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方法研究

刘兴成

会理县城关第二小学四川凉山615100

【摘要】自主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调动自己的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当前教育形式下较为重要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著名教育教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改变传统教学中那种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的学习习惯,讲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断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一、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有效的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那么,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这种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最终带来的只有疲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能够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进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有关对时、分的认识相关知识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小动物们进行长跑比赛的情境,同时告知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参加比赛的两个小动物都是在12时起跑的,但是他们到达终点的时间分别是1时10分和1时15分,.但是由于缺乏对时间的准确认识,裁判仅仅是以1时刚过这个粗略的时间概念来对两个小动物的比赛进行评判,所以最终这两个小动物的比赛结果为并列第一。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在为先到达的小动物打抱不平的同时,意识到了准确认识时间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认真学习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外界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有效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将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关注学情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进而引导儿童积极进行探索,并鼓励他们自己推论。”所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进而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探索的精神。为此,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大包大揽,为学生讲的过多,侵占他们思维的空间。而应该不断诱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而非将知识点直接告知他们。只有这样学生的认知系统才能真正被激活,从而为他们探索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有关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是,教师就可以不要急于将面积运算准则告知学生,而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试一试的方式,不断启发学生,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通过各部的办法,将其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其面积公式的。而三角形和梯形等图形则是通过拼合的办法,将其拼成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推导,学生不仅可以更好的掌握所学的新知识,而且还可以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这样既沟通了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还帮助学生理清了知识脉络,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谈过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数学本身的规律,不断诱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正确的使用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杜绝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垄断,积极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不断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比如说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共同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如“这位同学刚才的回答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这些同学所给的答案中哪个同学的答案最合理?”等等。通过这样的互相评价和反馈,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且还能让其他学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当然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或者是学生评价结束后,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评价情况,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必要的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价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其次,由于在开展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都很容易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尽量多给学生一些肯定或者是鼓励性的评价,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进行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例如在教学算式5+5+5+5+4时,笔者要求学生将该题目改成乘法算式,大部分学生作出5×4+4或者是5×5-1的乘法算式,但是有一个学生则提出了6×4的算法。对于这个学生的提法,笔者立刻对其进行了表扬,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他列的这个算式是否正确?为什么?每种不同的算式有何特点?这样全班学生就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讨论和交流,不仅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而且还促使学生学习了积极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帮助他们养成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意识,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锻炼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辉.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初探[J].创新人才教育,2017(02)

[2]李海兰.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J].学苑教育,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