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新课改之我见

胡蓉

胡蓉(达县亭子小学四川达县63500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提倡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响应国家的教育方针。可素质教育怎么搞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的教师都还在摸索中。最近几年,国家根据各级专家和广大教师的实践总结出,要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还得落实到课堂上。国家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建设人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我想这都是我们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记得一本教育杂志上提到外国人到我们中国来看中国的教育,他们本是想来看看中国孩子是如何学的,可课堂上看的最多的却是老师的行为,听的最多的是老师的声音,老师在课堂上成了主体,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中国教师上课往往重视的是基础的,系统的,规范的知识传授。用的最多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少,更别说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西方课程文化重视的是孩子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前沿知识的学习,他们的课堂主体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认为应该把没问题的孩子教成有问题的孩子。而中国恰恰相反,教师总是想办法解决掉课堂上的所有问题。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导致培养出来的孩子大相径庭,中国大部分孩子虽然知识丰富,但缺乏创新,缺乏实践能力,学到的知识单一,思维空间狭窄。而美国的孩子在这方面就强于我们中国孩子。但美国孩子在知识方面的掌握不如中国。于是专家们就提出,能否把美国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融合一下,扬长避短,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持续地发展,这就成了我们素质教育的核心。当然,国家不改革考试制度,不改革对教师的考评制度,一切素质教育都是空谈,我们就不能放开手来搞课程改革。但我们已经看到,国家正在改革考试制度,连高考都部分课程实行学分制,对教师的考核也没有以前那么重视分数了。我认为这次改革迎来了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春天。我们不能说没考到第一名的就不是好老师,也不能说考了第一名就一定是好老师,这种评价是不科学的。我们是人民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什么样的学生才能为国家所用,怎样教才能为他们今后的终生学习与发展提供帮助,我想这才是我们当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最具有奠基作用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习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自信心的建立等等都是在小学阶段基本形成的。记的很多的名人,伟人问及给他的人生帮助最大的是谁,很多人都回答是他的幼儿园或小学老师,可见我们小学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该有多大。

1.那么新课程到底对我们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等提出了哪些要求呢?新课程改革究竟该改些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是我们老师应该具备的理念

1.1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上课是一种动态生成,而不应照搬教案,教师备课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不能将教案当成剧本,让教师唱主角。师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

1.2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开放学生的思维。当然,必须要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进行。

1.3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学不再局限于某一单一的学科,不再受课堂与教材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处理教材。(比如,我们在教学语文《找春天》一课,我们完全可以把音乐课中的《嘀哩嘀哩》让学生唱出来,或通过录音放出来作为我们这堂课的导入部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语文中可以有音乐,有美术,有历史等,其他科也一样。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思维空间打开了,知识面变的更宽了。我们的课堂应该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从生活中吸纳知识,能将已经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运用到生活中去,做到活学活用。

1.4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课堂上要和谐统一与自然达成。

2.新课改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提高了,我们必须要做到

2.1首先,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应该变为我们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去体验,感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2.2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我们教学生知识,不仅仅是让他学到知识,我们还要使他参与到这种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来,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与思考,去尝试自己习得知识的过程,这种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终生学习的能力,将对他终生受益。

2.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的课堂不能称之为成功的课堂。但是,是不是问题问的多就是成功的课堂呢?以往的课堂就是问的多问的细,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一同走,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我觉的这种课堂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其实课堂上只需对那些主要的,关键的地方,学生的疑点,难点,需重点理解的地方提几个问题就够了,我们更多的是把思维的时间交给学生(比如,语文课堂上,针对一重点段,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你读了这段有什么体会,感想,有什么想问的问题等,当然,这种问题意识的培养必须要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进行,而且一开始,学生不会自己去体会,感悟,教师可以引领他去感悟,去体会,教给他们一些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2.4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新课堂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问题的主动探索。我们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个性品质的培养等在教学中有所体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深入挖掘教材,转变自己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培养出真正适合国家需要的建设者,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