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进展

李先斌

李先斌

(广西贺州广济妇产医院广西贺州542800)

【摘要】米非司酮是在1981年[1],法国公司研究出来的在受体的水平阻断孕酮的作用的抗孕激素药物,抗早孕的作用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米非司酮研究的步步深入,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医务工作者已在早孕外的其他方面广泛应用,本文就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科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351-02

米非司酮,商品名:含珠停,息隐。是世界上合成强效的第一个抗孕激素药物[2],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早孕的治疗。对<49天的早孕能够有效的终止,受到患者的欢迎。近年来,国内外的科学家[3]不断的研究,使应用范围也不断的扩大,除了可以终止早期妊娠外,对中期孕妇的引产、过期妊娠作用也良好,在子宫内膜的异位症和子宫肌瘤中也逐渐应用。本文就米非司酮临床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1.终止妊娠

米非司酮能够安全用于有刨宫产史、多胎史、子宫畸形等高危妊娠和其他有并发症的早期妊娠。[4]主要是因为此药物并不能够引起强力的宫缩,如果单独使用很难达到完全流产的效果,所以临床上一般是和剂量比较小的米索前列醇合用,使完全流产率达到90%以上,并且使米索前列醇不良反应减少,这两种药物配伍是临床用于药物流产最佳配合,效果较好。

1.1终止早期的妊娠终止早期的妊娠是米非司酮最成熟、最早的临床应用,在WHO(世界卫生组织)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中[5],提倡米非司酮的用法是每日25mg,分三次服用,第四天用米索前列醇400ug纳入阴道,这样可减少口服导致的恶性、腹痛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多次使用药物流产的患者,再次使用此药物并不影响流产的效果,但是完全流产率会随着妊娠天数增加和妊娠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妊娠天数>50天的患者尤为明显。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时间延长和出血量的增多,目前这些不良反应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还要求育龄女性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1.2终止中期的妊娠和以往传统的用利凡诺引产比较,用米非司酮合用米索前列醇的方法有效、安全、简单、痛苦又小等特点,就算是流产没有完全,使用清宫术要比大月份的钳夹术好做的多。临床试验证明[6],口服200mg米非司酮合用不同剂量的米索前列醇在终止10~16周的妊娠中,成功率高达94%。如果终止妊娠就算是失败,再用其他的方法也绝大部分能够成功,此药物可以促进宫颈的成熟并能够使宫颈扩张,所以目前已成为很多医院进行终止中期妊娠的首选方法。但有禁忌症,各类疾病急性期、器质性病变、生殖道畸形、生殖道损伤、胎盘早剥、胎盘低置、支气管哮喘以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1.3终止晚期的妊娠宫内死胎或过期流产[7],米非司酮能够经过胎盘屏障使子宫对催产素敏感性增加,诱发宫缩,宫颈扩张,促进分娩。米非司酮一般每日25~100mg,连用2日,总量为200mg,米索前列醇一般用50~100ug,引产效果和促进宫颈成熟作用比用小剂量催产素静滴要好,但需要注意,米非司酮可能使胎盘血液的循环供应不足,致使胎儿脏器缺血和缺氧,慎重考虑此药对婴儿的健康影响。至于死胎的,米非司酮合用米索前列醇,通过扩张宫颈,能够缩短死胎排出的时间,效果良好,优于传统处理方法。

2.用于避孕

使用低剂量的米非司酮可以影响子宫内膜发育,在不影响排卵的情况下,阻止植入窗的形成,具有选择性避孕作用。在排卵前用米非司酮能够使排卵推迟,在黄体期使子宫内膜的发育受到抑制,所以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的避孕作用还在研究中。

米非司酮还是一种安全、简便及高效的在性交后的避孕药,在缺乏保护性的性交后的72个小时内应用,每人每次10mg就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副作用较小。目前我国国家计生委和WHO、创意基金会正在合作,进行最佳剂量、有效时间等多中心的研究中。

3.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

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的作用,很多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实[8],在动物、人体、体内和体外的研究都表明,此药能够抑制内膜的增殖,使内膜血管生成减少,内膜的螺旋动脉萎缩,最终子宫内膜变薄。另外,米非司酮能够使异位的和正常的内膜PR、ER表达降低。在大鼠的子宫腺肌瘤的研究中证明[9],此药可以减小腺肌瘤血管的面积与最小轴,抑制腺肌瘤的生长,使血管萎缩。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的内膜异位症的用量是:每日25mg,1疗程是3~6个月,可以减轻非经期盆腔疼痛和痛经,使小部分的患者的子宫体积也缩小,但是停药后,子宫又逐渐恢复,让米非司酮治疗腺肌病和子宫内膜的异位症受到限制。

4.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

子宫肌瘤是在育龄妇女的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的肿瘤[9],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和女性的激素有关,雌激素为子宫肌瘤产生和生长的重要因素。最近的研究又说明,孕激素和其受体也能使肌瘤增殖,增加体细胞的突变,导致肌瘤的生长。米非司酮可以通过受体的水平来拮抗孕酮的作用,让子宫肌瘤细胞和血管发生程度不同退行性改变,肌瘤缩小。不良反应轻微。推荐剂量为:每日10~12.5mg,连用3个月。但是停药后子宫肌瘤容易复发,所以不能完全代替手术的治疗,故比较适用于手术前给药、和将近绝经的患者。对肌瘤较大、年轻、不孕者也能够考虑使用。注意事项:长时间应用,子宫内膜增生有癌变的风险[10]。在我国,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还没有完成,所以目前这两种药物的适应症在我国并没有正式批准使用。

5.用于异位妊娠的治疗

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中,有可观的临床意义和使用前景。此药物在不破坏输卵管的情况下,能够杀死胚胎组织,保持输卵管的通畅。比较适用于输卵管妊娠的破裂型和异位妊娠的未破裂型。用药剂量为:首次口服米非司酮100mg,以后改为50mg,2次/d,共服用6次。此药治疗异位妊娠建议越早越好,安全简便,效果满意。但患者要在严格检测的条件下进行。

6.小结

近年来,米非司酮在恶性肿瘤中也开始应用,但是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疗效。也有应用于更年期的功能性宫血治疗和产后胎盘严重粘连的治疗等,这些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来证实。

总之,米非司酮本身是一种合成抗孕激素药物,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明确了此药的临床应用和进展对我们继续开发新用途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在用药的过程中,考虑治疗作用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长期用药的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和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晓明,张素玉.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与新进展[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4(16):461—463.

[2]张红彦.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29(2):201—202.

[3]蔡美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和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2013,6(6):68—39.

[4]李瑞雪.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2013,24(24):231—233.

[5]沈跃瑛.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应用[J].中国药业,2012,22(22):23—24.

[6]杜爱丽.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0):323—325.

[7]SarkarNN.Thepotentialofmifepri~one(RU-486)asRnemergencycontraceotiveptivedrug[J]..ActaObstetGynecolSeand.2012,84(4):309-311.

[8]SpitzIM,ChwaliszK.Progesteronerceptormodulatorsandprgeateroneantagonestsinwomenshealth

[J].Stemid8,2012,65(10):807—815.

[9]EisingerSH,MddmmS,FiscellaK.etal.Low-dosemifepristoneforuterineleiomyonata[J].ObstretGynecol,2013,101(2):243—250.

[10]陈冬云.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2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