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3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初探

黎运顾浩张远强

黎运顾浩张远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50500

摘要: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知识与信息的竞争,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因而教育系统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尤其是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高等教育。我国自2010年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继续加快,但是经费问题仍旧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简要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基础上,讨论了多元化经费来源体系中凸显的众多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改善以及高校如何进一步“广开财源”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

一、前言

国内舆论界普遍是这样认为的,从新中国成立起至1979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的经费来源是单一的,基本全部依靠财政的支持,这是高等教育的免费阶段;1989年是一个转折点,当年发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宣告了我国免费高等教育阶段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以财政支持为主,公费学生收费低、自费学生收费高的双轨收费制;1997年则是另外一个转折点,是年正式施行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取消双轨制的公费生与自费生区别,初步建立起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基础便初步打好了。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集多元化渠道分析

我认为目前国内高校经费筹集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政经费。它仍然是目前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最主要的渠道。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总体经费约为7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财政性经费接近4100亿,这一数字相当于斯里兰卡2013年全国的GDP总量。另一方面,其比重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的接近100%,到1995年仍占到70%的比重,再到2011年的58.5%,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不断拓宽和成熟,这一下降趋势还会延续下去。

2.学杂费。李祖超、郭海等人都认为高等教育是属于准公共产品范围的,它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人们接受高等教育除了使社会受益外,其个人也会得到相当程度的好处。另一方面,从1999年起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扩招至今,大学内的学生人数总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到2012年底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了2500万人,教育经费的压力空前加重,国家基于成本分担理论而采纳了受教育者理应承担起一部分费用的政策。据不完全估计,我国2011年高校学杂费收入约为1863亿,占总经费比重达到了26.6%。

3.捐资集资经费。所谓教育捐资是指个人、集体企事业单位对各级各类教育或学校予以资金或实物的捐赠与赠予;教育集资则是指为发展教育事业而筹集的资金,集资者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捐资集资经费仅为44亿元,吴惠、刘志新等学者认为这部分经费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十分有限。尽管这部分经费的总量是在逐年上升,但是就其所占比重来说却是在不断地下降,比如99年比重为2.14%,此后一路下降至11年的不足1%,它在高等教育经费体系里逐渐边缘化了。

4.银行贷款。1999年以来,为了适应扩招政策带来的办学压力,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高校普遍开始向银行贷款。2006年的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显示,该年仅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就达到了1500~2000亿元,至2008年数额又增加了1000亿。据不完全统计,公办学校负债率普遍处于30%-80%不等。储朝晖先生指出,高校向银行贷款的确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办学资金,缓解经费不足的局面,但是借贷手段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为高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隐患。

5.其他教育经费。这类经费是指除上述各项经费外的其他款项,比如学生缴纳的住宿费和借读费等,其数额自03年的322亿骤降至06年的203亿,此后又呈现上升趋势,到2011年涨至385亿,总体来说所占比重在10%-20%之间浮动。

三、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集困境

1.财政依存度过高。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中的财政性经费仍占到接近60%的比重,这就意味着高校失去了属于自身的决策权与管理权,因为财权仍为行政所握,人事权亦会被政府把持,从而沦为政府的政策执行机构。按照政府的办学思维,效率从何谈起?特色从何说起?高等教育领域中企业、社会与个人力量的缺失,是民主的缺失,也是最有效率的群体之缺失。美国2004年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为1354.86亿美元,但是在总经费中的比重仅为22%左右,也就是说其他办学力量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我想这大概也是世界排名前十的高校当中有超过半数属于美国的原因之一吧。

2.比重失衡。总得看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路子已经很宽了,不论是学杂费的收取、社会捐资以及贷款等方式都在逐渐成熟,但是,当我们对这些多元化手段加以分析的时候,却发现它们彼此之间是失衡的。其中财政拨款和学杂费加起来已经占据了85%以上的比例,存在严重的偏向行为。与之相比,美国在2000年时财政经费所占比重为30%左右,学杂费仅为16%,捐赠达到了5.5%,服务收入则有21.6%的比例,其余为其他收入,彼此之间的搭配是较为均衡的。

3.学费上涨过快,资助制度却仍不完善。在经费来源结构失衡问题上再深究一步,则可以发现我国高校经费收入除了大部分依靠财政经费之外,还存在着严重依赖学杂费收入的现象。储朝晖先生认为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造成公民教育成本的上升,加重他们的家庭负担,近年来日渐上涨的学费现状就是最有力的证据。2014年全国各地区陆续公布了公办高校的学费标准,部分省市涨幅之大,令人咂舌。以江苏省为例,大学本科八大专业系统中的六大专业学费涨幅在11%至47%之间,其中医学类专业涨幅为47%,是涨幅最大的专业,本科学费从往年的4600元上调到6800元。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学生资助方面的政策远远不能让人满意,学生们普遍反映奖助政策不仅种类较为单一,而且申请条件苛刻、办理手续麻烦复杂,导致覆盖面一直不广。这种政策现状在帮助学生解决上学成本方面的问题上是越来越滞后的。

