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本导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循本导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李健

广东斗门区少年业余体校李健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而语文素养的根体现在哪呢?当然是循本导源,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涵义,积累语言文字材料,掌握文本的各种表达形式,发展语言能力,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其中,“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目标,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充分体现了。

一、循本导源,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艺术化了的语言,也就有了欣赏、审美的价值。课文资源不仅仅是阅读教学中表现形式和语言形式的载体,也是一篇篇具体的写作指导教材。语文教学中“读”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消遣,也不是为了研究,而是在于积累。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吸收、体悟作家情感思想,汲取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过程,融化成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才能再把这些积累汲取的“营养”,迁移运用到口语交际和作文之中,富有个性地表达出来,成为自己的精神产品、思维结晶。

文本佳作,经典突出,表现手法高超,有许多适宜中学生学习的东西。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慢慢从字、词、句、篇、结构等各方面赏析字词运用的精妙之处,多角度地品味语言的魅力,并能把握句式结构的表达运用,转化成能力的提升。这样长期的课堂阅读训练,必定能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欣赏文学语言的能力,为积累提升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文本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和谐统一,体现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往往比较注重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而忽略对表现形式的关注。以此为目标的语文教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老师的思想灌输,而不能真正提升到对文本的主动欣赏,或者是根本不懂得如何赏识文本,常常出现“了然于心而不能了然于手和口”的情况,对优美的句子视而不见,或者觉得很美,又说不出美在哪儿的现象。这样,语文素养从何而至?语文的学习能力又如何得以提高?

回顾十年教改的新理念,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确实给沉闷的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但是那种脱离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弃训练的语文课堂,虽然人文性张扬有余,但是工具性不足,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偏离了语文的特质,应该加以甄别、矫正,加以正视。

文学作品的形式作为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包括两个紧密相联的方面:一是作品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排列方式,如炼字、遣词、造句、修辞等表达技巧,以及记叙、抒情、说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一是与内容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式,如体裁、结构、详略、层次等。对于语文阅读课堂来说,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即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还要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偏颇于那一个方面,语文教学都是不完整的,都值得反思。只有把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和谐统一,只有把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和谐统一,理性回归,才能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

三、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促进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的提高的

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传承人类的智慧,是各学科共同的任务,但是将思维和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训练的,则是语文学科特有的责任。语文学习的显性表现就是听、说、读、写,但这方面能力的高低主要是由学生思维水平决定的。无论听读,还是说写,都要经过学生一系列、多层次的思维分析过程。语文学科正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来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的过程,就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过程,借助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才能落实的思维过程。比如:写景物的课文,作者是怎样选取观察角度的,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写具体的?写事的记叙文,作者是怎样将一件或几件事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记叙的?写人的记叙文,作者又是怎样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肖像等塑造人物形象的?再比如:作者在具体描写中使用了哪些准确、生动、鲜明的语言,这些语言在表情达意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这些,都应该成为引导学生阅读、审美与写作的教学目的。

教材中所选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不仅是语言的典范,而且是思维的典范。这些作品映射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是促进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的重要载体。

四、提升课堂实效,培养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策略与实践

1.依据文本类型,确定合宜正确的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把语文教材里的选文(课文),鉴别出四种功能,即“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任务,让学生把握“定篇”、“样本”和“例文”的文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名家名作。如《背影》的开篇点题法、《我的叔叔于勒》的层层设疑法等等,都有助于学生在习作中做巧妙地借鉴和运用,提升写作水平。“用件”就是离开课文作读写听说的延伸,通过语文综合性训练来设计合适、准确的教学内容。

2.指导阅读方法,寓体会表达形式于理解文本内容之中。

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时,应该考虑侧重于文本表达形式的教学。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把理解文本内容和品读表达形式和谐统一,有机融合,才能呈现出高效的课堂。如在教学《春》一文中的[春雨图]部分,教师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是如何描写春雨的特点,之后又是怎样用大量的笔墨写雨中的树叶、雨中的人、雨中的房屋,从侧面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通过教师层层深入的问题引领,学生从关注课文写了什么,到慢慢关注“课文怎么写的”,从“感受雨的特点”,到慢慢发现课文抓住了雨的特点,用了哪些优美的词语来表达,最后,教师再总结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学生从对文本语言、事物形象的感性认识中,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事物的外部形象,更收获了如何抓住特点,用优美的词语描写外形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这样,文本对指导学生的写作的良好效果就立竿见影了.

3.善用比较,寓渗透写作方法于领会表达形式中。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的达成,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中逐步培养。每当学生“了然于心却不能了然于口和手”的时候,教师不妨借助教材提供的例子,通过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审美的思维框架,寓渗透写作方法于领会表达形式中。

4.运用迁移模仿,寓仿写训练于学习表达形式中。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学中可以把模仿表达形式和进行语言训练有机统一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文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是学生模仿的最佳样本。阅读教学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水平。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我要求同学们改写课文的结局——《我的百万富翁叔叔于勒》。学生在迁移和模仿的过程中,拓展了想象思维的空间,展开大胆的想象,并在创作中掌握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写作手法。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强化语言文字训练,重视引导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