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院前急救工作现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山区院前急救工作现状及对策

王支科1刘四清2陈世赟1

王支科1刘四清2陈世赟1

(1湖北兴山县妇幼保健院湖北兴山443711;2兴山县卫生局湖北兴山443711)

【摘要】山区县由于地理环境、医疗条件限制,院前急救工作比较滞后,不能及时、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也极易引发医疗纠纷,笔者认为,应该迅速加强山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从急救车辆、设备、人员配备及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动院前急救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R45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392-02

兴山县地处鄂西北,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54公里,境内山恋叠嶂,沟壑纵横,海拔差2317.4米,辖2乡6镇,8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5个社区,总人口18.1万,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80人/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山大人稀的交通不便的地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院前急救需求快速增长。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管理水平,我们对兴山县院前急救情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1本县的院前急救工作现状

1.1急救医院情况我县内共有公立医疗机构10家,其中县医院、妇幼保健院各1家,乡镇卫生院8家。

1.2急救车辆及急救设备:共有急救车辆12台(其中县医院3台,县妇幼保健院1台,各乡镇卫生院1台),有4台配备担架、急救药柜(配备了必要急救药品)、氧气,余下配置均还需补充。

1.3院前急救队伍:仅县医院具备120出诊人员要求,其他医疗机构急救人员都挂靠在急救小组,专业化程度参次不一,特别是乡镇急救小组仅限墙上名单,急救人员知识水平不高,往往对救救人员的意愿、需求不是很了解,不能及时有效调度,造成了现场发现有些特殊设备未带。

1.4急救司机:全县共有急救车司机12人;其中专职司机4人。各专职急救司机中高中1人、初中3人,上岗前接受过简单培训1人。专业知识培训不足,仅限于开车,对相关设备使用、保养不足,难以及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1.5急救体系及网络建设目前全县90%以上院前急救工作由县医院承担,往往县医院救护车到辖区乡镇后,当地医院才知道。这样就造成不能统一调度,就近施救无法实现。

1.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还很不到位,求救者基本没有自救知识,只能等待救护人员。

2原因分析

2.1医疗机构重视不够:院前急救是指发生在正式办理入院手续以前个人及群体医疗救助者,从医疗机构来看,没有明确的责任界限,认识程度及水平达不到高度,作为急诊医学来看,是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往往只注重院内急救。

2.2体系建设缓慢:院前急救还没有很完善指挥救助体系,特别大型事故急救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整体配合等不够理想。

2.3专项建设资金比较缺乏:现在国家没当地投入大部分投在基础设施、临床上,还没有作为专项来解决这项工作,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近几年才配备了救护车、救助设备、人员也很难达到保障。

2.4作为独立的学科建设,还没有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3对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带来了人民对健康需求进一步加大,以及医疗卫生发展存在不平衡,及地理、文化等因素影响,对院前急救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推动院前急救工作,同时要加强其体系建设,才能保证院前作健康有序发展,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效地抢救生命,同时,避免其医疗纠纷发生,也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紧张的医患关系。

3.1完善体系建设:本作者认为应由县卫生局牵头,以县医院120为指挥中心,妇幼保健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为依托,形成一套完备的指挥体系,由县120统一指挥,建议就近施救,便于争取时间转送病人,轻者可以分流,完善指挥制度,施救一定要到位。

3.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院前急救状况往往情况复杂,施救难度大,且跨科施救,提高现场施救人员水平能力就迫在眉睫。要学会培养一支听从指挥,其有现场施救能力的稳定队伍。综合调度人员也应掌握相关知识,便于有效派出施救人员,乡镇卫生院急时加以此类人员培训、进修。

3.3加强应急设备的管理: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要配齐相应的施救设备,处于待命状态,车载设备的使用驾驶人员也应十分熟悉,平时要及时维护,避免司机只开车,明确司机职责和义务。

3.4通过健教与促进工作,发放简单的宣教知识宣传知识,使广大人民九人对一些基础自救方法,这样就赢取时间,这虽然是过程,但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普及一些自救方法的。

3.5通过各方呼吁和争取资金,统一设置县级急救中心,同时加强专业学科的建设,使这门独立学科有长足发展,通过这个平台来更好完成院前急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