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的临床分析

王莉莉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启东2262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本次调查特选取2017年1—8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以及30例高血压无脑梗死的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水平。结果: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表明脑梗死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重要的联系,在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治疗脑梗死的过程中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6、B12可以显著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几率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并发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059-02

脑梗死在高血压中属于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状况。在以往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脑梗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国际水平并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发现,部分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后其发生脑梗死的概率也显著上升[2]。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的关系,我院特选取2017年1—8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以及30例高血压无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研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特选取2017年1—8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以及30例高血压无脑梗死的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45~80岁,平均年龄为(51.9±4.3)岁,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且无脑梗死体征;而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44岁~80岁,平均年龄为(52.1±4.1)岁,观察组患者均有高血压及脑梗死症状并经过头颅CT或MRI确诊。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疾病、甲减等疾病。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无明显差距(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与发病后2、3日分别抽取受试者肘正中静脉血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SPSS19.0软件计算处理,采用χ2表示计数资料,且当P<0.05时说明统计数据差距有明显差距。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umol/L则判定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检出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表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的比较

3.讨论

3.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在以往的调查中均表明我国的脑梗死发生率、病死率、死亡率均常年居高不下[3]。而脑梗死的发生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可以发现,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脑梗死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这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被称作H型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心血管病的发生主要以脑梗死为主,而美国则以冠心病为主,其中我国高血压人群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美国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我国脑梗死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5]。

3.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在以往的研究中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6]。而在此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6.13±5.14)u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03±4.55)umol/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发病机制可能是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后可显著抑制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等有益因子的活性。同时同型半胱氨酸也可能影响血栓的形成。

3.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在脑梗死患者发病中的协同

在以往的研究中可以发现,高血压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高达75%,且二者协同导致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远远高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胆固醇、吸烟的协同作用。在此次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经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umol/L则判定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检出率为6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具有协同作用。在以往的文献中可以找出,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约是单纯高血压的三倍。虽然在当前的研究中并不能完全证明长期服用叶酸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仍有研究指出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依那普利[7]。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可以发现,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脑梗死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6、B12从而显著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几率是十分必要的,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俊杰,李静,梁西强等.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不同血脂分层下病死率的分析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3):97-100.

[2]陈华.高血压并发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11-12.

[3]刘锋昌,刘建林,胡华等.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4,(8):955-957.

[4]李青泽,周健,朱惠莉等.高血压患者HCY、h-CRP及颈动脉IMT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西南国防医药,2014,(11):1200-1202.

[5]赵秋平,娄季宇.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55-55,56.

[6]徐超,骆立新,周帖等.老年冠心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浙江实用医学,2014,(2):101-103.

[7]刘义刚.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预防H型高血压脑卒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