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镜下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76例报告

/ 1

经尿道膀胱镜下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76例报告

陈景琳

陈景琳

【中图分类号】R6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22-02

我院自1998年6月以来,采用“沈大牌”膀胱碎石镜直视下钳夹碎石治疗膀胱结石7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本组8例膀胱结石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7~78岁,以排尿困难及排尿刺激症状为主,间有尿痛或血尿。其中3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神经性膀胱2例,外伤后截瘫所致1例,另2例为脑血管意外后。其中1例37岁患者为结石嵌入后尿道。异物致结石1例。术前检查尿道无明显器质性梗阻,B超及X线泌尿系平片显示单个或多个膀胱结石,直径均小于2.5cm,最小仅为0.9cm。

1.2治疗方法给予硬膜外麻醉(较小结石者给予尿道黏膜表面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先置尿道膀胱镜,冲洗液灌注充盈膀胱,观察结石数目、大小、位置,如无膀胱其他病变,更换膀胱碎石镜,直视下张开碎石钳,夹住结石后旋转镜体180°,使钳口向上,缓慢持续用力使之夹碎,过大、过硬者,从边缘逐渐钳夹咬碎,使成直径小于0.3cm砂粒状,用Eilk冲洗器冲出碎石。其中前列腺增生明显者碎石后行TURP,后尿道嵌顿患者,先用金属尿道探子将结石送入膀胱后行镜下碎石。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有明显出血及行TURP患者,术后还要留置导尿并给予止血药物,冲洗膀胱,保持尿液引流通畅。仅行镜下碎石且无明显出血者,嘱多饮水,增加尿量即可。

2结果

本组74例患者一次碎石成功,术后排尿通畅,排尿困难及尿道刺激症状解除。1例因镜检发现膀胱憩室内结石而行开放手术憩室切除取石,术后恢复好。另1例因术中置钳时造成穿孔刺破三角区而行开放手术修补裂伤口、取石,行膀胱造瘘术,耻骨后引流,术后持续倒尿并冲洗膀胱,1周后拔除导尿管,排尿困难且尿道刺激症状明显,给予解痉药物效果不佳,保留造瘘管达6周之久,症状缓解后拔造瘘管出院。全部病例出院后随访1~6个月,排尿正常,复查B超X线泌尿系平片,未见膀胱结石。

3讨论

经尿道膀胱镜碎石术是在膀胱镜直视下,通过各种碎石器进行碎石,主要有机械碎石、液电碎石、超声碎石、钬激光碎石、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好,但由于受仪器设备、资金等影响,基层医院大多采用机械碎石为主。对于成年膀胱结石无尿道器质性梗阻患者,均可以在镜下碎石而取代传统的膀胱切开取石术。机械碎石受器械影响,仅适合于直径小于2.5cm的成人膀胱结石且无尿道器质性梗阻患者,未成年人膀胱结石还是以传统手术治疗。我院所用沈大碎石钳,虎爪弯度较大,虽能增加力度,但在置入尿道时对尿道损伤较大,后来我们对其稍加修整减小弯度,单仍欠理想。对于合并尿路感染者宜先控制感染,否则易招致感染扩散。

膀胱镜下碎石操作虽然简单,但必须由有熟练操作经验的医师进行。本组上述手术损伤就是因年轻无操作经验医师所致,今后应引以为戒!所以不仅术前详细了解病情,术中更要操作动作轻柔,有阻力时切忌使用暴力强行进入,以免损伤尿道、膀胱甚至穿孔,碎石前一定要充盈膀胱,以免夹住膀胱黏膜引起出血或撕伤,直视下夹住结石后翻转碎石钳能有效避免钳伤膀胱黏膜。如术中损伤尿道、膀胱,应果断停止碎石而改行相应手术及有效治疗手段,单纯损伤膀胱黏膜引起较多出血影响视野的,也应停止碎石,冲洗血块,保留导尿管引流,以免盲目碎石引起更严重并发症。

作者单位:362400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铭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