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互动化教育模式对儿童口腔保健的干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多元互动化教育模式对儿童口腔保健的干预效果研究

张燕姝

(苏州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系,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探索并推广改善儿童口腔保健的教育模式。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大地幼儿园3-6岁儿童共200例,按随机数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多元互动化教育模式对儿童进行口腔保健教育与行为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口腔保健教育。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在使用正确刷牙方法、每日刷牙次数≥2次、每日刷牙时间≥3min、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掌握程度(≥60分)七方面的比例均明显提升,经常进食甜食、口腔不良习惯的比例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互动化教育模式对儿童掌握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和养成口腔卫生行为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幼儿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口腔保健;多元互动化教育模式;儿童

1前言: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调查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我国儿童口腔卫生情况不容乐观。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低且自律性较差、饮食结构中甜食比重居高不下而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相对较少、常常有睡前含奶嘴和吐舌等口腔不良习惯、乳牙解剖与组织结构特点等因素均导致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逐年增长;目前国内多数幼托机构及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教育重视不足,或仅限于口头宣传及填鸭式教育,内容枯燥乏味,儿童参与程度及依从性差;随着医疗卫生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乳牙龋不仅影响儿童咀嚼与发音功能,更对继承恒牙的萌出、牙列和颅面部的生长发育、颞下颌关节的稳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甚至使儿童产生敏感、自卑的不良情绪。因此,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激发儿童积极性,帮助其掌握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防止乳牙龋、错颌畸形和牙外伤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大地幼儿园3-6岁儿童共200例,入选标准:?未接受过多元化互动式口腔健康教育及正畸治疗。?排除精神意识类疾病、肢体功能障碍、依从性及合作意识差等无法按要求完成整项试验者。?经过儿童及监护者的知情同意。其中,男性92例,女性108例,平均年龄(4.34±1.27)岁。按随机数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且两组年龄、性别、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口腔卫生习惯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研究方法

2.2.1对照组

给予100名儿童常规口腔保健教育,叮嘱儿童运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每日刷牙2-3次,每次刷牙时间>3min,使用含氟牙膏;减少零食和糖果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比例,并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积极改正各类口腔不良习惯。

2.2.2观察组

给予100名儿童共12课时的多元互动化教育(每周3课时),内容包括:(1)组织儿童集体观看爱牙护牙动画片后,运用牙齿模型现场操作示范正确刷牙方法与时间,并为儿童制作卡通牙刷座和刷牙杯,让儿童在集体带动下提高刷牙兴趣、规范刷牙动作。(2)采用适合3-6岁儿童理解能力的刷牙歌和刷牙操,组织儿童编排爱牙护牙儿童剧及参与有奖口腔知识竞赛,通过问答互动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儿童对口腔保健知识和口腔卫生习惯的理解。(3)带领儿童参观口腔医院,现场展示龋齿、牙外伤、错颌畸形等病例,通过反面教育使其亲身感受到各类口腔疾病的危害性,强化其口腔保健的意识和决心。(4)为家长发放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册、刷牙记录卡、无糖口香糖,并通过家长沙龙的方法使其充分理解正确的洁牙方法、合理的饮食结构、局部用氟、窝沟封闭、定期口腔检查等措施在儿童口腔预防保健中的重要作用,并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5)调查幼儿园工作人员对多元互动式教育模式的使用意见,并及时补充与完善。

2.2.3观察指标和统计学方法

统计一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刷牙情况(刷牙方式、次数、时间、含氟牙膏使用情况)、食用甜食频率、饭后漱口率、口腔不良卫生习惯、口腔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定期口腔检查这九项指标,结果采用?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刷牙情况

两组儿童健康教育前的刷牙情况(包括使用正确刷牙方法、每日刷牙次数≥2次、每日刷牙时间≥3min、使用含氟牙膏)相比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后相比各项指标的比例虽有提升,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多元互动化模式教育后,在使用正确刷牙方法、每日刷牙次数≥2次、每日刷牙时间≥3min、使用含氟牙膏四项指标均有较显著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健康教育之后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比例偏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其他情况

两组儿童在健康教育前的经常进食甜食、饭后漱口、口腔不良习惯、定期口腔检查、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掌握程度≥60分五方面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健康教育前后相比,经常进食甜食、口腔不良习惯的比例下降,定期口腔检查、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掌握程度≥60分、饭后漱口的比例上升,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多元互动化模式教育后,经常进食甜食、口腔不良习惯比例下降较为显著,定期口腔检查、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掌握程度≥60分、饭后漱口的比例上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健康教育之后经常进食甜食、口腔不良习惯比例下降更为为显著,定期口腔检查、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掌握程度≥60分、饭后漱口的比例上升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讨论

学龄前期正是乳牙行使咀嚼发音功能和恒牙牙体硬组织形成和矿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忽视口腔保健,如刷牙时间和频率较低、刷牙方法不正确、高频率进食零食和糖果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口腔疾病,产生乳牙错颌畸形,从而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后果。3-6岁儿童的求知欲和模仿性较强,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和口腔卫生行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时期对儿童进行多元互动化口腔健康教育效果更为明显,观察组在干预前后的使用正确刷牙方法、每日刷牙次数≥2次、每日刷牙时间≥3min、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掌握程度≥60分的比例均出现显著提升,经常进食甜食、口腔不良习惯的比例明显下降,且与采用常规口腔保健教育的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该模式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及理解能力,采取诱导和启发的互动式教育,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通过情景剧、卡通动漫、集体互动刷牙、参观口腔医院等模式,充分调动儿童内在积极性和发挥集体带动作用,同时具备了趣味性、艺术性、通俗性,而又不失科学性与准确性,将文(通俗易懂)、情(感情)、理(道理)三者相结合,使儿童主动接受健康教育内容,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效果。同时,因这一时期的儿童年级尚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理解认知能力和行为管理能力较差,因此对其实施口腔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及幼托机构的积极配合与监督,我们的干预措施让家长及幼儿园参与进来,及时沟通,在互动中与儿童共同成长与进步,以顺利实现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各类口腔疾病与不良习惯的目的。综上所述,多元互动化的教育模式,对于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提高家庭口腔保健意识十分重要,值得在幼儿园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傅乐,童锦发.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儿童口腔保健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12:036

[2]秦从喜,蒲永红.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8:044

[3]WHO.Oralhealthsurvey:basicmethods[M].4thEdGenera:WHO,1997

作者简介:张燕姝(1995-),女,汉族,山西太原人,苏州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系,主要从事口腔医学临床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