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尿激酶溶栓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的应用观察

彭露

彭露(新余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新余338025)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109-01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堵塞后处理,保证化疗全过程PICC管通畅。方法回顾2008年8月-2011年8月86例接受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对发生导管堵塞的20例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再通的观察分析。结果20例患者堵塞中,有18例疏通,2例未完全疏通,疏通率达90%,再通时间25+8.5MIN。结论加强PICC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及早溶栓,溶栓后注意观察出血、栓塞等情况,规范使用和维护PICC导管,降低并发症,成功使用PICC,减少患者的痛苦与经济损失。

【关键词】PICC堵塞尿激酶溶栓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为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及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建立良好有效的静脉通路就显得优为重要该技术已应用与临床,特别是在肿瘤患者的化疗中已经广泛应用。导管留置的主要并发症除感染外,则为导管堵塞,为了减少再次插管的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本科室对20例PICC导管堵塞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材料:选用美国巴德国际有限公司生产的单腔PICC导管(4F)。此导管采用医用高等级硅胶材料,这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极佳,长期留置理化性质也不会改变,确保使用安全,可留置1年以上。

1.2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8月-2011年6月,我科51例接受PICC置管术化疗的患者中20例导管堵塞患者,男6例,女14例,年龄25-70岁,导管堵塞发生在置管术后11—106天。

2治疗方法

2.1溶栓药物:尿激酶5000IU/ML

2.2溶栓方法全程无菌操作,稀释好尿激酶备用,取下肝素帽或正压接头,在导管端接一三通管(直端接尿激酶稀释液1—2ML,侧端接空注射器50ML)关闭药液端,开通侧端空注射器,回抽5—10ML空气使导管成负压,关闭侧端,打开药液端,利用负压使尿激酶吸入导管内,最后关闭三通与导管的链接,待15—20分钟后尿激酶溶液与血栓充分混合,用侧端的空注射器回抽,如见回血,抽回血3—5ML弃去,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后正压封管,如仍不通畅,再重复以上操作直至通畅。同时配合挤压PICC导管。切忌先用力推注液体,以免将血栓推入血管。记录再通时间,观察24小时内发生大出血和其他不良情况,并进行交班。

3结果

20例导管堵塞,18例再通成功,2例再通失败拔管,再通率达90%,再通时间25+10.5分钟,未见出血及其他栓塞情况。

4讨论

4.1导管堵塞的原因

4.1.1肿瘤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化疗后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等反应,自主活动时间减少,卧床休息时间增多,血液流动缓慢,致血液瘀滞,已引起导管堵塞。

4.1.2导管长期置于静脉中,对血管壁上皮细胞造成机械性刺激,使血管内皮损伤,留置的导管作为体内的异物不利于血液回流,引起局部血管反应性炎症,有利于血栓形成,易引起导管堵塞。

4.1.3操作方法不正确,停止输液特别是高渗溶液或抽取血标本后未彻底封管或化疗间歇期未做到每周冲管一次。药物沉淀形成导致导管堵塞,如脂肪乳剂沉淀、药物之间不相容性产生的沉淀。

4.2导管堵塞的预防

4.2.1穿刺时尽量减少静脉损伤,正确封管。

4.2.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给药前后一定要冲管。输注脂肪乳要定时冲管,输注血制品和抽血后要彻底冲管,不需抽血时不要每次冲管查回血。

4.2.3患者置管侧肢体适当的活动,避免劳累过度。

4.3应用尿激酶的注意事项

4.3.1尿激酶要现配现用,掌握用量,尿激酶导致出血剂量为大于50IU/KG。作者采用导管腔内局部用药,剂量5000IU/ML仅相当于FDA批准用于治疗肺栓塞的16%,药量很低。

4.3.2堵塞后尽早溶栓,6小时内效果较好,48小时较差。

4.3.3观察有无粘膜伤口、消化道的出血等。

5结论

加强PICC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及早溶栓,溶栓后注意观察出血、栓塞等情况,规范使用和维护PICC导管,降低并发症,成功使用PICC,减少患者的痛苦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谢佩珠.肿瘤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现代医院,2009,4,9:198—199.

[2]代莉.PICC置管术后并发导管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0,5,8,286—287.

[3]江晓林.肿瘤患者PICC用尿激酶疏通20例体会.重庆医学,2008,11,37:2503.