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镜配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胆道镜配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探讨

曾毅

娄底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目的:对肝胆管结石的患者使用胆道镜配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在我院收治的48例肝胆管结石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胆道镜配合肝胆管切开配合治疗,观察组使用胆道镜配合部分肝脏切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死亡情况、并发症、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管结石患者使用胆道镜配合部分肝脏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少,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胆道镜配合部分肝脏切除;胆道镜配合肝胆管切开

肝胆管结石可对肝脏和胆囊造成长期的慢性损害导致炎症的发生,肝胆管结石本病常见于40岁左右的女性,相关调查显示,肥胖的女性更易患病,饮食、情绪不佳等都可造成本病的发生。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对肝胆管结石的患者使用胆道镜配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对4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人。观察组中女性20人,男性4人,年龄在31~72岁,平均年龄为44.36±1.72岁,肝胆管结石的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36±0.12年。对照组中女性19人,男性5人,年龄在22~72岁,平均年龄为43.86±1.68岁,肝胆管结石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41±0.1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胆道镜(使用的仪器为德国狼牌纤维胆道镜,型号为7503.001)配合肝胆管切开配合治疗,观察组使用胆道镜(使用的仪器为德国狼牌纤维胆道镜,型号为7503.001)配合部分肝脏切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死亡情况、并发症、恢复情况进行观察。

1.3评估标准

显效:患者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患者体内无结石残留。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但上腹部有些许不适感,存在少量结石。无效:患者症状未见好转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结石未见减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在显效、无效、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上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我国肝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使用胆道镜配合手术方式的优点在于手术的伤口小,可充分降低患者术后的出血量,因伤口小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住院的时间缩短,患者的痛苦少的优点。虽然胆道镜配合手术方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高,但是本手术方法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临床医生应当注意。胆道镜配合手术方式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胆囊进行切除、肝胆总管取石,对于结石直径加大引起急性胆囊炎的患者、胆囊出血的患者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观察组使用的手术方法为胆道镜配合部分肝脏切除进行治疗,本手术方式仅适用于结石局限于患者的一侧肝叶的患者,并且由于结石造成患者的肝内胆管狭窄而发生相应扩张的患者,手术操作方法常用的切口为第六肋间腋中线为观察孔,腋前、腋后三、四肋间为操作口,在胆囊三角处胆管与胆囊的动脉进行分离,并切断胆囊动脉,然后将胆总管纵向切开1cm的切口将胆囊镜置入取石,对患者的病灶进行完全的探查后,显露患者的肝门,将患者需要切除的肝脏周围的血管以及组织进行游离,完全游离后可将肝脏进行切除,但切除患者的部分肝脏后需要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对照组使用胆道镜配合肝胆管切开配合治疗,手术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麻醉后,切开腹腔暴漏患者的胆总管,在找到胆总管后顺眼向上可找到患者的肝总管,使用器械将暴漏的肝胆管内的结石进行取出,将不能取出的结石在胆道镜下进行碎石,随后进行反复的冲洗防止结石的残留,术后放置引流管。本文的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肝胆管结石的患者使用胆道镜配合部分肝脏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胆道镜优于开腹手术,原因在于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在进行开腹手术后集体的紊乱情况较为严重,且伤口大,术后的并发症较多,恢复的速度慢,因此临床现已弃用。本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德国WOLF狼牌纤维胆道镜,0度视角,工作长度400毫米,360度弯曲镜头,外径5毫米,2.5毫米工作通道。胆道镜配合部分肝脏切除效果优于胆道镜配合肝胆管切开的原因在于切除部分肝脏后彻底消除了患者的病灶,并且降低了结石的复发率,并且胆道镜下对于肝脏的定位较好,取石的效果好,整体的创伤相对于肝胆管切开较小,并且术后留置引流管可降低患者发生瘘道的危险,同时减少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肝胆管结石患者使用胆道镜配合部分肝脏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少,整体的住院时间有所缩短,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且术后对患者进行直面观察可见患者的负面情绪产生较少,且少数存在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并发症的治疗,患者的整体心理状态均处于最佳。

参考文献:

[1]吴君正.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2014,01(06):150-153.

[2]刘伟,郑军,赵延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1):2359-2361.

[3]刘金火,吴建清,何金鑫,龙泽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7例临床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06(09):6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