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分析

杨桦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100)

【摘要】目的:探析芬太尼与氯胺酮应用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手术患儿80例作为研究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仅实施氯胺酮麻醉;后者实施氯胺酮结合芬太尼麻醉。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麻醉使用量、手术用时及苏醒用时的优劣。结果:干预组麻醉药物剂量与参照组对比明显要少,苏醒用时与参照组比较明显要短,P<0.05,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性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芬太尼联合氯胺酮麻醉应用在小儿区域麻醉中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于临床中。

【关键词】芬太尼;患儿;氯胺酮;区域麻醉

【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217-02

当下小儿手术应用广泛的麻醉药物包括氯胺酮,但其镇痛效果一般,极易使患儿出现呼吸不畅、躁动等不良反应。经查阅有关文献获知[1],在临床小儿手术中实施联合麻醉可使麻醉的效果得到提升,亦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基于此,现就本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儿采取两种不同麻醉的可行性展开分析,表述如下。

1.资料、方法

1.1常规资料

本研究100例患儿均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样本入选时间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均分成两组,参照组24例女,26例男;年龄均值(5.35±2.16)岁;其中10例尿道修补术,23例疝气修补术以及16例阑尾炎切除术。干预组23例女性,27例男性;年龄均值(5.52±2.20)岁;其中9例尿道修补术,22例疝气修补术以及19例阑尾炎切除术。所选患儿对本次研究所用麻醉药物均可耐受,无手术禁忌证;将严重肾、心、肺和肝等患儿排除。两组临床基础性资料(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比较后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研究要求(P>0.05)。

1.2方法

两组术前六小时均采取常规禁饮禁食措施,同时于术前0.5h给予阿托品0.02mg/kg联合鲁米那2mg/kg行肌肉注射治疗。待患儿入室后,给予氯胺酮5mg/kg行基础麻醉,建立静脉通道,经监护仪行手术监护。在此基础上:

参照组:单纯采取氯胺酮麻醉,即给予患儿氯胺酮0.25mg/kg静脉注射。

干预组:在上述麻醉前提下联合芬太尼麻醉,即给予芬太尼1ug/kg麻醉。

若患儿需采取下肢与腹部手术,可采取氯胺酮亚麻醉剂量联合芬太尼椎管内辅助麻醉:对患儿先行椎管阻滞,穿刺置管成功且抽吸无脑脊液与血液后,给予3ml7mg/kg与肾上腺素1:20U的利多卡因1.5%,观察5min左右后,若未出现不良反应可依照手术方式给予适宜的麻醉剂量;对于需行上肢手术治疗者可实施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麻醉,并给予芬太尼行神经组织辅助麻醉。依照患儿具体情况选取患侧肌间沟或者腋窝麻醉,待穿刺成功后将0.3mg0.75%或1.5%至0.5mg/0.75%或1.5%的利多卡因一次性注入。

1.3效果评价(观察)

观察指标:对两组麻醉药物(氯胺酮、芬太尼)应用的剂量、手术用时以及苏醒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所收集数据纳入SPSS23.00,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x-±s)和(%)表示,t检验与卡方检验差异,P<0.05表示对比差异明显。

2.结果

干预组麻醉效果优于参照组,苏醒时间与参照组对比明显较短,P<0.05,两组数据比较后有显著性差异(详细数据见表)。

3.讨论

与成年人相比,小儿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较低,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选取麻醉药物需慎重。当下小儿局麻理想药物为氯胺酮,其属于非鸦片类的麻醉药物,对丘脑内侧核可产生选择性抑制效果[2],同时对脊髓网状结构束上行传导阻滞,使其邻近系统产生兴奋刺激;此外,这种药物还具有起效迅速的优点,通过肌内注射5分钟后,血药浓度可升至最高峰,同时在进入至血液循环后,多数药物可进入至脑组织,于周边组织快速分散,最终在肝内生物转化,产生去甲氯胺酮[3],使患儿神智恢复后维持长期嗜睡状态,并代谢为无活性的化合物,通过肾排除。值得注意的是,氯胺酮单用时需给予大量药物以使麻醉效果得到维持,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较高。

芬太尼属于阿片类受体激动剂,麻醉镇痛效果强大,将其与氯胺酮联合使用,可发挥出协同作用,减少苏醒时间,降低术中精神异常、呼吸不畅以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保障患儿手术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麻醉剂量少于参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提示干预组采取的麻醉措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总之,在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联合应用芬太尼和氯胺酮临床价值高,对减少手术时间、麻醉药物剂量以及提高手术安全性有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晓芸.小儿区域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差异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6):315-316.D

[2]王晓曼.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35-35,36.

[3]毛国华,陈中洪,顾增浪,等.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1(2):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