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王茜封小琴

(重庆市总工会南温泉疗养院重庆40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失能老人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0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70例实施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洗脸刷牙时间、穿脱衣服时间、入厕时间、沐浴时间、心理护理时间、服药时间、翻身拍背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训练时间、步行训练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失能老人;康复护理a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360-02

Applicationofpsychosomaticactiveexercisetherapyinrehabilitationnursingofincompetentoldpatients

WangQian,FengXiaoqin.

SouthHotSpringSanatorium,Chongqinggeneraltradeunio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pplicationeffectofpsychosomaticactiveexercisetherapyinrehabilitationnursingofincompetentoldpatients.Methods140incompetentoldpatientswereselectedinhospitalfromOctober2014toOctober2016,whowerepidedintotwogroupsbyrandomnumbertablemethod.70patientstreatedroutinerehabilitationnursingascontrolgroup.70patientsreceivedpsychosomaticactiveexercisetherapyasobservationgroup.Nursingeffectwas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sEatingtime,washfaceandbrushteethtime,wearoffclothingtime,toilettime,bathingtime,mentalnursingtime,takingmedicinetime,turningbacktimeinobservationgroupwerelessthancontrolgroup(P<0.05).Dailylifetrainingtime,walkingtrainingtimeinobservationgroupwerelongertha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Psychosomaticactiveexercisetherapyhassignificantapplicationeffectinrehabilitationnursingofincompetentoldpatients,whichcanimprovedailylifeabilityofpatientsandworthof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Psychosomaticactiveexercisetherapy;Incompetentoldpatient;Rehabilitationnursing

失能是老年人的常见表现,临床上,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称之为失能老人,其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主要表现为进食、洗脸、刷牙、穿脱衣服、入厕、沐浴、服药等诸多方面将受影响,生活质量也将大幅降低[1-3]。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改善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成为了公众焦点。此次研究对70例失能老人实施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失能老人140例,入选标准:年龄高于60岁,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性疾病、研究资料不全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0例,男39例,女31例,年龄为61~78(68.5±4.9)岁,观察组患者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为61~78(68.2±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运动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展适度运动,并长期坚持锻炼。

(2)言语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预防和矫正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由短到长,由慢及快,由易到难,逐渐改善患者的语调、发音和语法能力。

(3)认知功能锻炼。通过交流和图片信息,帮助患者提高记忆能力。

观察组患者实施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内容如下:

(1)温热运动。指导患者将手置于一块特制的红外线电热板上,对其手、肩、背、膝、脚等部位进行有节奏的敲打和按摩,使其身心放松。

(2)手指棒运动。在护士指导下,将患者手指置入由橡胶制成的手指套中,通过手部刺激,以激活脑部神经,并以丹田之力量喊出声音,是自身可以有节奏的实现脑心体联动。

(3)健康环运动。将环套在棒槌上转动,同时让患者做出下蹲、数数等辅助动作,还可通过不同角度进行伸展运动,使其各部均衡协调运动。

(4)高尔槌球运动。指导患者掌握拣球、握杆、对准、集中精力、出击等连贯性击球动作,让患者主动完成。

(5)宾果投掷运动。指导患者根据宾果游戏的规则,进行投掷,保持愉悦心情,并注意锻炼患者的运算思维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6)回想疗法。引导患者,通过音频、视频、图片、味道等因素,刺激患者的五官,让其在良好的氛围中自然完成会话和记忆恢复训练。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用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洗脸刷牙时间、穿脱衣服时间、入厕时间、沐浴时间、心理护理时间、服药时间、翻身拍背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训练时间、步行训练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目前,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00万,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突破了4000万,失能老年的康复护理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且需要更全面、更深远、更系统的角度考虑[4-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洗脸刷牙时间、穿脱衣服时间、入厕时间、沐浴时间、心理护理时间、服药时间、翻身拍背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训练时间、步行训练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如下:

实施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可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侧重点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效果更佳[7]。首先,要指导患者参与运动,就必须提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并评估患者的能力和耐受力,进而考虑患者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还要制定患者不适策略及处理方案,尽量选择患者喜爱的运动方式,同时注意调节患者的心理,提高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耐受度,做好心理疏导至关重要。强化患者的社会支持力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强化治疗效果。但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弊端,样本量较少,需要进一步扩大再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传波,路雪芹,黄霞,等.农村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10-713.

[2]王玉环,刘艳慧,黄方超,等.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0):80-82.

[3]刘艳慧,王玉环,黄方超,等.新疆石河子市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7):96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