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肖湘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肖湘梅

肖湘梅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时引入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为期,共挑选患者76例,经临床确诊均为重型颅脑损伤。为其中38例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另外38例则使用循证护理干预,所得数据记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死亡率为0.00%,明显低于对比组15.79%(6/38),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4%(36/38),明显高于对比组71.05%(27/38),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循证护理;效果

颅脑损伤患者通常表现为多症状同时发作,且病情进展速度较快,通常预后质量无法保证,且治疗费用高昂,住院时间漫长,因此需要科学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本文即是研究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引入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研究方法和内容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为期,共挑选患者76例,经临床确诊均为重型颅脑损伤者。对比组中男:23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中最大者79岁,最小者38岁,中位年龄为(52.62±3.81)岁。研究组中男:25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中最大者77岁,最小者35岁,中位年龄为(52.49±4.05)岁。两组患者中均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将76例患者重组为两个小组,每组中均包含38例。为其中一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以体位摆正、口腔清洁、室内卫生清扫、扣背吸痰、冰敷降温、生理指标检测等,所得数据记对比组。另外一组则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所得数据记研究组,具体方法如下:

1.2.1循证护理支持

在科室内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作为领头人开展工作,借助网络数据库、医院内馆藏书籍、期刊论文、教科书等查找关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护理的证据,从而整理出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在根据该类偱证数据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

1.2.2偱证护理方法

首先,在患者入院后需立即为其建立绿色通道,以“先抢救、后缴费”的方式使患者可快速得到救治,避免病情延误。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以输液的方式纠正电解质、酸碱度以及水平衡,并给予口腔清洁处理、吸痰以及给氧护理等,对患者的各项基础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和记录,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治疗药物。其次,患者急救过程中为其提供低温护理措施,即利用亚低温对脑组织进行干预,从而降低脑组织的活跃性、降低脑组织细胞耗氧量,从而保证患者脑水肿等临床症状的减轻。第三,调整患者床头角度,以15°到30°为宜,以免颈部血管受到压迫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起到稳定患者血压的作用[1]。第四,保持患者病房内空气的流动程度,如患者存在呼吸障碍时可提供人工输氧,此时供氧氧分量应高于11Kpa,由此可辅助降低颅内压强。如患者合并癫痫症状,则需要在其牙齿间防止软垫,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同时也避免咬伤自己的舌头[2]。

1.2.3并发症循证护理

首先,重型颅脑损伤患经常会出现高热症状(体温超过40℃),其不仅会增加炎症反应的危害,而且还容易引起脑组织过热。为了预防此类病症,在护理时应每隔0.5h查看降温毯与患者皮肤接触位置的颜色变化,每隔1h更换一次降温毯的位置,在避免皮肤压伤的同时也可均匀地降低患者体温。与此同时,还需要为患者提供酒精擦拭、冰敷等多种物理降温方法,并观察降温处理时四肢末梢神经血液流动情况,以免形成血栓。

其次是对肺部感染进行预防性护理,如患者入院急救后仍在短期保持昏迷状态,则其呼吸功能必然减弱,此时要为其采用平卧仰卧位,且头部需偏向一侧,如患者具有明显的误吸症状则需切开气管进行插管供氧。每隔2h为患者翻身和扣背,帮助其呼吸道内的痰液外排,并对口腔内淤积的分泌物进行及时的处理,以免被误吸入肺部。如患者已发生肺部感染,则需要立即采取经气管的肺部灌洗护理,降低感染的发展程度[3]。

第三,对压疮进行有效的预防,采用定时更换体位,擦拭受压部位皮肤的方式,降低皮肤受到的压迫力,并减少其被细菌感染的几率。

1.3满意度调查方法

采用主观评价方式,选择一张空白的A4纸,在上面做长度为10cm的线段,每1cm代表1分,患者在相应的距离线段内做“√”。其中9分到10分为非常满意、5分到8分为较满意、4分及以下为不满意[4]。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x2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如下表格:

上表显示,研究组各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死亡率为0.00%,明显低于对比组15.79%(6/38),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时的护理十分重要,由于其会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临床致死率、致残率均非常高。循证护理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方式,其根据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进行研究和整理,从而制定针对该类疾病的循证护理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予以干预。其中并发症护理较为重要,肺部感染类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模糊,使得呼吸、吞咽、咳痰等反射均明显降低,使得分泌物在气管内难以排除,因而形成了肺内感染情况,需重点进行护理。高热则是由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增强所导致的,加之患者体内血流量下降,体温调节功能也降低。压疮是由于长期卧床修养,使得局部皮肤受到过大的压力所引发的局部感染症状。对这些病症均采用循证护理就可在根源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各种并发症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死亡率[5]。

参考文献:

[1]张继红.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09-110.

[2]张丽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2):69.

[3]肖莹莹,李柯芬,尹淑静,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5(15):173-174.

[4]张朋真,田晓艳.循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状态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8):102-103.

[5]陶春芝.循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7(03):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