子进入知识形态的学习,比如学习数字、字母等,到中小学阶段,随着掌握的知识面不断拓宽、难度逐级递增、深度不断增加,人的大脑发育也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而不断被激发出潜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代教育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呼声不断高涨,高分低能型人才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强调个体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综合发展,这也是现代人才素质发展的最新目标定位,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换言之,就是知识的“博与专”,一方面人才要涉猎广泛,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多方面的能力,虽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对于各类新事物新领域要有大致的了解;另一方面,人才之所以称之为人才,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突出表现或者突出贡献的人,通常对这一领域具有专门研究,具有普通人所缺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如面对同一公共事件,普通人和新闻工作者的反应就会有所不同,普通人可能把它看做是一场闹剧,而新闻工作者则可以快速地捕捉到事件焦点,并将其整理为媒体信息向大众进行报道,二者之间的反应差异实则就是专业素养所致,专业素养所催生的专业敏锐度是看待问题视角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强化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时期的人才素质实践内容主要是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等的培养。人才素质培养目标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心促进个体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其实践方式主要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专业实践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当前的世情国情联系起来,从社会实践中去拓宽自己的理论视野,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从问题的解决中去检验知识的正误,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智能素质修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个体可以促进人才素质的形成,同时,实践也会反过来调节或者已经形成的人才素质。

在工作中的实践内容主要是对已有素质的巩固、转化和新素质的挖掘。如果说学校教育时期的人才素质更多的是在“学”,那么工作中的人才素质主要在于“用”,主要体现在使用性和创造性两方面:在使用性方面,人才素质作用要充分发挥出来,则必须在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上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人才素质物化为一定的素质成果,使得人才素质的应然使用性得以充分表现。在创造性方面,人才素质在应然价值发挥作用的同时,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要想得到顺利解决,则需要人才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会调动已有素质协助解决,促使原有素质的强化,同时也会在当中产生新的素质,增加人才素质的宽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罗洪铁,周琪主编.《人才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

[2]罗洪铁主编.《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倪宏娟.《人才素质基本内涵初探》[J].江苏高教,2000年第4期。

[5]谭兆鹏.《人才素质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J].教育评论,199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