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周利群

宁乡市中医医院湖南宁乡410600

[摘要]目的:评价粘连性肠梗阻采取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间本诊室收诊的8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对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效果实施评价。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及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显著较优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采取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护理后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个性化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术后的多发性并发症,约为8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内粘膜[1]。一旦出现粘连性肠梗阻,除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进程,且对其身心造成严重伤害,所以对此类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术后恢复效果。本研究对41例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并将护理效果与参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相关过程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间本诊室收诊的8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入选者均为手术治疗;符合临床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伴有手术禁忌;非自愿参与研究。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参照组男有22例,女有19例;年龄在24-70岁之间,平均年龄(46.4±7.6)岁;研究组男有20例,女有21例;年龄区间23-72岁,平均年龄(48.5±8.6)岁。对两组患者的组间资料开展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疾病指导、手术相关事项及治疗方法等。研究组应用个性化护理:①心理个性化评估。术前,多数患者因对手术治疗欠缺认识,常出现恐惧、不安等情绪,易影响手术进程且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可在术前对患者心理状态开展个性化评估,通过与患者沟通、互动等渠道,对其产生的负性心理进行监测,最短时间内掌握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并予以心理辅导,减轻压力,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另外,指导家属鼓励患者,在家属的鼓励下,患者会更容易配合术前检查。②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监测患者血压等指标,对其体内电解质、酸碱情况及时纠正,按照医嘱采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减轻水肿及并发症。同时在监测期间,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立即上报医生处理。③胃肠减压。术后48h患者肠胃蠕动若无明显反应,应遵医嘱予以患者开塞露或者采用热敷方法,促进肠道蠕动。除此之外,予以患者胃肠减压干预,避免加重腹部胀气,保证细菌与毒素快速排出,最大限度降低肠道压力,且密切检查胃管固定情况、插入情况及口腔护理,以防出现口腔感染。④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科学食谱,在胃功能恢复前,应对其禁食,随胃肠功能恢复患者饮食也应从流质食物过度到普通食物。嘱家属为患者多备一些高热、低脂类食物,保证饮食容易消化,用食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禁忌辛辣、油腻食物。⑤运动干预。术后,为确保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针对无法下床运动者应给予其床上运动指导,以免粘连性肠梗阻加重。在患者伤口减轻,且身体耐受的条件下,可尽早下床活动,先指导患者静坐几分钟,之后护理人员或家属帮助其下床站立,且扶行,避免因体位变化发生低血压症。值得强调的是活动量不宜过大,分早晚两次即可。

1.3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满意度及并发症实施比较。满意度采用本院制作的问卷表进行调查,分为满意(85分以上)、基本满意(70~84分)及不满意(69分以下),总满意度=满意度+基本满意度。并发症包括疼痛、呕吐、食欲不振等。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软件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所需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验证。满意度与并发症效果用率表示,用X²进行检验,P<0.05表示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满意度

由下表可知,研究组满意度与参照组比较明显提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比较两组并发症

研究组疼痛、呕吐、食欲不振共有3例,参照组疼痛、呕吐、食欲不振共有10例,研究组并发症7.32%较参照组24.39%明显下降,P<0.05(X2=4.6408,P=0.0312)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常见性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该类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对减少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随着临床护理学的进步,护理体系已逐渐趋于成熟,而个性化护理则是基于此背景下提出的服务模式,且因其自身特殊性与优越性被临床广泛应用[2]。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满意度97.56%与参照组82.93%比较显著较优,P<0.05,证实个性化护理效果理想。该护理模式坚持患者为中心,通过对家属、患者宣讲疾病知识,以确保服药安全性;且经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多形式护理,可为患者提供独特、个性化服务。同时个性化护理能够监督患者与家属,并发挥其主动性与能动性,有利于降低并发症。本研究中,研究组并发症7.32%较参照组24.39%显著降低,P<0.05.另外,个性化护理可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生理与心理的实际需求,促使其积极配合康复过程,提升满意度,提升预后[3]。

综上所述,粘连性肠梗阻采取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护理后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满意度也明显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史彩霞,何淑红.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274-275,共2页.

[2]陆盛艳.个性化护理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7):2293-2295.

[3]李莲.个性化护理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