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思考及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液压与气动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思考及改进

郑钢

郑钢(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402160)

摘要:深入地开展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及专业、课程特点,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研究,并尝试运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科技、经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创造”的实践能力成为人们价值实现的根本保障。对职业人才来说,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是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强有力的改革,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技术和高素养的人才[1]。

一、根据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型人才。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自动化生产线、机电、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与保养或操纵工作,由于学校的性质不同以及培养目标不同,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新要求,应针对以上实际工作需要来确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对于高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应侧重于现场实际应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是讲理论,没有实践,学习的知识不能通过实践消化,这样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负担。在《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安排两节理论课,再安排两节实验课,将上两节理论讲的内容,通过实验再作进一步的消化。或者直接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一边讲理论一边做实验。这样学生学习会觉得容易接受。即使纯理论的学习,我们也要彻底打破“满堂灌”模式。作为老师,应多问学生需要学习哪方面的内容,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营造“沟通式”课堂气氛。做实验时,我们采用了“分小组,团结合作”的方式,让班上的同学自己找合适的同学组成实验小组,每组3—5人,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其中信息资源尽可能的要多于完成任务的信息量;学生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进行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理论知识学习,教师作为参与者指导学生进行学习[2]。

三、课件形式多样性

为了更加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也要多动脑筋。课件制作过程中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文字部分和图表,用其制作教学课件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修改;使用Flash软件制作各种体积小、动态效果较好的动画。结合《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特点,要将元件、回路及系统各知识点讲解清晰透彻,所制作课件的内容表现形式一定要生动、全面,以各种方式制作课件素材,采用多种表现手段,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保持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上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元件三维剖切结构图,并标注序号注明组成元件的各零件名称,更能吸引学生注意。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实现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教师的水平不能局限于理论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场操作能力,而且现在的新设备、新技术更新极快,教师的继续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条件好了,但教师的压力反而更加增大的现象。再者,随着学生人数增多,年轻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授课任务,他们本身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应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1.要不间断地组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一线,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现场应用,直接参与液气压设备的组装、维修,及时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学习、讨论、积累经验,具备承担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教学能力。2.实行新教师“上岗培训”制度。要求每位青年教师进校后都要接受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各种岗前培训活动;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通过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治学态度严谨的教师全面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水平。3.“双师型”素质教育培养。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在学院政策支持下,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让专业教师到工厂挂职锻炼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具备技师或工程师资格;另外从企业行业引进高职称技术骨干,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的“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师队伍。4.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为了积极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一系列教改模式,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五、结束语

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尽管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成熟和完善,但确实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上岗即能就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加牢固,实际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促进实训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瑞清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84-86。

[2]马文倩马海国《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定位及一体化教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