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策略探讨

刘传海王银

湖北省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443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信息化革命的冲击,各中职学校纷纷开始探索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之路,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要想建设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并让其发挥该有的功效,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忌重建设轻使用、重建设轻维护。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策略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技术革命,教育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信息化革命的冲击,为了应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占据信息技术革命的制高点,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并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本着担负着培养技术人才的社会职责,为了应对信息化,中职学校应积极探索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之路。我校是国家级示范校,在学校建设方面非常注重信息化的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根据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些经验,探讨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策略。

一、中职学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战略目标与现实意义

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信息化要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各省级政府要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作为衡量本地区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督促检查,实施年度考核。各级政府要统筹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尽快形成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支持、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并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2012年9月5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中提出“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刘延东同志在这次讲话中提出了著名的“双重革命”和“三个转变”,即:“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国家对教育信息化不仅从政策上做出了具体的指导,更是投入了大量资金从根本上直接促进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

作为中职学校,肩负着培养技术人才的使命,要为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承担历史责任。不仅仅要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而且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益,培养出懂得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人才。中职学校必须面对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机遇,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建设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符的数字化资源,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职业教育应有的历史贡献。

二、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分析

1.建设成果:我校经过多年建设,已建成了有一定规模的中心机房,双路光纤分别连接电信公网和教育网,打通了校园网出口;每个教室和实训车间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学资源,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学校开发了门户网站、示范校专题网站,建起了数字化校园平台、会计电算化实训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开发了计算机仿真训练平台,电子、电工仿真实训平台、数控仿真实训平台、教学改革平台、安全培训在线学习平台。能满足网上学习、辅导、学生自主训练;通过自主开发、网上整合、外部采购、共建共享等方式有效开发了涵盖比较完整的动态资源库。其中包括:资源管理平台、学科资源库、专题资源库、公用素材库、学生作品库、视频点播库、精品课件库、交互性学习软件库、专题网站等。开发网络课程32门,数字化课程91门,拥有3.75T资源总量。资源库内容覆盖学校开设课程的80%以上,基本满足学校教学需要。2018年被评为宜昌市中职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

2.使用情况分析:我校信息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成果,教师在教学中可随时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经过多轮次培训,从制度和机制上加以保障,以教研组为单位对主要课程完成数字资源构建,教师在平时将自己的教学资源整理转化为数字资源上传到资源库,通过网络等方式进一步丰富完善资源库。几年过后,现在教师教学离不开这些信息化资源。

三、中职学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策略

1.科学规划统一标准:一般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在建设之初应该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数字校园网规划设计方案。在制定校园网规划设计时,存在两种观念:一种是高大上的超前观念,在制定规划时希望使用最新技术、最新设备,如果以这种思维来主导建设,因为早期硬件资源投入过多,后期数字化教学资源及设备和软件所需的资金就无法保障,也就无法发挥前期硬件资源的效益。另一种观念就是想一步登天。什么都考虑得比较周全,在设备和技术采购时不得已会选择即将过时或淘汰的。但2-3年后,设备和技术的淘汰必然造成巨大浪费。在制定校园网规划时,应请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规划,制定统一标准。标准非常重要,要体现科学性、时效性和实用性。有了科学统一的标准,在技术采购时可让供方按标准进行修改,而且还可为以后的资源扩充提供有利条件。在进行资源库建设培训时也会因统一的标准而降低成本提高功效,后期在资源平台上构建丰富自有教学资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设策略:数字化校园网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分步建设。校园局域网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数字化资源必须依托校园网络这一基础,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数字化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因此不能舍本逐末。在建设过程中,根据资金和上级部门规划,确定分步实施方案,先建骨架,再分步丰满枝叶,设备和技术至少5年不会淘汰。把校园局域网基本建成,能稳定运行后,着手构建数字化资源平台。校园局域网一般分步实施,先教学后其他。数字化资源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资源平台最好一次基本完成,后期只是资源和容量扩充。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先制定统一的标准,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策略,逐步丰富资源库。

3.资金来源与资源维护:中职学校数字化资源建设资金一般由政府主导学校补充的模式,资金投入较大的一般是前期校园局域网的建设和资源平台的建设,这两项要合理分配。许多学校往往重建设轻维护,这样的结果要么花费巨资建设的数字校园网可能三天两头出现问题,要么可能只使用校园网的基本功能,而数字化资源教学只剩一个空架子。数字校园网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维护才能正常运行,同样数字化资源平台和资源库也需要维护,只有经常维护才能保障设备和资源库的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功效。

四、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与标准:如前所述在制定规划时要经专业人员进行论证,既不能高大上也要避免低而全,还要与上级统筹规划方案相协调,总之要先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资源库平台与资源库要有统一的标准,不能边打边看,今天这个看来很好就用这个平台,一段时间后又采购其他平台,不同平台之间进行整合是非常困难的,也会造成整个资源库的混乱,增加许多看不到的成本,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

2.建设与使用:数字资源库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许多学校将资源库建设当作面子工程,只重建设而忽视使用。资源平台建成后需要进行培训,让教师学会使用平台,才能发挥资源的作用。数字资源库则更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不断充实资源库,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低不同,还有其他一些原因,部分教师不愿使用,不愿把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想法变成数字资源,从面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这是目前教育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所面临的最大障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迎来教育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宋姗姗浅析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J].数码世界,2016年,02期。

[2]周春晖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13期。

[3]刘建新李岩孙琳琳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08期。

本文系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职业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编号:ZJZB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