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稳压汤结合身心调理治疗波动性高血压48例

/ 2

自拟稳压汤结合身心调理治疗波动性高血压48例

李桂元1王文宏1张世勤2韩俊丽2

李桂元1王文宏1张世勤2韩俊丽2

(1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门诊部河北邯郸056001)

(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内科河北邯郸056002)

【关键词】稳压汤身心调理治疗波动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025-02

因西药的服用便利常常为高血压患者所首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虽然规律用药,部分人血压却常常高低波动明显,给医者、患者带来了不少困惑。通过观察病例和分析病因病机,发现这部分患者中中年患者较多,他们普遍存在工作或生活上的较大压力,或者存在家庭婚姻等不良情感的刺激,致使情志不遂,肝郁化火,引动风阳,上扰清空,血压随情志波动而高低无常。自2010-9—2013-9,我们采用自拟稳压汤配合身心调理,治疗波动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并随

机设立对照组45例单纯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93例均为邯郸市第二和第一医院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1岁,平均病程12.5年;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岁,平均病程12.4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1.2.1诊断标准西医高血压病诊断依据参照《实用内科学》[1];

中医诊断依据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2.2纳入标准原发性高血压分期为I、II期,规律服用西药降压药物,隔2日测量血压5次以上,收缩压波动>20mmHg或(和)舒张压波动>10mmHg;中医辨证为眩晕、头痛或不寐,证属肝郁化火或兼肝阴亏虚者。全部患者入组之前停用一切降血压药1周,让患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要求。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选用西药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00)5~10mg/次,每日1次口服,15d为1个疗程。

1.3.2治疗组

1.3.2.1嘱患者劳逸结合,每日参加文体活动1~2小时,争取保持情绪相对稳定轻松。

1.3.2.2治则:解郁凉肝,平肝调压;方用:自拟稳压汤加减。药物:柴胡12g,郁金12g,合欢花18g,丹皮12g,栀子9g,淡豆豉12g,当归18g,钩藤15g(后下),石决明21g(先煎),天麻15g,夏枯草9g,白芍18g,菊花12g。阴虚较重者加生地黄、女贞子;心烦不寐者加丹参、夜交藤。药量因不同病人而异。日1剂,水煎取汁儿250mL,分温再服。15d为1个疗程。

1.4观察方法2组均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和不良反应例数。并在治疗的第15天,20天,25天和30天的上午9:00左右(诊室内休息10分钟以上)分别测量、记录血压数据,最终统计患者血压波动范围。

1.5疗效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至正常范围或下降≥20mmHg,收缩压下降至正常范围。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mmHg~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

观察4次测量结果稳定:舒张压波动范围≤10mmHg,收缩压波动范围≤20mmHg;不稳定:舒张压波动范围>10mmHg,收缩压波动范围>20mmHg。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4832(66.67)13(27.08)3(6.25)42(93.75)对照组4529(64.44)14(31.11)2(4.44)43(95.56)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降压效果相当。

2.22组降压稳定性、不良反应比较见表2

表22降压稳定性和不良反应比较例(%)

组别n血压稳定血压不稳定不良反应

组别n血压稳定血压不稳定不良反应治疗组4846(95.83)2(4.17)0(0.00)对照组4542(93.33)3(6.67)2(4.44)由表2可见:2组降压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降压稳定性相当。不良反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除了与遗传有关外,与现代生活和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关系密切,这些因素使血压平衡调节机制受到破坏,导致患者细胞内Ca2+增多,血管平滑肌张力增加而致血压增高。持续平稳地控制血压达正常目标水平,对延缓和阻止靶器官损害有着重要意义[3]。我们使用被广泛应用的具有生物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的第三代Ca2+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作为对照组来降血压,与治疗组对比观察。

高血压病从症状学讲属中医学范畴中的眩晕、头痛、不寐之列。“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中医五志七情,“五志化火、七情内伤”皆指不良情志刺激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除了嗜食肥甘,饮食不节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外,当今时代,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中年人承担着家庭和工作的多重负担,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忧郁愤怒或悲伤无助,导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上扰清空则头痛、眩晕;肝火引动心火,扰乱神明则心烦不寐,均是高血压病的便随症状。相关研究发现:恐惧、焦虑时肾上腺素分泌相对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而使收缩压明显上升;愤怒、敌意时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则导致舒张压升高。二者均可引起血压增高,情绪的波动则引起血压的波动。自拟稳压汤以“养阴解郁,凉肝平肝,稳定血压”立法,精选中草药:柴胡、合欢花、郁金香疏肝解郁,调节并稳定情绪;栀子豉汤走三焦,配丹皮入心肝而泻火除烦;当归、白芍养阴柔肝恢复其疏泄、条达之本性,可使人获得稳定的情绪;石决明、天麻平肝潜阳,配钩藤、夏枯草清肝解郁降血压[4];菊花疏散肝经风热而清利头目。阴虚著者加生地、女贞子;心烦不寐著者加丹参、夜交藤。诸药合用发挥条畅情志、柔肝平肝、降压稳压的作用。

身心调理即每日1~2小时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和完善五脏六腑功能,更重要的是让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研究证实:情绪稳定,使来自大脑皮质的神经冲动减少,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活动减弱,不仅使血压有所下降,而且使人们获得相对稳定的血压。

由此可见,自拟稳压汤配合身心调理治疗高血压波动不稳患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实践证明,经过此法治疗的患者在获得相对稳定的血压并停止使用中药后单纯服用西药降压药物都会维持相对稳定的血压。因此,其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3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3]史瑞华,高振华,张桂英。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0)

[4]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84:19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