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的护理王婷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王婷婷

王婷婷

解放军第208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及时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取得较满意疗效,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紧张程度,出现1例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护理满意度达90%(54/6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护理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由于心排血量急剧下降,造成组织低灌注的临床综合征,也可称为泵衰竭。近15%由于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住院的病人会出现心源性休克这种严重并发症。病人左心室梗死面积达到或超过40%时常出现心源性休克,病死率可能高达85%[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6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51.3±2.2)岁。

2护理措施

2.1建立静脉通路

2.2.1在ICU,建立静脉通路输入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穿刺时使用大号穿刺针(14~l8G),以方便必要时的输血操作。

2.2.2在为腹部创伤导致体克的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时,一定不要选择下肢血管,避免液体通过破裂的血管渗漏到腹腔。

2.2密切监测并纪录

2.2.1每1~5min监测并纪录一次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外周动脉搏动情况,直到病人病情平稳[2]。每15min记录1次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持续监测心律。

2.2.2若病人的收缩压低于80mmHg时,往往会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脏缺血、心律失常,继而使心排血量降低。因此当发现病人的收缩压低于80mmHg时,应增加吸入氧流量并立即通知医师。

2.2.3当病人血压持续下降伴有脉搏细弱时,往往提示由于血容量下降导致的心排血量不足。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加快输液速度。

2.2.4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密切监测PAP、PAWP和心排血量。PAWP过高提示有心力衰竭、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排血量和心排血指数降低,发生这些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医师[3]。

2.2.5必要时为病人插入并留置导尿管,每小时监测尿量。如果成人尿量低于30ml/h时,应加快输液速度,同时密切观察液体负荷过重的征象,若病人尿量仍无改善时应立即通知医师。

2.2.6静脉给予渗透性利尿药如甘露醇,以增加肾血流灌注和尿量。可根据监测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和PAWP确定补液量。为精确测量CVP,应选择右心房水平测量,并保证每次选择胸部同一个参照点。

2.2.7采集动脉血标本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经面罩或气管插管给氧以保证组织的氧气供应。根据血气指标调整氧流量。许多病人需要给予100%浓度的氧气吸入,有些病人需要给予5~15cmH2O的呼气末正压或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4]。

2.2.8监测血象和电解质水平。

2.2.9如果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应逐渐减少球囊充气的频率以帮助病人脱离IABP。脱机过程中,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及有无胸痛,有无心脏缺血和休克复发的症状和体征。

2.3治疗中护理

2.3.1治疗过程中,应评估病人皮肤的颜色和温度并及时发现变化。如病人皮肤潮凉往往说明存在持续的外周血管收缩,提示体克会逐渐加重。

2.3.2当应用IABP治疗时,移动病人应尽量减小幅度。避免下肢过度弯曲造成导管移位或断裂。当气囊扩张时病人绝列不能采取坐位(即使拍X线片时也不允许),否则球囊会造成主动脉撕裂而致病人立刻死亡。评估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和皮肤的颜色温度,以确保下肢供血充足。经常观察伤口处敷料以发现有无出血并按常规更换敷料,还要观察穿刺处无血肿或感染征象,引流管需定时做细菌培养[5]。

2.4心理护理

2.4.1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应合理安排操作时间,以保证病人有较好的休息并尽量保护病人的隐私。在尽可能情况下允许病人家属探视并安抚病人。

2.4.2鼓励家属表达他们的愤怒、焦虑和恐惧。

3结果

6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经及时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取得较满意疗效,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紧张程度,出现1例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护理满意度达90%(54/60)。

4讨论

出现心源性休克时,左心室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机体会代偿性地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水钠潴留,并选择性地收缩内脏血管。但是这些代偿措施会增加心脏负荷和氧耗,使心脏泵血能力降低,特别是那些伴有心肌缺血的病人[6]。大量血液回流又会导致肺水肿。最后,当代偿机制不能维持有效灌注时,会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和多脏器衰竭。

由于任何病因造成严重的左心室功能下降和心排血量下降时,均可导致心源性休克,如MI(最为常见),心肌缺血,乳头肌功能障碍和终晚期心肌病等。

其他病因包括心肌炎,心脏骤停后或长时间心脏手术后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室机械功能异常,如急性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急性室间隔穿孔或室壁瘤等。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出现的相关并发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玲.重度心衰合并心源性休克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

[2]信晓燕,李小霞.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护理分析[J].饮食保健,2016,3(23).

[3]李玲.重度心衰合并心源性休克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

[4]曹冬梅.心源性休克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9):136.

[5]孙俭萍,米芳,李敏.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

[5]王春艳,王勇,李秀妍.心源性休克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4):223-224.

[6]李新秀.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的护理[J].饮食保健,2016,3(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