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病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讨经病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韩冰

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616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病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了传统的对比实验方法,将我们的治疗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经病椎椎弓根植骨及TSRH、CD、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对照组:用TSRH、CD、AF内固定系统加单纯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4例。根据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及Cobb角的矫正程度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病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在改善椎体高度、Cobb角的矫正程度、活动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防止术后矫正度的丢失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是较为常见的脊柱骨折,通常是由外力造成胸腰椎连续性的破坏骨折,其主要致伤因素是高能性损伤,例如车祸、高处坠落,挤压伤等。临床上通常采取经后路椎弓根内钉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本文就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探讨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并让大家了解这项医疗技术,使这项技术在国内普及。

1病患资料与治疗方法

1.1病患的基本资料

在本研究中,我们所选取的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治疗组: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在18~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致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伤28例,车祸伤15例,重物压砸伤9例。骨折类型:爆裂性骨折17例,严重屈曲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3/4)22例,中度压缩性骨折13例。采用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TSRH28例,,CD11例,AF13例。随访时间:术后6~32个月,平均18个月。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在18~49岁,平均年龄为24岁。其中,致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6例,重物压砸伤3例。骨折类型:爆裂性骨折9例,严重屈曲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3/4)12例,中度压缩性骨折3例。采用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TSRH5例,CD8例,,AF11例。随访时间:术后10~48个月,平均32个月。

1.2手术方法

治疗组患者行经病推推弓根植骨及CD、TSRH、AF内固定系统治疗,治疗前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治疗,让患者取俯卧位,使患者病推位于手术台腰桥位置,并垫高患者的双骼部及胸前位置,从而使患者的腹部处于悬状态。利用常规方式对患者双侧骼棘肌进行剥离,使患者的伤推以及伤推上下两侧的横突、相邻的一个脊推关节露出,利用自动牵开器牵开,并利用法进行定位,从而明确上下推弓根和伤推的部位,同时将四枚推弓根螺钉放置其中。在型臂直视下通过钉棒撑开及手术台反弓操作对患者行骨折复位治疗。在伤推推弓根位置打孔,孔的深度要控制在到毫米之间,同时将直径扩大到毫米,利用探子对患者推弓根四周进行认真探测,检查是否存在有破裂现象,之后在推弓根孔处使用专门的撬拨器对压缩推体进行撬拔,从而达到压缩推体复位的目的。利用专门的推入棒将由自体骼骨咬成的碎骨块填入然后进行压实,然后将两侧连接杆上的螺丝拧紧,之后再给予患者两侧关节突或推板部位植骨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后外侧植骨及CD、TSRH、AF内固定系统治疗,该组患者的麻醉、减压、体位、手术方法和治疗组相同,之后给予对照组患者横突、关节突及推板植骨治疗。

2.结果

治疗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16mm,术后平均38mm,占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95%;术前Cobb角平均26.5°,术后平均4.2°。经术后6~24个月的随访Cobb角丢失<1°,椎体前缘高度丢失<2mm,未出现断钉、断棒或松动,无继发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及脊柱畸形等并发症。对照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17.5mm,术后平均33mm,占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82%,术前Cobb角平均23.5°,术后平均8°。经术后6~30个月的随访,,Cobb角丢失>11°,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丢失>6mm。TSRH5例有1例松动,,CD8例有4例松动,2例断钉,AF11例有5例松动、2例断钉。继发腰椎不稳及椎管狭窄各3例。

3讨论

3.1治疗组与对渣组的差异

目前利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利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满足早期活动,便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单纯的内固定均能恢复椎体全部或部分高度,对脊柱的早期稳定起到很好的作用,由于椎体压缩骨折后骨量丢失,椎体撑开复位后成为“空蛋壳”,椎体内的空隙只有纤维组织充填,而不会骨性愈合,只能起到临时的固定作用,如不能同时重建前中柱稳定性,随着患者下床活动,骨折椎体的前柱支撑力不足而使椎体前缘压缩,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断钉、松动,椎体前缘高度丢失,,Cobb角变大,继发腰椎不稳及椎管狭窄等,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所变现出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就可以说明。临床上恢复病椎椎体压缩的高度和恢复脊柱正常的力线,以及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同等重要。治疗胸腰椎骨折应用TSRH、CD、AF等内固定系统及后外侧植骨的前提下,采用经病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3.2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优点

主要有下列优点::①能明显提高对压缩椎体的复位。②能充分填补因椎体压缩引起的骨丢失量、使植骨床易于愈合,恢复脊柱前中柱的支撑力。并能有效防止断钉、松动,椎体前缘高度丢失,Cobb角变大,继发腰椎不稳及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术前应认真阅片,以观察椎弓根大小及椎体、椎弓根的破坏程度;术中利用C型臂X线机准确定位及观察进钉角度和深度;植骨量应充分,并尽量使植骨块进入病椎椎体前缘。

综上所述,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技术具有很明显的优越性,对患者来说无疑是特别有用的治疗方式,值得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维虎,徐荣明,冯建翔等.经椎弓根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8):513

[2]王洪伟,李长青,周跃.微创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21(2):137-140.

[3]宋富立,靳安民,王瑞,等.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术后断裂临床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