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罗建斌

罗建斌(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原则、方法为思路,论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的具体作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体化为项目教学的课程建设思路和作法,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项目教学实践

0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其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典型的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岗位能力形成培养为目标,构建体现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专业课程,为培养适应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课程的原则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落实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体现出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职业能力强调的是从事某一职业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能力,即在复杂的工作情景中进行计划、采取行动并最终对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的能力。职业能力不等同于操作技能,工作过程也不等同于操作过程,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至少包括计划、实施和检验三个阶段,操作只是在工作任务的实施阶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工作过程建立起来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必须系统地分析工作过程,必须全面理解工作过程的要素,即工作对象、工作工具、工作方法以及社会、企业、顾客、受教育者、法律或职业标准对工作所提出的要求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选择,其宗旨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职业教育课程要想体现其职业性,课程内容必须直接以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与工作情境相关的工作过程知识为主,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其次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的序化。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按照工作过程环节来编排和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序化。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课程的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构建具体流程如下:

2.1基础调研和分析阶段要明确专业设置、专业内涵、专业定位,明确按照职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建设的基础。主要任务是了解市场需求,明确专业方向和专业内涵;了解岗位需求和用人需求,明确人才定位、人才规格;了解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与要求;了解教育与培训现状,分析问题根源,提出课程开发的对策和建议。此阶段工作主要由一线骨干教师完成。

2.2典型职业活动调研分析阶段典型职业活动是在职业活动中对于完成产品或项目起重要作用、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的工作。这些活动既具有该职业的典型职业特征,体现综合化的、完整的工作过程,同时又具有促进该职业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每一项典型职业活动的完成都要经过明确任务、收集信息、制定计划、进行决策、组织实施、过程检查、结果评估七个环节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具有特定的结果。典型职业活动调研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这个阶段要确定职业岗位的典型职业活动,并对典型职业活动的职业特征,从典型职业活动描述、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器材、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以及职业资格标准8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这是课程开发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进入专业核心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此工作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专家的作用,校企合作共同完成。

2.3专业课程结构设计阶段依据典型职业活动分析进行专业课程结构设计,要遵循课程具有教育价值原则;以工作过程逻辑排序,要按照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原则、理论实训一体化原则。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开发的难点。此阶段工作要充分发挥课程专家和企业专家的作用,骨干教师、教研人员和课程专家共同研究设计课程结构。

2.4专业课程标准制定阶段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重要文件,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与教学方案相配套,是师资、教材、教学资料、教学设备配备的依据,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完善的课程标准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组织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专业标准的统一。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与任务、参考课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标准、教学实施建议等内容。此阶段工作主要由骨干教师和教研人员共同完成,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论证,以确保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5专业课程标准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制定好课程标准后就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过程,并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验收。课程教学是具体课程标准的执行过程,即教学实践。课程验收就是对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可以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行,也可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考试考核。

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以建构主义的学习原则为基础,把知识的获得视为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从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的实施及工作成果的评价,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成,项目教学法即是其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是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来组织教学的。下面就该课程教学我们的教学作法进行具体阐述。

3.1调研我们在设置该课程时,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教师学生利用假期、实习时间对企业走访进行问卷调查和咨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等方法,对山西省等全国十多个省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职业岗位素质和技能要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求是:网络系统规划安装与配置,网络工程施工与管理,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系统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主要有网络安装与调试、网络管理、网站设计与维护、网络应用能力等。根据调研结果,经过省、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的共同论证和指导,我们确定该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熟悉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络的规划、组建、管理和维护,掌握INTERNET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具备良好职业道德,适应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和维护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2根据典型职业活动设计教学项目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岗位的典型职业活动有: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招投标、网络工程实施与调试,网络工程验收等工作任务。但这一典型职业活动包括很多内容,不可能一下完成。为此必须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划分为一个个工作项目分步实施完成。经过明确任务、收集信息、制定计划、进行决策、组织实施、过程检查、结果评估七个环节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一个工作过程都制定一个项目进行教学,从而完成整个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如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的招标与投标设计为一个教学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收集的用户需求信息,分析用户需求,查找资料,制定投标方案和标书。还有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实施方案也可设计为一个教学项目,要求学生制定一个详细施工方案并书面报告。除对文案设计成教学项目外,还可以对网络具体实施工程的技术工作设计成教学项目,如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为一个教学项目,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软件与协议配置等都可以设计成教学项目,这样做就可以将网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成一个教学过程,避免了网络理论知识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使学生在完成一个工作任务项目的同时,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学到了实践技能,又能将理论实践联系在一起,获得了工作过程中的隐性知识。

3.3制定课程标准评估课程设计教学项目在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仅有教学项目设计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对教学项目的结果进行评价,对每一个教学项目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完成教学项目情况进行评估,这样才能保证用教学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效果和教学质量。如对学生制定的投标方案标书进行审议评价,指出其出现的错误。对学生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评价,指出方案中存在的不符合网络工程要求的内容进行改正。

通过评价教学项目法的教学效果,使教学质量真正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使培养人才真正实现与企业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就业,一毕业就能够顺利工作,成为工作骨干人才。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山西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办十多年来,从最初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到今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该课程经过不断整合,教师不断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有很大作用,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可和好评。

参考文献:

[1]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

[2]谢锦平.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作者简介:

罗建斌,副教授,硕士,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管理工程系副主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计算机专业学科带头人,山西省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