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服务

刘琴石振华张圆

云南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为提高出院准备度服务质量寻找改进方向。方法:选取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满意度服务方式,实验组则采取新制定的服务方案,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走访,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对其出院准备度、医院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分,以供分析。结果:实验组出院准备度、医院服务满意度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服务满意度提高,回家后照顾能力提高,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新服务方案有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优质服务

恶性肿瘤是如今医学临床上致死率较高的病症,前期一般不易被发现,一旦身体出现异常,检查结果多是晚期。由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多是依靠手术,对患者身体损伤偏大,在长期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出现了治疗周期长、经济消耗大等问题,在一系列问题中,较难解决的就是出院问题,若是住院期间未能做好相关准备,患者出院后极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为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康复水平,为患者制定较优的服务计划势在必行[1]。本次研究根据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作出分析探讨,希望为出院准备度的提高提供参照。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基本认知清晰,无智力方面缺陷,均同意参加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8.67±19.35)岁。按照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26-70岁,平均年龄为(50.23±18.32)岁;实验组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为(45.91±21.43)岁。两组患者基本临床信息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故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仅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康复训练、心理访谈等非侵入性操作,在充分尊重患者的前提下进行。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包括心理疏导、知识宣传、康复训练等内容。

实验组则实行新护理服务方案,内容包括:

①营养宣教: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注意饮食禁忌食物。术后可以少量饮水,之后如无不适,可以适当供给流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身体基本恢复正常后,可以进食面条、混沌等,此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②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改善身体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康复操,每日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患者身体条件支持的情况下,进行适量运动。

③心理指导:为患者构建良好的心理基础,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让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安神静心,保持呼吸均匀,根据患者喜好播放音乐,让患者处于放松的最佳状态,在这个基础上,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书籍阅读,对相关恢复知识有所认知。

④专科护理: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侧重护理,调节日常饮食,指导基本康复锻炼,给予健康知识教育,加强患者出院后适应生活的能力。

⑤患者沙龙: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生活情况和心理诉求,根据患者需要制定恢复方案,尽量降低患者心理负担,消除其不良情绪。

患者住院24小时内,邀请患者就住院满意度评分,术后分别实行两种方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走访,对两组患者患者出院准备度、医院服务满意度的评分进行记录,针对实验组,对其方案实施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照顾能力评价量做记录。

1.3疗效标准

出院及住院准备度评分根据自评量表设置,总分220分,分值越高,证明准备度越好。医院服务满意度、一般自我效能感量、照顾能力评价量,根据常规表格设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证明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n表示,(P<0.05)为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及住院准备度,出院准备度明显提高,两组患者出院满意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信息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服务满意度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表2。

对比实验组患者措施实施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照顾能力评价量表,措施实施后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对信息见表3。

3.讨论

恶性肿瘤是现代医学临床中致死率较高的疾病,患者出现不适到医院检查时基本诊断出是晚期,理论上,通过手术可以根治恶性肿瘤,但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病情只能有选择的进行手术。由于患者多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身体情况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身体机能也会有很大的消耗,因此术前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这也能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加速患者身体的恢复[2]。

常规的出院准备度护理方式是较为笼统的对患者进行知识宣传、康复训练、心理疏导,该护理方式在临床护理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缺少针对性,未能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因此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一向不高,医患方也因此产生了一定矛盾[3]。

本次研究采取的新措施,从很多方面填补了过往方式的空白,措施根据患者特点制定方案,护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增加与患者的交流,对患者的恢复提出指导意见[4]。此次实施的内容针对患者日常饮食、康复锻炼、知识层面进行补充,增加患者对病症恢复的了解,为患者构建良好的心理基础,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此外,还侧重于彼此的交流,加深医患之间,患者之间,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患者处于舒适的恢复环境中[5]。

研究结果表明,新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出院准备度,并对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情况优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加速了患者的健康恢复,缩短了治疗周期,减轻了患者家庭负担。

综上所述,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进行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的。

参考文献

[1]高峰,黄媛媛,魏智民,等."共同决策"模式初探——以恶性肿瘤治疗为例[J].医学与哲学(B),2017,38(4):1-4.

[2]组合模型对恶性肿瘤死亡率拟合度评价及预测方法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1):117-120.

[3]师艳平,白俊芳,吕梦霞.探讨恶性肿瘤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0):15719-15720.

[4]许传莹,黄娟.人文关怀用于恶性肿瘤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2):95-96.

[5]孙璐璐,曲知敏.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