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PDCA循环法在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应用

史馨霞1胡刚银2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药剂科新疆奎屯833200)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医务科新疆奎屯833200)

【摘要】目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管理模式。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结果:2016年上报数量和质量有了提高。结论:PDCA循环法可以不断地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PDCA循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117-02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发现药品质量问题、用药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借助我院争创三级甲等医院和团级医院一级甲等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审的契机,利用PDCA循环法,重点对第七师十四家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数量、质量进行干预和管理。同时确定重点监测品种,建立干预、预警机制,并有效实施,在ADR/ADE监测工作中形成了一套管理模式,现汇报如下。

1.资料来源

第七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ADR中心)设在我院,采用PDCA管理模式[1],对ADR中心十四家医疗机构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作为参照组。将2016年落实改进措施后的情况进行评价,作为对照组。

2.PDCA循环管理办法

PDCA管理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其由美国质量专家戴明先生提出,PDCA管理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把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划为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处理)四个阶段。

2.1制定工作计划

2.1.1首先分析现状,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心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查医疗机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医师护士药师上报意识淡薄;②药品不良反应有漏报现象,上报数量少;③报告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有:报告表填写不完整,有缺项;先后使用两种药物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两药填写在一张报告表上,在监测网上只报告了一次,应分开报两次。如某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第二日出现腹泻不适症状,停药,第三日换用瑞格列奈,晚上出现心慌、手足颤抖等不适症状,停药,两种药物和起来只报了一次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不准确;发生ADR体征描述不详细;报告中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不填写怀疑药品使用的溶媒;不良反应过程描述简单;怀疑药品分析不明确;不良反应名称不正确等问题;④部分ADR过程未记录到患者病例中;⑤未建立ADR上报奖励机制;⑥未制定本医疗机构工作目标;⑦上报流程复杂;⑧未及时对用药错误进行干预。

2.1.2产生问题的原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①医护人员未意识到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性;②对上报时限不了解,认为当时不报就已超过上报期限;③报告人员对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的质量要求未完全掌握;④部分医生担心会追究责任,不愿意将药品不良反应如实记录到病例中;⑤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的主管领导对此项工作不重视,未制定工作目标;未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上报药品不良反应;⑥上报工作流程不结合医院实际,流程多年不改进,医务人员认为增加了工作负担;⑦信息化系统较落后,不能将检索药品不良反应的软件嵌入到医生工作站,抓取相关信息;⑧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有的属于药品不良事件,如小儿用药超量、中成药制剂滴速过快、两组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使用前后未冲管,药学专业人员未对药品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分开管理。

2.1.3制定整改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如下:①加强对医师、护士、药师的培训,由监测中心负责,每年召开一次ADR报告评审大会,聘请专家讲课;②在卫生局每年的医疗质量检查中,由三级医院的药学专家对每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药品ADR的培训,并抽查病例,检查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是否如实记录到病例中;③印制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个医疗机构;④发放调查问卷,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⑤对积极上报的医疗机构和上报负责人给与奖励;⑥结合单位实际,简化上报流程;⑦制定工作目标;⑧建立本医疗机构上报信息平台。

2.2实施阶段

第七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按照整改措施主要做了如下工作:①2016年8月15日召开了一次十四家医疗机构集体培训,要求主管领导、药剂科负责人、药学上报员必须参加,聘请兵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讲课;同时将这十四家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报告表中存在问题做了集中反馈;②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2]的要求:将患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如实记录到病例中,调查患者病历,按每个医疗机构上报不良反应报告数的60%抽取病例,对报告数量小于10份的医疗机构,每份都查;③印制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知识手册,下发到每个医疗机构;④对调查问卷上的问题进行汇总,制作解决问题的课件,到每个医疗机构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培训;⑤将我院的奖惩制度发给每个医疗机构作参考,制定本医疗机构的奖惩制度;⑥从新制定上报流程,对全院医务人员公布报告电话和手机,24小时都可以上报;⑦按本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数的20%制定本年度报告目标数量,再按科室编制床位数的20%制定科室上报数量。⑧建立本医疗机构上报信息平台,方便医务人员及时上报。⑨中心设计了用药不良事件干预表,统一下发到每个医疗机构,要求药学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干预;⑩确定2017年重点监测品种。根据2016年中心收到的报告,确定注射用头孢呋辛和注射用炎琥宁两种药物作为2017年重点监测品种。

2.3检查

由中心每年派药学专业人员到各医疗机构进行实地检查。我中心设计了检查表,根据表中内容逐项检查。

2.4处理

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汇总分析,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3.结果

十四家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目标数合计为225例,2015年全年中心收到报告173例,报告表质量评分平均为72分;2016年全年中心收到报告367例,报告表质量评分平均为82.3分,详细情况见表1。

4.讨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不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持续改进,2016年与2015年相比,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提高。同时用三级医院的工作模式带动一级、二级医院的工作,及时对一级、二级医院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干预,起到了不良发反应监测中心的作用。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办公室每季度汇总上报的不良反应,出版一期不良反应通讯,在第七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QQ群上发布,及时把各医疗机构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预警措施;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在下一个季度进行比较,通过这种不断的循环管理模式,使各医疗机构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MoonJM,ChunBJ.FentanylIntoxicationCausedbyAbuseofTransdermalFentanyl[J].TheJournalofEmergencyMedicine,2011,40(1):37-40.

[2]杨菊花,贺伟,彭守华.应用PDCA循环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实施镇痛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21-422.

[3]谢颖,李笑琴,黄春燕.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19(4):331-332.

[4]唐莲,虞燕霞,周琴,等.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8):4027-4029.

[5]吴晓美,沈苗红.PDCA循环法在医院肿瘤病房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4(10):1687-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