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妇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探析

郭素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海南三亚572013

【摘要】目的:研究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在妇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妇科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之后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风险管理主要指对经济损失的风险给予发现、管理、评价并寻求解决对策,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的一种管理科学。在被引入到医院管理之后,主要应用在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并且,风险管理目前已经成为医院护理管理中比较重视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1]。通过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临床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减少医院以及患者的损失。目前我国医院中妇科护理阶段的风险主要有多种因素所导致。其中最主要的为护理人员的护理制度、护理管理制度以及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沟通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妇科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本文对我院200例妇科患者进行了临床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的价值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前,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取得患者及患者家人的同意,患者必须提前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的临床研究,并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且研究对象不患有其他的一些重大疾病,防止对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选择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后,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年龄27-50岁,平均年龄为(38.5±5.36)岁;研究组的100例患者中年龄为26-48岁,平均年龄为(37±4.6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包括妇科常规诊断以及防范感染护理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其主要措施如下:

①识别、评估风险等级。对于妇科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一一甄别,并总结以往发生过的风险事件,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3]。并对最易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等级评估,并对此拟定主要的风险管理项目。②针对风险因素,落实预防以及应对措施[4]。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妇科护理人员要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并针对不同病情变化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当出现安全隐患时,护理人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减少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5]。③在患者入院后,妇科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讲解,积极引导患者配合治疗,并对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日常作息习惯进行正确的指导。

1.3评价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x±S)来进行表示,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则通过x2,得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我们能够发现: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8%,投诉率为2%,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位6.37%。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6&,患者的投诉率为24%,在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6.8%。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其在临床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临床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减少医院以及患者的损失。目前,我国医院中妇科患者在临床治疗阶段中存在着一些风险,在对其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极易发生风险事件,因此,在妇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行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6]。在妇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能够极大地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风险应急能力,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从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率[7]。

本文通过对我院200例妇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进行的临床效果研究,我们能够发现,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其在临床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因此,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在妇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8]。

参考文献:

[1]谢云英.风险防范式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9):206+213.

[2]车海霞.风险管理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7):7399.

[3]徐玉霞,周伟秀.风险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5-6.

[4]张春雨,马静茹,刘薇.妇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8):257-258.

[5]徐鸣,张琼,王娟,等.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19.

[6]王新侠.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8):150-152.

[7]黄灶群.妇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的护理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7):4069-4071.

[8]李娟,李清华.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0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