4.社会捐资集资经费过少。正如上面的数据反映的,这部分的经费所占比重常年处于1%以下,其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可谓是微乎其微。这就折射出了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公民个人以及企业单位对于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观念薄弱。正是由于社会力量的长期缺位,高等教育不得不重点依赖于国家财政以及学杂费的收取,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可谓是举步维艰。反观美国,早在1994年仅私人对高等教育的捐赠资助就达到了123.5亿美元,约合750亿人民币,是我国2011年此项数据的17倍,而这只是美国20年前的数字,我国与之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语。

5.贷款过多,负债率高。高校过多地向银行贷款,欠下了巨额债款,留下了长久的负担,从而背负着越来越大的金融风险。有些学校由于贷款额度过高,当还贷期限来临的时候,它们面临“有力还息,无力还本”的状况。

四、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改革的对策建议

1.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第一,发行高等教育专项债券。这是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支持学校基础建设的有力举措,但是由于我国债券市场的欠发达以及高校独立法人资格的不明确,导致高校以自身名义直接在市场上发行债券的打算一直未能推广开来。第二,完善高等教育基金会。美国的高校基金会制度就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参考,在高校内建立专门的募捐机构,使得募捐行为职能化和常规化。目前美国大大小小的基金会超过了3万个,其中有大家熟悉的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和卡耐基基金会等,它们每年都向高校提供不菲的资助金额,比如1996年全美的各大基金会合计向高校捐赠的资金就达到了129亿美元。第三,扩招海外留学生。2011年美国招收国际留学生的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72万人,这些学生当年人均为美国贡献了3万美元的学杂费和1万美元的生活费用,为美国高校和经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2010年留学于我国的学生人数也突破了30万,但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扩招潜力,这理应成为高校进一步获取经费的重要途径。

2.制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完善学生奖助制度。学费标准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更要照顾到不同收入阶层人群的承受能力。如果学生因为高门槛的学费而不得不对大学望而却步的话,这便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倒退。除了制定适当的学费标准之外,我们还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学生奖助制度,确保学生们能够公平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3.改进捐资集资体制。我国高校的社会捐资集资经费一直处于经费来源的末位,与之相反,它却是美国高校经费的重要稳定来源,捐赠收入已经成为与政府收入、学费并驾齐驱的重要途径。究其原因即是美国制定了完备的捐资集资制度。就捐赠方式而言,大致可以分为现金捐赠、增值证券捐赠、不动产所有权捐赠、有形资产捐赠、延展捐赠、寿险捐赠和信托捐赠七种。在这其中有许多方面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捐资集资制度仍未接触到的,具备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另一方面,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对高校进行捐赠,美国各级政府制定了与捐赠相关的免税优惠政策,使得捐赠成为企业名利双收的途径,这样它们捐赠的积极性便会得到极大的激发。

4.控制银行贷款规模。投资教育事业就是在投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一历史潮流是不容逆转的,因此继续增大对于教育领域的资助势在必行。这也就决定了在银行信贷方面,即使高校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局面,这一举措也还是会继续实施下去,但关键是一定要适当限制高校无限膨胀的贷款举动,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和制度措施,避免高校陷入金融风险的圈子。

五、结论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经费来源途径如财政经费、学杂费、社会集资捐资经费、社会团体与公民办学经费、社会服务收入、银行贷款以及其他经费的情况,讨论了这一多元化经费来源体系中凸显的众多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改善以及高校如何进一步“广开财路”提出了一些看法,在此基础上大胆展望我国高校经费来源的新前景,应该是继续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为前提,努力修补好经费体系里的漏洞与不足,同时重视拓展高校经费来源的新渠道。这样,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困局就一定能够早日取得突破,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更上一层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海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构成变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第5期,47页。

[2]吴惠刘志新《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现状及国际比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67页。

[3]储朝晖范如永黄长喜高等教育经费分担的现状、分析及应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第1期,85页。

[4]黄艾等《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变化分析及其启示》.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25页。

[5]刘向东等《欧美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来源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101页。

[6]张安富黄艾美国多元化经费投资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第7-8期,59页。

[7]宗占国《美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的启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03-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