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艺术处理思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3
/ 2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艺术处理思路探讨

余春幼

宁波市鄞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风景园林工程是城市精神面貌的重要组成,风景园林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文章主要对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风景园林植物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艺术处理

引言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的为城市建设和地方项目做出有效的指引与帮助,有较大的整体发展空间。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区域对风景园林建设工作并不重视,而且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没有依照相关理念进行,给城市规划工作以及园林建设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基于此背景下,坚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做深入研究与分析,探索出更适合发展的路径,能够为以后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1园林设计植物造景的重要性

通常我们说的植物造景指的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树木、草本植物做成的景观,结合植物本身的特点然后将它们进行精修和整理搭配,最后形成美丽的景色以供人们欣赏。植物造景的存在,对于生态园林来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整个生态园的建设,而且还能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一点是可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所以,在短时间内植物造景就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植物的种类,而且还提高了植物本身的地位,不再是建筑的附属品而是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风景。对植物造景来讲,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视觉效果。由于近年来对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视,所以植物造景应经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观赏之中而来,它本身还涵盖了生态的景观及其文化的意义。

2植物造景搭配的原则

2.1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基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从而使风景园林更加人性化,以此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2]。植物配置的功能性包含了其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前者是风景园林建设中最基本的要求。而社会功能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内容,植物配置达到生态功能才能更好的改善城市环境,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植物配置的社会功能主要是美化城市、净化空气、文化教育等等方面。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合理的设置,充分发挥出植物应有价值。

2.2观赏性原则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颜色的搭配是形成园林风格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的颜色也会有所变化,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并结合植物之间的互补作用来合理选择植物的色系搭配。总之,植物的色系搭配应该和季节的变化以及园林的风格相符合,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园林的美学价值,同时也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2.3生态性原则

这里所提到的生态性主要指的是植物于自然环境状态下所体现出来的生态适宜性。简而言之,植物于配置阶段遵循生态原则,能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植物与所处自然或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的生态共生关系。设计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类植物群落之间所存在的生态特征,以便于加以合理化配置,以防止出现物种间竞争的情况。此外,依据地方特色及环境的不同,就生态园林构建应进行针对性选配,并进行系统性分析。

2.4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的植物配置,可以让风景园林中不同类种的植物吸收到不同地段的光照、水分与土壤养分,为各种环境污染起到不同的防治和降低作用。环境污染包含了很多因素,而每一种植物所具备的降低污染效果也不相同。比如垂柳、刺槐可以有效净化二氧化硫;夹竹桃可以净化汞;树冠较为浓密的一些树木可以有效阻碍烟尘;松科、杉科类可以降低噪音污染等等。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选择的多样性,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前的生活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并且多样性的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层次结构起到有利帮助。

3植物造景中经常使用的方式方法

3.1对于美学提出的要求进行满足

对于植物本身来讲,不论是植物与植物还是与建筑或是山水之间首先要保证关系的统一。其次就是它们之间的各种配置,我们在对植物与植物之间进行配置的时候也是讲究很多学问的,例如,单独的树木要注重颜色和呈现的形式,大多种植在视线比较开阔的地方,或是山顶或是山边,使其成为所在空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再或者说,树丛的排列规律,首先要展现出树丛中群体中展现出来的群体的美,而且还要注意个体的搭配方式,从侧面展现出个体的美。再或者是我们常见的花坛,花坛当中一般是众多花花草草的汇集,一般都以颜色鲜艳为主体,展现出工艺的特点。

3.2注重多层次的搭配

根据植物色彩以及形状,实现植物搭配的层次性和趣味性,发挥出错落有致的感觉缓解视觉疲劳,并逐渐实现独特景观形状的构建,建立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植物的形态艺术方面,要求色彩与形态的相互映衬。利用美学和形体技术,把植物形态与景观有效结合。比如半球形状的黄杨,匍匐形状的床春藤等等,需要结合园林景观区域设计的目标给植物进行适当的修建,形成优美的艺术造型,保证植物能够按照设计的目标生长,让形态美融入到自然美当中去,进而提升植物配置效果。植物配置与规划的趣味性方面,首先要考虑到植物配置能够引发人们的自然趣味,一些平淡无奇的山石花木,在景观合理的社会与搭配之后取得的效果,也决定了整个园林建设的效果。在植物配置与规划过程中,要突出植物景观的造型和特性,以及空间色彩方面的艺术性,并在其中加入有地域特色的植物。

3.3动势与均衡

园林植物中某些植物形态相对规整,但也同样存在着形态不规律的物种。在设计过程中可按照植物色彩、形貌、线条、质感、体量构图等因素的不同加以相应的协调和恰当的应用,从而使其有规律的变化,产生韵律均衡感,使园区的景观更加生动活泼,最终实现步移景异的视觉冲击力,增加游人观景的趣味性、探奇性。

3.4花木有机结合

在进行风景园林植物配置时,应该合理搭配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不能一味追求花团锦簇,也不能只有绿叶,这样都容易造成游客审美疲劳。要实现这两者之间的科学搭配,要充分考虑两者的特性,颜色鲜艳的花就应该搭配深绿色的叶子,使其对比强烈,有着很好的互相衬托的作用,还可以给人一种鲜明的层次变化。另外,选择一些四季常青的植物,可以使风景园林在每个季节都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增强园林的观赏性。

4对于植物造景的建议及相关对策

首先要对植物造景进行大范围的拓展,加强绿化的数量,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引进各种生态、心理方面的景观学,对于国外的好的景观学进行学习并进行借鉴,然后将绿化的数量与绿化地区的地形相结合,进行实地考核,让人们提高对于绿化数量的重视。其次对于城市中所具有的植物进行研究,研究群落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向人们证明植物与自然地区别,然后加强对于外来种植的防御和各项免疫工作,坚决避免外来之物给当地植物带来危机,当出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解决,并提高对当地植物的保护,加强对外来之物的防御。最后要对植物来源进行研究,也就是要对于花卉基地进行健全,避免出现种类单一的错误种植,结合合适的地区种植合适的树木为基本原则,对植物造景计划进行充分的体现。

结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居住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景观园林设计时,应结合人们多元化的需求,用长远的眼光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出园林植物应有的价值,从根本上推动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祝萌雪,赵明晶.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程序[J].江西农业,2019(4):61.

[2]李丹.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分析[J].现代园艺,2018(22):74.

[3]李发生.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2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